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朱延平、王晶請別來禍害中國電影即將開始的黃金十年,拜託拜託了

我個人是認為,就連他自稱用心拍出來的《異域》都是爛片。

戰爭場景,特效爛不提(關係到科技和金錢),只談分鏡變換和動作指導,就都相當糟糕。死板板的,一點真實感也沒有。比起《搶救雷恩大兵》,人家史匹柏大導也是拍了一堆商業片,可是直要拍個戰爭場面,那視點的變換和節奏感,可是《異域》裡半點也沒有的東西。

導演是一部電影裡權力最大的人,他可以決定哪一秒鐘的畫面可以留下來、哪一秒的畫面必須去除掉。
所以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每一秒,都應該視為「那就是導演認為很重要、非得保留不可的畫面」。
為什麼異域是一小時零五分,而不是五十八分鐘或一小時十二分?
每部電影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導演的選擇。而我看不出異域那一小時零五分了,選擇了什麼特別的東西。

朱導和王晶最大的差別,在於王晶自知是商業電影的導演,但能力所及的範圍,也偶爾會拍些有意思的東西。而我們從他的商業電影裡,也可以看出他並沒有認為商業電影就非得如何。所以他有極為粗俗的商業電影,也有在細節上多下了些功夫的商業電影。

但朱導一貫的說法卻是:
首先,他認為他拍的那些爛片,之所以爛,是因為那些是商業電影(誰說商業電影就一定得這麼爛),而他本來就不喜歡那些電影,只是為了生活才不得已拍之。
其次,他還認為,是大環境逼他只能拍商業電影,而不是他拍不出好電影。
最後,他還認為,只要他有拍好電影的機會,他就能拍出好電影,例如《異域》就是他自認的好電影。

這些都是他在媒體上親口表示過的。我只覺得他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傢伙。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異域》很感人之類的,但這樣的認同並不是「對電影的認同」,而是對劇情的認同。
若是我們覺得《異域》感人,那相信我們就算看的不是電影,而是劇本,一樣會覺得感人。
但當這個感人的劇本變成電影時,朱延平這個導演有為這劇本「增加了什麼劇本裡表現不出來的價值」嗎?
我不覺得有。




Morpheus1979 wrote:
我個人是認為,就連他...(恕刪)

精闢的分析~有同感...
個人覺得異域的主題曲:亞細亞的孤兒很好聽(羅大佑真強)
電影嘛,是實力派的演員(郎雄、庹宗華、劉德華...等)撐起了這部電影!
Morpheus1979 wrote:
我個人是認為,就連他...(恕刪)



異域爛?? 我不覺得.

用情(攝)的角度去窺視光(影)的世界http://album.blog.yam.com/realsky28
小弟覺得,
對扼殺電影未來比較可怕的是
菜頭圓圓地上有
明月彎彎天上聞
亮不亮誰又知曉
styxking wrote:
王晶我是還好沒特別感覺

朱延平.......他的電影梗 可以一再重覆 真的是無言.

我不討厭王晶
但其實他賭俠系列有些梗也是一直用
世界盃 用假的畫面唬人這個梗 用了有兩三次了吧
朱延平和王晶專拍爛片這我同意
可是中國電影即將開始的黃金十年??...這就有點搞笑了
可以介紹一下中國有哪些國際馳名的大導演嗎?

樓主被停權啦~
就覺得這傢伙老發些宣揚對岸國威的文章
跟之前被停權的五毛黨文章風格相近
原來是分身啊~
法蘭克熱狗 wrote:
朱延平和王晶專拍爛片...(恕刪)

張毅謀 陳凱歌 這些導演在國際上比較有名氣
至少以西方人來說 是他們少數知道的亞洲導演
至少比台灣導演在國際上有名多了
忘了是刺陵上映前或是上映後吧,有次電視專訪,裡面也稍微提到相關的問題,當下看了覺得朱延平也有他的無奈,他自己在電視上說,有好長一段時間他幾乎是被控制著在拍戲,控制他的就是所謂的黑道,所以礙於現實他不得不拍,也感覺得出那段時間所拍攝的電影連他自己都無法認同,才會有網友感覺就是一再重覆玩梗,但後來在電影台上看了刺陵,先不論劇情多鬆散,是有些想拋開以往既有模式的感覺,只是大家被他這段時間所拍的電影印象給深深植入腦袋了,一時間要改變過來是有點困難,要讓大家拋開以往,除非他拿到的劇情故事可以再一次撼動人心之外,不然他往後所拍攝的商業電影大概很難跳脫這感覺了
maojacky183 wrote:
張毅謀 陳凱歌 這些導演在國際上比較有名氣
至少以西方人來說 是他們少數知道的亞洲導演
至少比台灣導演在國際上有名多了
...(恕刪)

