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沒營養午餐的年代 你國中小是怎麼解決午餐的

我,1980年生,住桃園

國小:
小一新生時帶過唯一一次便當就被同班的女同學認錯便當盒吃掉,從此以後我就沒帶過便當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在福利社門口跟麥當勞阿姨買餐券,當時有分 1.麥當勞 2.肯德基 3.儂特利
4.龍祥便當,每天中午拿餐券去福利社門口換餐,我小學六年的生活,就在這四個選項內直到畢業。

國中:三年都是買便當,不然就是翻牆出去吃


lgidek wrote:
突然想到有同學會惡作...(恕刪)

我們更賤
還有人會把人家便當吃一半
再原封不動放回的
話說我國中是游擊隊隊長
高一整年和高二上都吃學校賣的便當
後來仔細想想
我不能再吃這一份熱量高達900大卡的東西了
加上很多為了吸引買氣
主菜都是炸的
所以現在高三開始自己早上爬起來做便當
口味非常輕淡
如最常吃的雞胸肉
川燙後撈起灑鹽拌香油就完成了
自己做的熱量控制在5~600左右而已
國小國中高中的便當都是媽媽親手做的
而且不是昨晚的剩菜唷
是早上起來現煮的
我的母親親偉大
謝謝您
這樣聊著聊著..突然很想哪一天中午
回母校的福利社買便當來吃...
回味一下吃學校便當的感覺


我到專科的時候才有體驗過營養午餐..
一到中午全校的人都到餐廳用餐
不用排隊打餐..都有固定的座位
大概是八人一桌吧,四菜還是五菜一湯(有水果)
經常會搶別桌同學吃不玩的菜..

星期六的時候很多人會急著回家..
所以經常是兩三個人吃一桌的菜
國小:自己帶便當
國中:自己帶便當
高中:自己帶便當
大學:去餐廳吃 偶而自己帶便當
上班:自己帶便當 偶而員工聚餐去外面吃

以前小時候很討厭帶便當 覺得很麻煩 會羨慕訂便當的同學
但是上了大學後偶而會懷念帶便當的日子
上班之後發現"錢歹賺"加上大學時代曾在外面打工
才知道一般餐廳的衛生條件有夠...
所以為了省錢 為了健康 自己帶便當

以前小時候帶便當的因為怕別人認錯便當
都會在上面綁一條便當袋上面寫名字
高中時候的印象是蒸飯室的旁邊是廁所
有時後尿會從廁所淹出來
去檯便當的都是用拖的!噁
之後高二每班都有蒸飯箱就好很多

toms616 wrote:
國小:自己帶便當國中...(恕刪)


怪了 我這邊鄉下國小3x多年前就有營養午餐了~~~
一一 還有全自動洗餐盤設備 =.=
~~~ 才高就一斗 一步並兩步 懷才不遇笑人生~~~
10元立頓奶茶+10元巧克力麵包
所以那時候都很瘦...

有時候吃15元涼麵兩個,又辣又好吃~~

為什麼不吃便當?因為便當吃不完啊~~

吃完了就跑去打籃球了!!
難忘的回憶。

小學低年級:
偉大的媽媽做便當,隔壁阿姨也都在做,都靠阿姨輪流用蘭蒂50送便當,
其實不會太近,因為丘陵地形,雖然兩公里多的路,但坡度大,用走的會累死。
小學中年級:
蒸便當。其實學校一直有蒸飯室,跟煮開水的鍋爐放一起的,
但直到中年級,才開始帶便當去學校蒸。
不過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輪值日生去蒸飯室四個人一起抬一個竹簍回教室。
小學高年級:
轉學來到台北市,果然不一樣,每班一個電熱器,此時不是蒸便當,而是熱便當。

小學只要有人帶泡麵的,眾人都會投注欣羨的眼光啦。

國中:
繼續熱便當。
不過晚上有晚自習,班上開始統一訂阿婆炒麵或魷魚羹麵。
國中開始,偶而會訂學校的中餐便當,
不過不是中央廚房,而是一個跟學校一直有合作關係的阿婆訂的,
比外面要便宜一點。

高中:
還是繼續熱便當。
不過偶爾會去校外吃牛肉湯麵配高粱。
一樣要晚自習,麵店切小菜配或滷肉飯成為常態。

班上女同學,嗯嗯,一根湯匙走天下的那兩個,省下來的$$是不是都去買化妝品了?

補習班:
還是繼續熱便當+1。
不過更多時間,是去吃牛肉湯麵。

大學:
沒地方蒸便當囉。
不過大一還是繼續帶便當盒,去自助餐打飯菜吃。

現在:便當盒還在(不可思議),偶爾把剩飯剩菜裝進去第二天蒸來回味一下。


真要感謝老媽,準備便當確實是一件辛苦的工作。

當交通隊時收隊順便買,沒當交通隊時翻牆出去買
讀書時

每天中午都是吃媽媽剛做好

親自送來的香噴噴便當

工作超忙碌的

還是堅持要給兒子吃新鮮現做的飯菜

有些事,早有心理準備,屆時..卻依然手足無措..心力交瘁..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