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窟仔洞 wrote:
不討砲了~!沒意義....(恕刪)
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需要動的就是觀念手術
— 社會並不想要那些靈敏、銳利,具有革命性的人,因為這種人不可能適應社會既有的模式,他們會粉碎舊有的一切,這就是為什麽社會希望你的思想合乎它的模式,也就是為什麽你們所謂的教育總是鼓勵你們去模仿、跟隨與馴服。
— 只要你還想得到安全感,也就是那些在婚姻、工作、地位、責任、理念、信仰以及與世界和神的關系中的安全感,你就有所恐懼。只要你心中存有任何形式及任何程度對安全感和滿足感的需求,你就必定有恐懼。重要的是,你必須對這個過程覺察並且了若指掌。
— 一個人如果能明白貪得無厭和野心是如何形成的,並且從其中抽離,這個人就是在不斷地革新,他的心智是博大精深而富有創造力的,因此就能像一粒投入止水中的石頭,造成一波波的浪潮,這些浪潮最後就會創造出完全不同的文明。
——你是否可能沒有野心地活在這個世上,如果你能開始了解自己,不可以去改變而只是照著自己的本質活,那麽你就會開始蛻變.我認為一個人可以默默無聞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沒有名氣。野心和殘酷。如果一個人不認為自己有多麽重要,他可以活得非常快樂。這也是正確教育的一部分。
— 一個真正的革新者,是能擺脫所有的誘導和觀念,並且不被社會的集體意願所纏繞的人,然而,你所受的教育並沒有幫助你成為如此的革新者,相反,它卻教導你去服從,或者把舊有的事物改變一下就算了。
— 我們的困難就在於自己常覺得不如別人,因此就要奮力去變成某某人物,或是努力克服各種自相矛盾的欲望.但是請不要解釋為什麽人的心中充滿了掙紮,因為每個能思考的人都知道掙紮的原因在哪裏,不外乎就是嫉妒、貪婪、野心和競爭,所以我們不必研讀心理學的書籍才能了解自己掙紮的原因,重要的是,我們不許弄清楚人心是否可以完全脫離掙紮。
by jiddu krishnamurti 克裏希那穆提
鰓窟仔洞 wrote:
不討砲了~!沒意義....(恕刪)
當所謂國產電影還陷入在
“模仿美國大片無奈技術差距甚遠的科幻”
“把觀眾當二百五般既老且冷的低俗笑料”
“導演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要表達什麼式的深沈”
“用唯一不缺的人類堆砌出來的宏大場面”
“大腕加大投資加大制作加沒營養的爛情節構成的巨作”
等等讓人從錯愕到失望到麻木到不再關註的誤區時
一向被別人瞧不起的印度阿三早已另辟蹊徑
這是一部好到無法形容的電影。
以現實主義開頭,用樂觀的態度調侃那些存在多時的沈重話題,
用調皮的方式代替粗暴的反抗力圖改變令人窒息的制度和慣性,最終以理想主義結束。
不刻意討觀眾開心,也沒有做作的煽情,卻會發自內心的哭完又笑,笑中帶淚
這種在異國電影裏得到的久違的理解和寬容將我擊潰,
讓曾經覺得“寶萊塢”這個名字有山寨美國嫌疑的我羞愧不已。
我也如無數庸人一般,從小被填鴨式的塞進許多信息,
其中大部分是垃圾,數學對我的作用只是用來算錢,
教條使我刻板,進而蠢笨,然後愚不可及,最終成為千篇一律的批量機械。
那才是不同於影片中“三個傻瓜”的,真正的,無法逆轉無可救藥的呆傻。
跟所有人一樣習慣把氣焰囂張言行高調大眾呼擁的人或集團奉作不可忤逆的權威
比如“好萊塢”,比如那些被家長當作成功典範用來教育我的誰誰誰
直到現在才知曉這些以強橫的態度野蠻的動作灌輸給我的東西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SO,當一些被評價為比你有前途的人擺出高姿態的給你他自覺專業的提點時
請對他說:你的優秀和我的人生無關,請帶著你的趾高氣揚滾蛋吧。
皮埃斯:可惜我們不是天才,我們甚至連人才都不是,
我們不具備任何力量,更沒有顛覆的勇氣。
所以我們在電影的理想主義ENDING後,
只能帶著意猶未盡的感同身受,繼續默默無聞和壓抑的生存下去。
【..無聊時的....思考】
出生的意義是...?
努力的意義是...?
繼續存在的意義是...?
我們是為了拼死拼活得到別人施舍般的稱贊而出生..努力...繼續存在的...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