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不聊了

升值台灣不會倒,到26元這些廠商也都還會在,不用擔心!

只要不要明天一下升到26元就好,給點時間,有sense的公司,會做好的避險的.(怕短期波動大,不怕長期趨勢升值)

而且報價也會跟著提高,業務不會笨到台幣升值還一直報32~33時的價格給客戶,

如果會表示沒競爭力,倒一倒也好........台幣升值買東西會便宜啊,當然有好處,工廠生產的東西又不是全都台灣挖出

來的,當然要用台幣去國外買回來,買進來的原物料比較便宜,對生產也有幫助,凡事別只看一面^^


還有我不是門外滿,這一行,除了中間出國唸書,擔誤了點時間

你提到的那些部門也都待過,金額單月都超過NTD3億,我應該可以留個言吧^^

(當然每月匯損會被釘,這是正常的,要是把把都看得準,就當央行總裁了^^)


不要怕升值台灣產業會掛點,要是這樣歐美那些國家50年前就全掛光了!!

還有機會等到現在?另外,台灣商人很聰明的.......別太擔心...


kateshy wrote:
我贊成央行看通貨狀況...(恕刪)

基本上不才部分贊同、部分不贊同您的意見........
我贊成央行看通貨狀況調節,伺機緩慢升值。
畢竟台灣很多原物料生產要素都要進口,
購買力相對變強,企業也可以調節原料的價格更低,
政府應該不能只有照顧那些靠匯率賺小利沒有技術的企業

基本上緩慢升值是對的,但麻煩的是,那些賺小利沒有技術的企業,卻是台灣現有企業中,規模大、影響深跟資源集中的企業,不照顧,統計上,可能會讓失業率一次飆破7.......

否則所有企業主與勞工,花了那麼多力氣,買了國外相對上漲的原物料與設備,
工作到過勞,
賺來的外匯是不斷貶值的美元(台幣),那等於是在做白工,在變相被雙重剝削。

貶值?如果您說的是美元相對於人民幣升值,那會先死的是對岸.....至於美元形式上貶值?事實上美國從來不需、也不願意用貶值的方式,來刺激他的經濟,這從美國歷年來幾乎都是入超國的情況就可窺一二,他慣用的方式,是讓出超國對美元相對大幅升值,來平衡收支帳的大幅虧損....,其實這是個相對公平的作法,你大賺美國人的錢,卻處處限制美國貨在本國銷售(用關稅是最常用的方式),美國用這方式,對於自身利益來說並無不妥,且平衡貿易本來就是經濟的重要目的,只是美國經濟實力實在太過強大,隨便一個反制,都會讓依賴美國的國家受重傷.....像這樣受傷重的國家都有個特性,就是國民儲蓄率與外匯存底都很高,日本台灣都超過70%,解讀就知道,從美國賺來的錢,有極大部分轉換為當地貨幣放在銀行裡,然後進的永遠比出的多很多很多......舉例一下好了,要是你的鄰居總是賺你的錢,卻不對你花錢,他越積越有錢,你越花越沒錢,你會不會很幹???


我們應多參考各國做法,不一定要以美國為思考中心,反正出口國又不一定永遠在那裡,
他們政府要那樣印鈔票玩,有天他們的人民會連中國的廉價品都買不起,自償苦果是他們自作自受,
我們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與生存方式。

那一國?以現在的情況看來,美國仍吸收了XX四國崛起以來,相當大部位多產出的GDP,也就是說,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消費國,要找新的消費國??可以,只要可以找到像美國一樣,對於世界各地的產品來者不拒,原則上並不限制你在他本國做生意的"國家們"(要用複數,因為很多商人,作美國一家的生意是全球的生意加起來還不夠的),更別說在財務、金融上的相對上的"絕對穩定"對於商人生意安全性了......
中國的廉價品買不起??那表示中國的產品再也不廉價.....而現在這個趨勢正一蹴即發中....自償苦果?除非可以找到新的苦主(我們每年對美國出超多少你知道嗎,而新的苦主絕不會是中國....)不然,苦果一定是台灣這個依存度100%的國家,直接像去buffet一樣----先吃到飽.......比較起來,除非是無可替代的產品,不然,要找廉價的供應商(大陸)絕對比找到好客(美國)來的容易多了......最近又冒出了X貓十一國.....聰明的商人應該已經又開始想辦法遷移了.....只是大陸的外匯管制.....有聽說過入山寨(大陸都自稱山寨王國了....難道不是?)後,那麼容易脫身的嗎????
要獨立思考跟生存方式???可以啊,哪天爭到釣魚台,開始開出那號稱富比中東的石油產量,然後台灣就可以開始像科威特一樣,豈止義務教育不用錢,出國留學還全額補助呢.......
有個比較離題的問題,你真能接受人民幣當成國際計算貨幣???尤其在這跟流氓國家沒太大差別的政治體制下.....

titan 200711 wrote:
...(恕刪)
國內進口做生意的多?
還是出口生意多?

