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起薪低 也許該先檢討的是人?

如果早你兩年進來 當時有兩年年資的人拿3萬5
你進來 拿兩萬八
這就叫剝削
如果同一份薪水你進來要做12或14小時
這不但是剝削 因為你也沒時間進修/過你的生活 那你的人生也沒戲唱了
公司把人才當奴隸用 那它的經營方針也大有問題 留著也沒意義 趁景氣有點回溫早點換吧
mobile01_267539 wrote:
臺灣沒有天然資源,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大概已經到頂了。
金磚四國,那個不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臺灣沒有資源,老闆、員工,每個人賺的都是用時間、健康下去換來的辛苦錢;老闆沒有賺大錢,員工的薪水怎麼會提高?
產業外移不是只有臺灣;美國資訊系統外包(IT outsourcing)好幾年了,很多都是到印度。降低成本是趨勢;不降,公司是維持不了多久的。手上一把實用專利的公司除外,不過臺灣這種公司應該不多。
說真的,臺灣該做的是:
真正強的教授、真正好的學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如果國外願意提供優厚的條件,就鼓勵他們去嘗試:
1. 他們可以得到比國內更好的物質環境,獲得更多樣化的生活體驗。
2. 原本要分給他們的資源,可以留給國內其他需要的人。如果要留王建民在臺灣打職棒,要給他多少薪水?球團還剩下多少可以給其他球員?還不如讓他去美國打職棒,留在臺灣的球員或許能多分一些。
3. 會念書的學生,不見得將來能做大事,沒必要非要他留下來。
簡單來說,臺灣沒有天然資源,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唯一的資源-人,提升他們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各國想要網羅的人才,不斷輸出,讓他們藉由各國的資源成長,也減輕國內類似人才的競爭壓力。
只要我們能夠培養人才,根本不必擔心人才流失的問題,只要再培養就好了。如果優秀人才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努力獲得成功,那我們也沒有理由去限制他對未來的選擇。

沒錯, [The only limitation is your imagination.] 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像力(創造力)!

前景看好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NLO crystals) - BBO, LBO, KBBF 就是一個例子. 要發展這些玩意, 唯一能靠的就是人才!
**************************************************************
Recent advances in deep and vacuum-UV harmonic generation with KBBF crystal
High-efficiency fourth-harmonic generation of KBBF crystal

Sixth Harmonic of A Nd:YVO4 Laser Generation In KBBF for ARPES
http://www.iop.org/EJ/abstract/0256-307X/25/3/043
BSA wrote:
沒錯, [The o...(恕刪)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 我最討厭公司裡面領高薪的親友!

完全沒啥貢獻 剛進的新人 就因為年資問題 必需要慢慢爬

慢慢加薪 那是很愚蠢的!!!

有多少本事 拿多少錢 這是資本主義 不變的道理!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現在起薪低不是事實嗎?還是說現在的人都比較懶,工作十二小時而已,責任制還不夠認真呢!不然都不要睡覺的機器人如何?!
電腦是永無止境的錢坑
奇怪~
真的死了一個邱文仁~
還有千千萬萬的邱文仁耶
諾基亞西門子 wrote:
奇怪~
真的死了一個邱文仁~
還有千千萬萬的邱文仁耶


我笑了.......
吾日三省吾身:高乎?富乎?帥乎?否,砍掉重練!
rukawa1 wrote:
在美日歐國家失業率和財政問題都不少
薪水被砍也不少
只有在中國薪水與日俱增
還有很多工作找不到人
原來......
美日歐台灣的人,不但專業不好也不努力!
而中國的人,專業強又努力......
在中國與其他前共產國家加入國際供應鏈後,美日歐的薪資相對而言已經偏高,在具有高度替代性的產業,薪水被砍其實是修正;中國目前薪資水準較美日歐還有一大段距離,所以仍處在成長階段。
這不是專業不專業,或努力程度的問題,而是Price/Performance Index的比較。假設一部雙核電腦3500元,四核電腦28000元,而你只是要買部電腦來上網(單核就夠用了),你會買那一部?
有些人堅持要買MIJ的電器,那有沒有人指定要買MIJ的Nike球鞋?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沒有必要的;日本的工藝再強,在普通的球鞋上也不會有顯著的差別。
美國的紡織業是被臺灣打垮的,所以那時才有紡織品配額的談判;當時臺灣也許只有2000萬出頭的人口。那你想想大陸13億人加入國際供應鏈的效果。
snowbox wrote:
我有個疑問
如果現在大學錄取率和以前一樣低
薪資就會提高嗎?
這問題沒人能回答;不過我想,臺灣的現況是相對競爭力(Price/Performance Index)不足,訂單他移的問題。就算沒有教改、普設大學的這一段,但是90年代蘇聯瓦解,鐵幕開放,前共產國家加入供應鏈這點是不會變的,臺灣的出口產業一樣面臨競爭,其實結果不會差太多。
美軍連茂伊島野火都不救,還指望他來臺海千里送人頭嗎?
其實該檢討的市政府和企業

台灣未來新水也不會很樂觀
因為台灣做的是電子代工
所有人都知道電子商品更新速度快
而且越賣越便宜
但是電子生產設備與建廠價格不斐
企業為了獲利就會想盡辦法剝削勞工

而政府為了留住企業
任由企業大開口
用小老百姓的錢來補助企業再要求企業增加職缺
企業再以增加低薪職缺應映
雖然失業率因此增加
但是薪資也因此降低

台灣整體薪資水位大降
內需跟著縮
生育率也大為降低
整個惡性循環
台灣再過幾年會比日本的的萎縮經濟更慘
台灣現在比起十年前的起薪還低,整體來說是退步很多

GDP雖然有成長,但是多出來的錢都流去老闆跟大股東,詳情請看最近幾期的商業周刊

也許下一個十年後,台灣的起薪可能剩18000,要不要又來個一篇 起薪低 也許該先檢討的是人?

再下下個十年,台灣起薪可能又剩15000,一樣又來個 起薪低 也許該先檢討的是人?

又不是每個人都能當醫生老闆,老闆也有可能倒閉,以後台灣越來越少人,醫生也不見得吃香了

所以說問題是出在( ),算了......還是不要認真好了
飄飄~ wrote:
台灣現在比起十年前的...(恕刪)


不可以批評我們(x桶) 不然是會被抓去禁水桶的!

任何事情都是人民的錯 這樣主子才會賜你飯吃!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