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2 wrote:
先做22K,才有...(恕刪)
我只相信蹲得越低,被踩的越慘~~~

22K想期待老闆加薪嗎?? 你想太多,22K調1% 220 我給妳好了,現在還有公司一次調10幾%的嗎??

22K想期待跳槽加薪嗎?? 上一份薪水是基準,你想要跳幾次才夠生活才夠買房子,跳多了還說你無情

別再相信蹲的越低跳得越高了

話說富士康連11跳 怎麼沒有 4、5年級生來說那些都是草莓族哩!!!
還是台灣人只敢欺負台灣人,能有4、5年級生當老闆的現身說法一下嗎??
siemen120 wrote:
一個人的能力跟能為公司貢獻多少獲益,當然會決定他的薪水
這是存在的,至少在我的領域是有這樣的老闆
有人大學念完,進入職場就讓老闆刮目相看
也有人大學念完腦袋空空,讓老闆直搖頭
這兩種人的薪水當然不會一樣拉
跟大樹一樣大 wrote:
抱歉我沒說清楚,我說的是新人的薪資
事實上,唯一貫徹這種貢獻決定薪資的工作,只有無底薪的業務員而已
你說確實是有這樣的老闆,我沒看過也不敢說沒有
但我想問你,這個"有價值的"人的薪水相對其他人的多,但薪水有符合他的客觀價值嗎?
這麼說吧,假設某人一個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並且可為公司帶來年營收20%獲利
但他目前的薪水真的是走遍業界都是如此嗎?肯定不是吧?
所以說資方在決定薪資時,事實上沒有一個公定"數字"
也就是說,看看你的薪水與貢獻在業界的比例,不談夠不夠用,或許你領多了?或許領少了?
但對於資方而言,他絕不會去思考你的"客觀價格"多少的,頂多是比公司其他貢獻相對少的人多些罷了
扯遠了,其實我之前想說的,是目前資方的給薪思維
多半是以省錢作為出發點,而不是以評估應徵者的價值為出發點
siemen120 wrote:
薪水怎麼可能有一個公定的數字,又不是共產國家
老闆想省錢,員工想多領一點,都是人的本性,沒辦法改變
如果自己不能創業當老闆,就只能提升自己的價值
像你說的 "假設某人一個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並且可為公司帶來年營收20%獲利
但他目前的薪水真的是走遍業界都是如此嗎?肯定不是吧?"
當然不是阿,這種人早就被高薪挖來挖去了
老闆也不是笨蛋,誰能幫他賺錢,他知道
如果他不知道,會有別的老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