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version wrote:
我讀書時還沒起飛,那...(恕刪)
的確,因為80年初期
幾乎每個行業都很夯吧~
銀行是因為民營銀行剛開放,很缺人,
所以從公營拉很多人,也招募很多新人
銀行當時起薪約35000,保障14個月以上,低階的年薪大約都有50萬以上
工程師比較少,約30000,但是分紅多,年薪也會超過50萬啦!
當時幾乎是商的就是『銀行員』,理工科就是『工程師』
E93KING wrote:
小弟剛出社會第一份工作薪水說有可憐您不會信,真的不到3萬,我捏著幹,原因是光分紅配股一年就超過200萬,
且通通面額10元課稅,(意思工司股價200元給您10張=200萬/年,您只要繳10000x10張=10萬收入的稅...爽吧)我每月花光薪水,但股票通通存起來,股票戶頭只做高買低賣的投資,且打死不動用股票戶頭的錢後來升職後立刻跳槽繼續找上市公司,分紅配股更多,再繼續升職後一路跳槽,最後您就會發現,每月薪水都不算,您的股票一下就因錢滾錢加上公司不斷配股給您變成幾千萬了.之後您就很快可以完全不用貸款而華廈,名車,名錶,上身的日子了
但是他裡面有些也是有唬爛的成份啦~
例如:
但股票通通存起來,股票戶頭只做高買低賣的投資,
通常都是員工持股,連動用的機會都沒有....股票只不過是薪資條上的數字變動
印象中每家公司的配股配息分紅都這樣做,除了離職會劃到你的股票戶頭之外
其他時間根本是看的到吃不到,那有讓你隨意買賣的~
給樓下的:
重點還是要問他今年幾歲啦~如果他沒超過35,他敘述的內容就有極大部分是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