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version wrote:
獅子丸的觀念推行算是小有所成了!!!
...(恕刪)
獅子丸說的沒錯啊........
iamdarlong0315 wrote:
我覺得..政府好像一點慚愧心都沒有?
蓋圖書館,濟貧助醫..這些不都是政府應該做到更完善的社會福利嗎?
行善是個人的抉擇..台灣之光的同時就表示擁有更大黑暗面的存在..
阿嬤的善行當然值得讚嘆...但說真的並不鼓勵!
上次看到新聞說..阿嬤一個便當30元分兩餐吃..
說真的有多少人做的到?
每個人辛苦工作的目的絕大多數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好..行有餘力才會推己及人..
要一個人30年所賺的錢幾乎全都用在行善..那是聖人境界!
大家繳稅金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社會福利更好不是嗎?
當然也有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冷漠..
日本社會之所以對人冷漠..有人歸咎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社福太過完善的緣故!
所以得依中道而行才是!
今天陳樹菊阿嬤的善行是她個人行為,是她的抉擇,亦是特例!
就像她說的平常心..
她本人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好讚揚的..反倒是政府興致勃勃的不思反省?
難道不以為恥嗎?
goodversion wrote:
所以我說他的觀念總算有點小成績了!!...(恕刪)
jefkkk wrote:
一個民間慈善團體的設立, 也意味著政府能力的未迨,
如果今天政府的效率是100%, 就不需要民間的社福機構的存在,
你我納稅給政府, 期待的不是個有效率的政府嗎?
今日民間社團的林立, 不也代表著政府的無能嗎?
為什麼災民住的是慈濟的組合屋而不是地方政府蓋的呢?
我們是納稅給慈濟嗎 ?
為什麼老人的安養, 失學少年的關護, 貧窮兒童的照顧....是社福團體在做, 政府在看呢?
很多人默默行善不欲人知, 是值得推崇及尊敬
想鞭我的人也不要問我有沒有在捐錢,
我認同樓主的看法, 政府在這方面真的要好好檢討....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