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也讓人充滿民怨的內湖捷運。

ID misson wrote:
國家重大建設 不容詆毀
版主"請自重"

id2437 wrote:
文湖線通車之前我就預言會人擠人.
這種用常識想都知道的事情, 居然政府要等開通後才知道,
也真的蠻天才的.

id2437 wrote:
那份民調其實是造假的.
真實現況是, 內湖居民很多都支持高運量.
是有人硬要推中運量的.

兩個愛滴名人都出現了
怎麼不見王子跟王儲咧
買了就套,套了就等,等不到就賣,賣了就漲上去=="
騜: 此乃吾人畢生重大成就之一~~

我可是把你們當人看 才這樣做的 ~~ 謝謝指教
不就是某人說要拆了木柵線,拆了重蓋不就沒有這些爭議(不過這條線可能到現在也蓋不好),結果不拆,繼任者沒事在內湖搞啥鬼科技園區,導致人都往內湖去,要不然文湖線就可能跟高捷一樣沒啥人坐,當然出事也不會有人理
看明年選舉會不會有人提出拆掉重建這個政策

結論就是怕擠怕故障就不要坐,自然人就會少
pehsnuter wrote:
事實上當初台北市政府有向民進黨政府詢問若改地下高運量的預算補助問題,
中央政府說沒錢補助,請用原預算進行,想當然就搞了個中運量啦
新聞網路上查一下就有了

你又知道新聞就是事實~
我怎麼看到的是因為某人為了趕政績怕地下會太久所以就用現在這樣,以貓欖的情況這個比較可信,畢竟這是牠的兩大政蹟啊~

成小山。 wrote:
然後,每一天,每個下班時間,每個人潮擠不上車子的當時,我想所有人心裡一致都想著,到底是哪個蠢蛋,把原本寬敞的車廂,換成如此小的空間在折磨人,新聞上播報著,民怨第一名是「房價太高」,因為房價太高只能擠在小小的房子、或者住在遙遠地區的市民來說,連上班,都像在擠沙丁魚一樣的生活著,有時候不免也覺得,我們是站在這個土地上的人,還是被丟入魚缸的小金魚,我們好像被撈起又被丟到另外一個魚缸的一群人,茫然的在捷運站前行與等待,如此擁擠的空間壓迫的我們的生活,從地球的另一邊看來,都會覺得很奇妙的想問,這群人為何非得要擠在一起讓自己生活得不能呼吸,房價也是、空間也是,很多時候,都像在自討苦吃,而這些大決議都主宰在一小群笨蛋的手上,想來都有些惆悵。


這段寫得很寫實阿

尤其是在下班時刻的內捷車廂裡..

車廂裡應該放joni mitchell的 "river"

I wish I had a river....
tueng wrote:
不就是某人說要拆了木柵線,拆了重蓋不就沒有這些爭議(不過這條線可能到現在也蓋不好),結果不拆,繼任者沒事在內湖搞啥鬼科技園區,導致人都往內湖去,要不然文湖線就可能跟高捷一樣沒啥人坐,當然出事也不會有人理
看明年選舉會不會有人提出拆掉重建這個政策
...(恕刪)


一開始還不是犯了沒有"do it right at the 1st time"的錯誤,
搞的後來的人要去承擔這鳥尿,捷運局好不容易破了馬特拉的魔咒,讓這條線run的順利。

後來的繼任者為了讓新的全線一車到底,還繞了一大圈跑到松山機場去,
機電重新全部重拉,好吧!!就算花這麼多錢,只要跑的順,大家可以接受你的考量,
問題是結果如何??? 這當初決策的人好像現在還自我感覺良好??

有一句俗語:生雞蛋沒,放雞尿有.....

這條線土木不會拆啦!!成本太高了,最壞的方式就是機電系統全部重來,某些土建修改一下,
至於錢....不是重點,又不是bot,會怕沒人出錢???
讓棕線跑得了的人是誰,
讓棕線跑不了的人又是誰.
大家應該很清楚.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也是有可能啦
等哪天系統可以升級車距
再多買幾個車廂
讓它們一台接一台來
bond_jamesbond wrote:
也是有可能啦等哪天系...(恕刪)


不好吧?
連不同軌道的列車都能夠相撞了. ~~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id2437 wrote:
那份民調其實是造假的...(恕刪)


其實不管民調是不是造假的,引用民調來做公共建設的依據,也太不客觀了吧。

我看如果澎湖博奕是否開放也用這種民調的方式,也八成會過...

好險最後是用公投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