國內的市場就這樣大
進口生意不會巨額提高
但是出口會巨額減少


加工用的原物料還不是進口的,也是採美元報價,
雖然出口變便宜但進口相對也較便宜,有虧到嗎.
該倒的就讓他倒,不然永遠是扶不起的阿斗.

adolphin wrote:
加工用的原物料還不是...(恕刪)

說的好,但誰是該倒的誰是不該倒???毛利50%以上的宏達電絕對是不該倒,但上從台X電起,那一家的毛利可以撐住新台幣漲個15%的???該不該倒???
原材料佔產品的售價普遍不是大部分

也許腳踏車是吧,我也不清楚

但依我們公司是做金屬成形的,材料成本約佔總售價的1成至2成

漲15%對售價影響比較大,成本的影響我覺得有,但cover不過來~~
只看自己是不準的,而且也不可能會實現
台灣本來是和南韓日本,連動的.
現在準備和泰國連動.


更慘的是,當今聖上團隊動不動喊北韓.真的要那樣??????

faro wrote:
臺灣企業如果連這些都...(恕刪)

不可同日而語

台幣26時 當時台灣外銷市場依然非常強勢
現在這個角色 是中國 及東南亞國家

台幣26時 大學生很少
勞方非常強勢
現在強勢的是老闆

台幣26時
工作人口比例很高
現在是老人社會

對~
升值與否 有利有弊

大幅升值 對於代工業有絕對的殺傷力
台灣有多少有技術核心產業?
多半是代工業吧
代工業是很薄利的 一升值 馬上感受到


你是總裁的話

你覺得要跟那些沒競爭力的人和企業切割
保留所謂有競爭力的人才企業
讓多數薄利的企業倒閉 上班族滾回家
讓有錢的人更有錢 沒錢的沒工作

還是薄利 但是通通有飯吃?

這裡所說的可能是幾十萬工作 或是幾萬個家庭生計
責任不在身上
當然上來講升值就升值


我跟你講要怎樣應變
裁員 遣散 ~台灣的就業環境就是這樣
不要懷疑
它們敢講 就是有想過

日本都做過 台灣何不敢?

你看日本 從最早一比三百多 到現在
它們的學生 畢業都不用找工作了
因為~根本不會有工作
(這是根據今年七月份從日本帶回的消息)

了解嗎?

titan 200711 wrote:



台幣26時 當時台灣外銷市場依然非常強勢

現在這個角色 是中國 及東南亞國家



台幣26時 大學生很少

勞方非常強勢

現在強勢的是老闆



台幣26時

工作人口比例很高

現在是老人社會



對~

升值與否 有利有弊



大幅升值 對於代工業有絕對的殺傷力

台灣有多少有技術核心產業?

多半是代工業吧

代工業是很薄利的 一升值 馬上感受到





你是總裁的話



你覺得要跟那些沒競爭力的人和企業切割

保留所謂有競爭力的人才企業

讓多數薄利的企業倒閉 上班族滾回家

讓有錢的人更有錢 沒錢的沒工作



還是薄利 但是通通有飯吃?



這裡所說的可能是幾十萬工作 或是幾萬個家庭生計

責任不在身上

當然上來講升值就升值





我跟你講要怎樣應變

裁員 遣散 ~台灣的就業環境就是這樣

不要懷疑

它們敢講 就是有想過



日本都做過 台灣何不敢?



你看日本 從最早一比三百多 到現在

它們的學生 畢業都不用找工作了

因為~根本不會有工作

(這是根據今年七月份從日本帶回的消息)



了解嗎?
...(恕刪)

主要競爭對手是南韓...對手生產成本比我們高太多..
南韓都可以生存..台灣生產成本較南韓低太多..連升值一點都沒變法負荷..
照你的想法..台灣走到末路了..

補充一下樓上的說明!!

我公司在韓國分公司的作業員...薪水是33K....上上個月還吵要加到40K......(嫌太少)

誰成本高,...以我公司來說是韓國比較高,為什麼去?關稅的考量

所以,台灣的末路還遠啦!!
yatungj wrote:
補充一下樓上的說明!...(恕刪)


講到關稅的問題

如果全面調降,那在台企業願意加薪給員工嗎?

美好的想法是,關稅降,台資企業競爭力大增,訂單接到手軟,為留住員工,正職職缺大增,起薪也大幅增加,進口貨也因關稅降而便宜,勞工有錢消費,但稅需多繳一些

實際的情形是,關稅降,台資企業競爭力大增,訂單接到手軟,每天沒日沒夜的加班,起薪還是一樣,老闆說,景氣未來看淡,員工共體時艱,有班加就加減加,每季多給個幾千當獎勵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