台灣的 李安導演就把張毅謀,陳凱歌給打槍了

以下轉貼奇摩部落格一篇中國人眼中對這三位導演的評論
http://tw.myblog.yahoo.com/jw!W8yABLaBBBZs72YH59dWaAnpO4o-/article?mid=86

張藝謀陳凱歌比李安差在哪兒
.分類:娛樂八卦2006/03/13 21:24
.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無疑當屬華人導演李安了。就在李安鮮花映襯、風光旖旎的當口,作為中國人,我們又不能不想到自己引以為榮或曾經引以為榮的兩位導演——張藝謀與陳凱歌。
  二位大導號稱中國導演中的領軍人物,從他們漸行漸遠的早期作品到近來匆匆的頂峰之作,都無不瞄准奧斯卡這座堡壘而去,但遺憾的是卻都同樣的無功而返。那麼,作為華人導演的李安,他的作品為什麼都能在國際舞台上一路綠燈,甚至大紅大紫呢,而我們優秀導演的作品就如關老爺走麥城一般陷入困境?我倒覺得,除去一些政治的因素之外,就以上導演的影片本身而言,中國導演在思維、審美、理念以及人文修養等各方面,都存在中西方明顯的差異,這或許是雙方最根本的距離所在。
  我們回眸張藝謀與陳凱歌的電影,從他們早期細致簡樸的風格一路走來,到現在越來越趨於華麗外表和色彩的絢麗展示,導演們似乎越來越漠視電影作品本身的藝術審美與生活本身的內涵。從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到《十面埋伏》和《英雄》,從陳凱歌的《黃土地》到《荊軻刺秦王》和《無極》,無不顯示著華麗奢侈的場面與流光溢彩的影像。在這一方面,兩位導演外表看似殊路,其實內裡同歸。
  僅就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而言,它與張藝謀的《英雄》和陳凱歌的《無極》同是武俠影片,但李安的《臥虎藏龍》自出道就備受西方人關注和喜愛,而《英雄》與《無極》卻反應平平,雷聲大雨點小。究其原因,我們仔細分析不難發現,《臥虎藏龍》外在刀光劍影下,蘊藏的是東方傳統的理性之戀與西方張揚的奢欲之情的融合韻味,而這種情感的巧妙處理,恰恰就在西方人對愛情理解的最能夠接受的切入點上。
  尤其在李安的《斷背山》當中,李安將這種情感發揮到了極致。影片中如詩的景色,動聽的歌謠,情欲的呼喚和心靈的撞擊,都是從一張簡單明信片、一件舊襯衣、一套小魚具之中娓娓道來。在影片中,深諳東西文化精髓的李安,將這同性之戀處理的簡約細膩,深沉凄美,含蓄而流暢,簡潔又自然。又怎不叫人心懷動蕩,黯然神傷呢?李安的影片就是要為人們娓娓道出人間的真性情,人類的大博愛。他的《斷背山》表達的就是人類共有的情感的交融。我想這也是李安一再否認《斷背山》並非表現同性戀題材的根本緣由所在吧。
  除此之外,《斷背山》中主人公的相識相知、相濡以沫、杳無音訊、久別重逢,通過其精良的制作、獨到的攝影角度、考究的音樂和如詩的畫面,與李安個人獨特性格對愛情的特殊詮釋,將中西情感賦予愛情這一永恆主題,深情款款、風姿別樣的表現出來,又怎能不叫人一時間都忘卻了性別的殊異、而向往達到真愛的彼岸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張藝謀與陳凱歌兩位導演的作品,尤其他們近幾年來的作品,投資愈來愈大,人員愈來愈多,但是他們在影片中所要表現的,除去流光溢彩的幻影堆砌和近似高台教化的蒼白說教,還能給人留下怎樣的印像呢?我想,奧斯卡與中國導演之間的距離,不僅僅是中間橫亙著的華人導演李安,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導演的人文底蘊的積澱和他們對中西方文化深入了解程度欠缺,是其差距的關鍵所在。
  但願奧斯卡和華人導演李安的大紅大紫,不會成為我們中國導演心中永遠的痛。

------------------------------------------------------------------------------------------------分隔線

香港資深演員黃秋生曾諷刺張藝謀陳凱歌作品沒法看
大陸還有哪些導演有能力可帶領中國電影進入黃金十年?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集結號、非誠勿擾,

believe it or not, 人家在製作技術上已經遠遠超過我們,

還是你真的以為現在拍電影只要靠"故事好"就好囉?

ps.李安留在台灣也只是另一個李崗。
I support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but who would support me?(Google翻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