• 6

去COSTCO買貴重物品必須注意...


georgelee wrote:
Costco 退貨處理雖然阿沙力,但他是會記仇的,次數多了便不准你續卡!
反觀大x發或網路上的p家,我都退過貨,也不止一次,最重要的是他們都不會因此記仇...

說到這就有點感慨,xx發或xx福的會員卡不但免費,且可用來累積點數,
而costco的會員卡不但得花錢買,還拿來證明驗身、檢視消費行為以作為續卡標準等等@#$%^&


不同意您的說法.....
我覺得雖然年費要1200元,但是在那邊的消費觀感絕對跟一般大賣場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我太太先前都是戴長效型隱形眼鏡。
前陣子因為很久沒戴,而且聽說Costco的拋棄式隱形眼鏡規格很齊(我太太散光度數超過250度,一般眼鏡行都要訂貨),所以想說去Costco光學部買看看。
一開始她是直接用舊的眼鏡度數跟光學部的工作人員說要買雙週拋,因為舊的隱形眼鏡是店家直接用眼鏡度數配的。
但工作人員覺得不應該直接用眼鏡度數來配隱形,應該要折掉一些度數,還請我太太去驗光。
後來工作人員就乾脆給了她一幅雙週拋,是工作人員建議的度數,請她戴個一陣子後,確認這個度數沒問題再來買!

您認為一般眼鏡行或是量販店能享受這種服務?
我倒覺得心甘情願一年掏一千二去買這種消費者至上的感覺!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其實在北美, 消費市場形態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信任"上面, 也就是商家與顧客的互相尊重, 公平互惠的默契. 在美國的商場要偷雞摸狗, 貪小便宜, 鑽漏洞, 其實都不是難事, 但是商家從不認為消費者會有類似想法, 而我也的確極少看過消費者有類似的行為. 就以加油站為例... 他們的加油站幾乎都是自助的而且都沒有人在旁監督加油(頂多有攝影機). 駕駛加完油必須自己去複合式商店內的櫃檯付油錢, 才可駛離.

類似的信任機制在國外的消費場所處處可見. 對他們來說, 這早已成一種習慣, 一種深耕的文化. 買東西鑽退貨機制的漏洞等, 是他們想都不曾想過的吧. 反觀台灣人/中國人的消費文化呢!?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種類似的問題在台灣的討論版是有得討論的. 若是在老外的英文討論版, 他們可能覺得這是一個無聊的問題吧. 其實不過是消費文化的差異... 出發點不同!


美國這麼大,沒事東西吃吃就拿去退,
應該也很麻煩吧...

希望Costco在台灣能撐久一點,
最好新竹也開家分店,
繳那會費我也甘願。
我退過DVD硬碟錄影機!

見過人家退過吃了一半了開心果與葡萄。

還有已經買回家半年的尿布一包..

目前考慮去看看350D kit 與 XBOX
這些被退掉的東西會流落到哪裡??
重新包裝又賣給下一個人??
如果是的話,那我還不敢去那買東西,
想想這電視螢幕是別人試用過退貨的,
內衣內褲是別人拿回家穿不合的,
..............想起來還真毛...
cutecate wrote:
這些被退掉的東西會流...(恕刪)

就我所知不會啦~~食品類直接報廢處理至於商品類就直接集中一起;日後再請廠商來收回去至於那邊怎處理我就不知了~~
J-N-Y wrote:
就以加油站為例... 他們的加油站幾乎都是自助的而且都沒有人在旁監督加油(頂多有攝影機). 駕駛加完油必須自己去複合式商店內的櫃檯付油錢, 才可駛離

這種加油站pump還是要櫃台開啟或是自行刷入信用卡後才能用
所以正常程序是
1.駕駛人前去櫃台說明要加油
2.櫃台開啟pump
3.加油
4.前往櫃台付錢
如果加油後不付錢逕自駛離,櫃台馬上會通報警方
監視器錄影帶也馬上會調出來,車牌號碼也會通報給巡邏員警
所以,這種奇特的解讀只能說是完全不符合事實

