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論22K,先從22K的工作論起吧

lucky2 wrote:


先做22K,才有...(恕刪)


我只相信蹲得越低,被踩的越慘~~~

22K想期待老闆加薪嗎?? 你想太多,22K調1% 220 我給妳好了,現在還有公司一次調10幾%的嗎??

22K想期待跳槽加薪嗎?? 上一份薪水是基準,你想要跳幾次才夠生活才夠買房子,跳多了還說你無情

別再相信蹲的越低跳得越高了


話說富士康連11跳 怎麼沒有 4、5年級生來說那些都是草莓族哩!!!

還是台灣人只敢欺負台灣人,能有4、5年級生當老闆的現身說法一下嗎??


siemen120 wrote:
一個人的能力跟能為公司貢獻多少獲益,當然會決定他的薪水

這是存在的,至少在我的領域是有這樣的老闆

有人大學念完,進入職場就讓老闆刮目相看

也有人大學念完腦袋空空,讓老闆直搖頭

這兩種人的薪水當然不會一樣拉


抱歉我沒說清楚,我說的是新人的薪資
事實上,唯一貫徹這種貢獻決定薪資的工作,只有無底薪的業務員而已
你說確實是有這樣的老闆,我沒看過也不敢說沒有
但我想問你,這個"有價值的"人的薪水相對其他人的多,但薪水有符合他的客觀價值嗎?
這麼說吧,假設某人一個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並且可為公司帶來年營收20%獲利
但他目前的薪水真的是走遍業界都是如此嗎?肯定不是吧?
所以說資方在決定薪資時,事實上沒有一個公定"數字"
也就是說,看看你的薪水與貢獻在業界的比例,不談夠不夠用,或許你領多了?或許領少了?
但對於資方而言,他絕不會去思考你的"客觀價格"多少的,頂多是比公司其他貢獻相對少的人多些罷了
扯遠了,其實我之前想說的,是目前資方的給薪思維
多半是以省錢作為出發點,而不是以評估應徵者的價值為出發點
liu1120_3 wrote:
作業員也有升成領班的,有些表現好的還會被非生產線單位找去坐辦公室..

要不要學看自己,沒有一個工作是完全都不需學的...(恕刪)

我是認為只要派遣在的一天
作業員永遠是作業員,至少我看到的真是如此
公司有難,先裁派遣
公司有賺,派遣乾瞪眼

學是有學到,但真要有突破.....很難
1994年, 我大專畢業,

第1個工作薪資 25k, 我只做半天...就跑了...

後來找了個26k的工作, 做了半年,

進台塑, 35k 做了2年半,覺得沒前途,

找了28k 的軟體工程師, 3個月後也調到30k, 做了1年

後來到新竹, 28k , 3月後 調到33k...

3年後再調到 45k.

做了7~8年, 走了, 找了55k 的工作做了快2年,

自己做soho, 也沒什麼出息, 再去找工作,

55k 起跳, 做了半年, 再跳槽, 60k.....

也就是說, 我10多年前工作就沒有22k的工作.....

說真的, 政府帶頭把薪資壓低的......

你可以用補助的, 比如一個月1萬補助僱用實習生

一年後要轉正職, 並續用1年,補助減半,

2年後...一個有2年經驗的熟手, 你不用都可惜....

他就可以跟你談薪資了....

而不是這樣全額補助, 再笨的也不會再拿多的錢來請人.....

只能說, 官員的政策像在施捨, 有就好了, 還有求什麼??

政府的功能在穩定就業市場, 而不是干預....

我寧願花22k 請人去靜灘,靜山, 靜溪,靜市 至少我還有乾淨的家園,

給企業不過是多養肥猫罷了....唉....政府....唉.....




