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沒聽過有人講"法德","師德", “計程車德",“科技德"...."xx德"....??
明明是討論島民愛不愛逛醫院
怎麼又來開砲了??
不知道是不是別的討論串炮不下去了又開一個來炮??
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偉大但浮濫的健保措施是元兇
養壞了台灣人的胃口
醫療可近到比便利商店還方便
而且每個人比兇比不耐煩的
門診等不下去就換掛急診來亂
告知有病患在急救要稍等竟然還嗆聲說急救是他家的事
還是得要有人來看他的病阿
這等嘴臉如何不叫人心寒
口口聲聲說醫護人員要視病猷親
但先請對醫護有點基本的尊重就好
你希望門診的醫師能多花時間問診
行!
診號50,每人15分鐘就好
共750分鐘,超過12個小時的看診時間大家可以滿意嗎
這還不包括醫師上廁所吃中飯的時間
查房時間呢?開會時間呢?
如果須做超音波或各式檢查的時間呢?
而這還只是一個診
搞成這樣的話就又換樓上住院病人在抱怨醫師怎麼都沒去看他之類的了
誰有錯呢?
我會歸給健保養壞大家的胃口
錢是很實際的
但這不是對醫師來說,而是對人民
今天健保會出很多基本醫療的費用
永遠就是有一些人存著付健保費都沒用到的心態逛醫院存藥
大家老是愛拿國外醫療來跟台灣的比
當你今天掛一次急診要付的不是500塊台幣而是500塊美金
重點還得請你等上2,3個小時才有醫師來幫你看診的時候
有誰還敢亂掛急診?
國外的急診一天二三十人,國內的一天兩三百人
他們當然有時間請病人好好的更衣,在一間個人診療室內詳細的問診檢查
一個病人大概就要看一個小時
試問在台灣這種環境
有誰能接受??
會接受的我想也只有那些錢多的大老闆根本不在乎費用的
喜歡那種所謂的五星級健檢的場所吧
台中小康 wrote:
醫改會懇請醫界誠懇且負責任地面對「逛醫院」這個現象的背後問題。
試問當民眾求診時,醫師沒有足夠時間給病患說病情、提疑問、也沒有提供必要的醫療訊息,
對於處在醫療資源弱勢地位的民眾,大多時候是帶著滿腔疑問地離開診間,
在病情沒改善,病痛沒緩和的情況下,只好極其無奈的再找尋其他醫師的診斷。
換言之,「逛醫院」豈是民眾所願,這當中醫療院所難道沒有責任嗎?
...(恕刪)
doctor_dejavu wrote:
會造成這樣的狀況
偉大但浮濫的健保措施是元兇
養壞了台灣人的胃口
醫療可近到比便利商店還方便
而且每個人比兇比不耐煩的
門診等不下去就換掛急診來亂
告知有病患在急救要稍等竟然還嗆聲說急救是他家的事
還是得要有人來看他的病阿
這等嘴臉如何不叫人心寒
口口聲聲說醫護人員要視病猷親
但先請對醫護有點基本的尊重就好
誰有錯呢?
我會歸給健保養壞大家的胃口
錢是很實際的
但這不是對醫師來說,而是對人民
今天健保會出很多基本醫療的費用
永遠就是有一些人存著付健保費都沒用到的心態逛醫院存藥
...(恕刪)
對於台灣人愛逛醫院之說法,
到底是醫師所說,
因健保制度讓醫療太廉價,
讓人民有不用白不用之心態浪費健保,
還是如醫改會所說,
因醫師沒有足夠時間給病患說病情、提疑問、也沒有提供必要的醫療訊息,
對於處在醫療資源弱勢地位的民眾,大多時候是帶著滿腔疑問地離開診間,
在病情沒改善,病痛沒緩和的情況下,只好極其無奈的再找尋其他醫師的診斷。
我想以上原因兩者皆有,
因為病患中有好有壞,
其實也不該用好壞區分,
但心態上的確可能有上述兩種原因,
導致台灣人喜歡逛醫院之印象。
怎麼改變呢?????
是如醫師所說廢掉萬惡健保呢?
讓正常市場之高額醫療費來減少此現象。
還是如我所說,
教育少數有錯誤就醫觀念之病患,
甚至對一年超過多少看診量之病患要求加徵懲罰性保費,
並要求醫界以視病如親之心態,了解病患求醫痛苦疾苦,
並改善民眾投訴機制。
以上兩種方案,
也歡迎大家提供方案,
大家一起思考解決改善台灣人愛逛醫院之問題。
台中小康 wrote:
還是如我所說,
教育少數有錯誤就醫觀念之病患,
甚至對一年超過多少看診量之病患要求加徵懲罰性保費,
並要求醫界以視病如親之心態,了解病患求醫痛苦疾苦,
並改善民眾投訴機制。
...(恕刪)
我們常常在醫院門診看到一些患者,
主訴講得不清不楚,擺明是來"考醫生"的。
比方說常見的頭痛好了,經由問診之後判斷是緊張性頭痛,
建議做點局部按摩,放鬆肌肉就好;或是開立少量的肌肉鬆弛劑與消炎藥吃。
可能會有幾種情形:
1. 患者說:這些藥我手邊有。
-> 原來他前一兩天才去過另一家醫院,開了一星期藥物。他吃了一次覺得沒效就不吃了,要求我們再開給他,而前面的藥就不要了。
2. 患者說:我不要吃藥,要做檢查。
-> 他堅信自己一定腦部有問題,不然不會這樣痛,前一家醫院不讓他檢查,他就強硬要求我們要給他做檢查。
"如果你沒有讓我做檢查,而我真的有問題,你敢負責嗎??" 或是"我有繳健保,你為什麼不給我做檢查?如果別的醫師願意給我做檢查,我就跟你沒完沒了!"
我就曾被這樣嗆聲過好幾次。
儘管我如小康兄說的,常常在花時間教育一些患者。但有些人,你不開檢查給他做,他是絕不願意離開診間的、、、、跟你盧到最後就是了。
許多毛病不見得非得檢查後才能治療,但許多人在作個檢查呈現正常後,病就好了很多。
3. 患者說:妳的說法(或用藥)怎麼與前一家醫院都不太相同?
-> 通常不告訴醫師說,他之前已經看過另一家醫院了,有做過某些檢查了。
等到給藥完畢,再拿前一家的藥物作用來對,然後質疑藥性和用法不同。
這多發生在一些壓力大、焦慮或憂鬱患者。有時我們會用一些抗焦慮藥物,短效鎮定劑來放鬆肌肉。這當然每個人有他的用藥經驗。
每次我都已經詳細解說過"給你開抗憂鬱的藥,並不是說你就有憂鬱症;而是這類藥物可以治療神經痛"。最後下次來,患者還是說症狀沒好。細問用藥情形:"因為我沒有憂鬱症啊!為何要吃憂鬱症的藥?所以我就把他們全- 丟- 了。" 一個月兩三千元的藥,就這樣丟了。
-> 所以我對於不熟(才看一兩次的病人),在摸清楚他是否會遵醫囑確實服藥之前,都不願意開太貴的藥了。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