J-N-Y wrote:
但是商家從不認為消費者會有類似想法, 而我也的確極少看過消費者有類似的行為

事實並非如此
主要是美國零售業大多已經將奧客習慣退貨
甚至很明顯就是買來玩玩再退這種行徑所導致的支出列入經營成本之中了
每年X'mas之後就要請一堆part-time人員來協助處理退貨
平時要處理的許多"狀況不佳"的退貨也是多到嚇人
奧客也不僅侷限於少數族群還是那國人又那國人的
Caucasian貪小便宜,玩爛了退貨,買東西亂殺價,還要求不要打上sales tax的,比例不低
商家還是僅可能的忍受,因為弄不好被告,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總而言之,我是建議,自己有自己的偏見跟主張,還有什麼不爽的事情,這是無可厚非
但是千萬不要將一些跟事實有相當差距的想像給信以為真了
推倒推倒推倒--歡迎加入拍郎枯拉布
taihoku wrote:
這種加油站pump還...(恕刪)

我先說清楚. 我認為你說的也沒錯! 但若我有說錯什麼頂多是錯在沒有解釋的"非常仔細"! 但有關加油站, 在我所在的地方... 加拿大來說是正確的, 我只是分享自己的真實經驗. 說成"奇特的解讀", 與"完全不符事實"... 我想大大您言重了吧!

在加拿大, 我自己加過油不下百次. 除了半夜在某些較荒涼的加油站以外, 平時加油是不需先去告知的. 油槍拿起來, 選油, 就可以加了. 加完再進去報機台號碼=> 付錢 => 閃人... 就這樣.
我也沒說你加了就跑的話會沒事. 只是的確很少很少這種情況發生(我個人沒看過), 有的話甚至連地方新聞都會報(我看過類似新聞). 真的很常發生的話, 我相信加油站不會持續這種作法! 這是我十年來所觀察的"事實"! 若之前解釋不夠清楚讓您誤會, 抱歉!

有關零售業退貨的問題. 若您本人曾在類似的賣場工作過的話, 那您或許會比我有更詳細的觀察, 我不否認. 但again, 我只是陳述我的經驗. 我本人也退過貨, 我也看過很多人退過貨. 但我所要表達的重點在於退貨者的"心態", 和"出發點"是否合理. 我自己本身也曾在規模較小的店家打過工也一樣面對過許多退貨案例. 我是從來沒遇過抱著"用到剛好退貨期到"而利用無條件退貨機制來退貨的人. 自己也在傳統的外國家庭生活過, 所以更是了解他們的消費習慣和想法. 當然, 還是有貪小便宜的人, 這世上哪裡都有這種人, 也不見得一定是什麼"人種". 我只是說, 就我在那理生活的經驗來說, 有那種心態的算極少數.

我講這些, 意不在下任何結論, 只是提供版上的各位了解, 參考一下. 也希望大家都能習慣在買東西前能多仔細考慮, 而真買錯了也不用怕退不了貨. 但真的希望大家的出發點是正確合理的, 而不是想說"30天內可以無條件退, 那我久買來用個29天看看". 退貨不但麻煩到自己, 也麻煩到店家, 製造商等. 一個不負責任, 不老實的消費者影響到的其實就是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方便不等於隨便, 當大家都太隨便, 那總有一天就不再會有方便! 供大家思考一下!



J-N-Y wrote:
我先說清楚. 我認為...(恕刪)


I agree with you. I live in Irvine, CA. Most of the chinese / taiwanese people purchase items from Costco and return them after they used. It is because they believe it is nothing wrong to return to Costco because of the return policy. However, those items which they purchased are not broken; there have nothing wrong with the items. It is just very simple because some cheapo chinese / taiwanese people do not want to pay for the item; and abuse the system.

However, I just describe what happen in the Costco which it is near to my house.

If the item is defective unit, I totally agree the customer should return and "exchange" for a new one. However, it is just immoral of returning the item because "the customer just can do so".

I am glad I don't live in Taiwan.
superfire wrote:
...Most of the chinese / taiwanese people purchase items from Costco and return them after they used(恕刪)..I am glad I don't live in Taiwan.

Me too, I'm glad you don't live in Taiwan.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