(工讀)13年前在台中NOVA裡的店家打工一天上班11小時薪水約1K.工作26天.一個月餐費約4K.健保1個月約0.5K.
實際算算26K-0.5K-4K=實際每月實拿21.5K

(正職)退伍後又回到台中NOVA裡的店家正職一天上班11小時.周六12小時.月休4天.一個月薪水26K(還未扣掉勞健保和一天2餐餐費)
實際算算26K-勞健保算1K-一個月餐費約4K=實際每月實拿21K
調了幾次薪....撐沒幾年就離開了那個環境

去年詢問還有在那工作的朋友(也是在裡面店家換來換去的也沒很穩定)
某些店家薪資真的是慘...有正職月薪20K~22K無獎金和20K~22K有獎金(業績壓力)..再算上勞健保1K...一個月餐費4K
無獎金制的實際每月實拿約15K~17K....每月工作時數約334小時...
比NOVA工讀生還不如.....就連那些店家的工讀生時薪都還有80~90起跳...

當然也有很好的店家薪資不怕你拿只怕你做不來.只要能力夠業績好.三節獎金.月休6天以上.出國生育補助樣樣有.每月實拿30K~50K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跟大樹一樣大 wrote:
抱歉我沒說清楚,我說的是新人的薪資
事實上,唯一貫徹這種貢獻決定薪資的工作,只有無底薪的業務員而已
你說確實是有這樣的老闆,我沒看過也不敢說沒有
但我想問你,這個"有價值的"人的薪水相對其他人的多,但薪水有符合他的客觀價值嗎?
這麼說吧,假設某人一個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並且可為公司帶來年營收20%獲利
但他目前的薪水真的是走遍業界都是如此嗎?肯定不是吧?
所以說資方在決定薪資時,事實上沒有一個公定"數字"
也就是說,看看你的薪水與貢獻在業界的比例,不談夠不夠用,或許你領多了?或許領少了?
但對於資方而言,他絕不會去思考你的"客觀價格"多少的,頂多是比公司其他貢獻相對少的人多些罷了
扯遠了,其實我之前想說的,是目前資方的給薪思維
多半是以省錢作為出發點,而不是以評估應徵者的價值為出發點


薪水怎麼可能有一個公定的數字,又不是共產國家

老闆想省錢,員工想多領一點,都是人的本性,沒辦法改變

如果自己不能創業當老闆,就只能提升自己的價值

像你說的 "假設某人一個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並且可為公司帶來年營收20%獲利
但他目前的薪水真的是走遍業界都是如此嗎?肯定不是吧?"

當然不是阿,這種人早就被高薪挖來挖去了

老闆也不是笨蛋,誰能幫他賺錢,他知道

如果他不知道,會有別的老闆知道
siemen120 wrote:
薪水怎麼可能有一個公定的數字,又不是共產國家

老闆想省錢,員工想多領一點,都是人的本性,沒辦法改變

如果自己不能創業當老闆,就只能提升自己的價值

像你說的 "假設某人一個月工作30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並且可為公司帶來年營收20%獲利
但他目前的薪水真的是走遍業界都是如此嗎?肯定不是吧?"

當然不是阿,這種人早就被高薪挖來挖去了

老闆也不是笨蛋,誰能幫他賺錢,他知道

如果他不知道,會有別的老闆知道


薪水公不公定不是重點咩.....
我在講的重點是一個意識上的問題,你太著重我提的數字了,那些數字隨你怎麼改問題都一樣
老闆想省錢是天性,但也想賺錢吧?...要賺錢就要付出阿
我也可以講,你請不起有能力的人,就別怨沒人才?
跟大樹一樣大 wrote:
薪水公不公定不是重點咩.....orz
我在講的重點是一個意識上的問題,你太著重我提的數字了,那些數字隨你怎麼改問題都一樣
老闆想省錢是天性,但也想賺錢吧?...要賺錢就要付出阿
我也可以講,你請不起有能力的人,就別怨沒人才?


你講的都對,只是跟22K的現象沒有關係

好像沒聽過有老闆在抱怨沒人才

siemen120 wrote:
你講的都對,只是跟22K的現象沒有關係

好像沒聽過有老闆在抱怨沒人才


因為你沒搞懂我在講什麼= =....
我在前幾頁回覆的第一篇有直接針對22k講
至於有沒有老闆抱怨沒人才,我想很多吧...之前不是有很多新聞報導嗎?
前天去應徵咪哩飲料
新進70看能力+5
最高95 只有團保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