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何台灣汽車工業搞不起來???


yvmp4 wrote:
除了政府大力提倡外
南韓的民間也是愛國主義充斥
讓汽車工業受到極佳保護


這裡有一點錯誤!其實他們骨子還是跟日本合作生產。
跟日本買零件與底盤設計組裝。
舉例KIA有三菱與馬自達、ford 之類的合作關係。

日本商社與韓國商社之間也有許多合作關係。
不過他們人口可比台灣多一倍多,經濟規模比較大。
才有能力站起來,
因為全韓國就是這幾大商社...包了
台灣汽車工業搞不起來全出在台灣人愛嘴砲,
車開快就說飆車,7天回家,
台灣汽車沒有改裝市場,沒有賽車場,沒有提倡那裡會進步.
一個分級稅金幾十年不改,百姓不可以自己造車,
自己造車就是拼裝車,沒法規合法,一定要開公司才行,
那會進步,
美國沙灘車一開始就是家庭車庫造車產物.

汽車工業需要大量有技術的藍領工人,而且要付得出高薪水,否則生産效率和品質很難上得去,德國車很有競爭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世界最優秀的黑手

華人世界還是鄙視體力勞動的,認爲不坐辦公室就沒出息,一線技術工人的新姿較歐美也嚴重偏低,德國有技術的藍領很多薪資比普通白領高,因此他們可以一輩子安心做手上的工作,而且會做的更精更好

中國汽車產量也已經很高了,人口和工人数量也很大,但高級別的技術工人人數仍嚴重短缺,雖然勞力便宜,要不靠關稅保護,完全開放進口車,很多車廠也會減產乃至停產,同樣的車型,德國很高的薪資條件下,成本仍然低於中國產的。

你願意你的子女在工廠裏干黑手嗎,想通這點就明白了
內衣 wrote:
汽車工業是國家工業的...(恕刪)


台灣基礎工業的底子太差.
其實仔細看, 台灣很多東西不是不能作.
而是包括政府跟民間公司都在衝電子業.
短期發展可以很快, 但是長期下來看就是發展失衡.
無謂的園區一大堆, 好的人才全浪費在電子業, 其他產業要搶人較困難.
要是碰到經濟危機就是大裁員. 因為雞蛋全都在同個籃子裡.

還有路上一堆還在燃燒汽油的輕型機車, 就是台灣不長進又無魄力改善現狀的表現.
十多年前大家都在騎機車, 到今天還在騎機車.
偏偏台灣的選舉太多太頻繁, 講好聽一點是民主.
講難聽一點是浪費社會資源, 沒有人想作長遠的事情, 都只看到眼前.
所以十多年來只有原地踏步.....

原因只有一個,引擎做不出來,如果引擎做的出來,那就做的出飛機的發動機,做的出飛機發動機,IDF也不會推力不足
台灣機車產業

有辦法做出4缸的重機嗎



有辦法做出符合5期環保而且部會動不動就有小毛病的噴射引擎嗎?

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技術

Q.Roger wrote:
華人世界還是鄙視體力勞動的,認爲不坐辦公室就沒出息,一線技術工人的新姿較歐美也嚴重偏低,德國有技術的藍領很多薪資比普通白領高,因此他們可以一輩子安心做手上的工作,而且會做的更精更好...(恕刪)


上面這段評論再同意也不過了!
中華文化本來就內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基因。
社會崇尚的是會念書、出張嘴、沒有實作精神的風氣。
不像日本或歐美,傳承的文化向來有自豪的工匠精神。


另外,培養機械人才最好的產業就是汽車業,
機械是工業之母,而機械的人才培養的時間又是最長。
不適合短視的台灣文化,所以台灣的電子業,沒有機械相關人才背後支援,永遠只能買機台作代工,不能自行從關鍵的製程設備開始作R&D。
pocoGT wrote:
沒有三陽...本田不知道會不會倒


雖然本田忘恩負義, 但是當時三陽自己也不爭氣啊...
阿米孤 wrote:
原因只有一個,引擎做不出來,如果引擎做的出來,那就做的出飛機的發動機,做的出飛機發動機,IDF也不會推力不足

裕隆早在五十幾年前就做出自製引擎了,你lag半世紀喔
當然那時的引擎程度很差就是了...
實際上,華擎是1998年開始量產汽車引擎,程度如何我不知道,我沒用過,但至少是自己做的。
其他也有廠家在台灣生產引擎,但能做到什麼程度就不知道了,不過這些的話反正也都是別人的技術,跟華擎那個起碼是自己做的還是不太一樣。
要說台灣有什麼做不出來,與其說引擎還不如說變速箱,就我所知只有這個是真的只能外購,另外底盤其實也是用國外車廠的,只是還可以在國內生產。
說到最近那顆2.2渦輪增壓引擎,其實也有個東西是買來的,就是增壓器,但這個東西本來就比活塞引擎難做。

實際上你簡化掉太多東西,台灣的汽車工業不是只有引擎有問題,變速箱和底盤的問題更大,背後還有冶金技術、系統整合等等的問題。
如果真的只有引擎做不出來,那反而好解決,英國蓮花汽車就是跟別人買引擎來做自己的超級跑車的最佳例證。你覺得蓮花的車子怎麼樣?
汽車工業的難處在於你怎麼把一堆零件組合成一輛會動的汽車,
就算你做得出引擎,也不代表你做得出好車,
雖說當你沒有好引擎時,你的車子性能多少會受限,但那不是唯一的因素,至少不是目前台灣汽車工業的問題所在。

IDF的引擎也是漢翔在高雄的引擎廠做的,所以台灣並不是做不出飛機引擎,至少不是完全做不出來。
目前只有熱段是實在做不出來,但這就跟華擎買增壓器一樣,全世界沒幾個國家做得出來的東西要台灣做還是有困難。
又,汽車引擎跟飛機引擎差很多,不要以為做得出汽車引擎就做得出飛機引擎。
至於IDF那顆引擎的推力夠不夠,這句話本身就有很多涵義,講說它做不做得出來是太過簡化了。
Live long, and prosper!!
台灣的企業根本都不重視研發,說一個難聽的熱處理台灣輸日本非常遠就不用說德國,我看過台灣的熱處理書錯誤一大堆,我曾經在網路看到一些人說奧斯田鐵都回答得亂七八糟
鋼的材質再好的再特殊的鋼都有在賣,問題是在熱處理的技術,如何使熱處理後的鋼硬度高.耐磨性高.彈性好
這就是熱處理技術,有人說德國的起子好用,有人測過德國起子的硬度嗎?
台灣瞭解熱處理有幾人,熱處理爐有幾種各種熱處理的特性如何,有幾人了解?
有幾人能真正回答奧斯田鐵.麻田散鐵.波來鐵是何物?

亂七八糟說一堆,該去吃藥了,我真的病得很重(亂寫一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