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網友設想了可能的攻擊方式,比如彈頭內不裝爆炸物,改裝大量特殊形狀鎢彈丸(八卦是,鎢鋼合金彈頭據說比美軍用的貧鈾彈頭穿透力更好,但是美國本國不產鎢。全球大部份鎢都是中國產,所以大陸不用貧鈾彈,都用鎢鋼彈)。
彈道飛彈重返大氣層之後速度據說有10倍音速,在高空時候彈頭解體,均勻抛灑子彈丸。假設每顆彈丸5克(大於步槍彈重量),東風21大概可以攜帶10萬顆。按照子彈頭間距10米計算,大概能覆蓋250萬平方米,也就是2.5平方公里。也就是接近直徑2公里的一個圓。在這個圓圈內,所有投影面積較大的物體都會受到數倍音速的子彈的襲擊。據說能保證甲板上每架飛機最少中一顆,而且保證擊穿。射擊過後,艦隊的防空反潛能力大大受損,就可以安心派出現代級駛近發射日灸。
tyyan2 wrote:
衛星的速度要達到第一...(恕刪)
沒人會說打衛星很簡單
但是"用導彈"打航母...真的有"比較"簡單嗎?
請注意我是用比較級!
打衛星很困難我們都知道,因為衛星很快,體積小,而且很高
可以打得到的原因是你有辦法很明確的計算出衛星的位置!
航母呢!他很慢,目標很大,
但是他的困難點並不是打不打得到,而是你不知道他在哪裡!
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停,什麼時候會轉彎!
中長程導彈的發射方式是往上射再掉下來,
當你發射的時候,對方的間諜衛星想必會發現,
這段時間絕對足夠航母改變航道,艦載機升空攔截,
你說航母很慢,跑不掉,問題是航母一轉彎,一加速,位置可能和原本預估的差好幾公里,導彈真的還有辦法找到目標嗎?
skybug wrote:
彈道飛彈重返大氣層之後速度據說有10倍音速,在高空時候彈頭解體,均勻抛灑子彈丸。假設每顆彈丸5克(大於步槍彈重量),東風21大概可以攜帶10萬顆。按照子彈頭間距10米計算,大概能覆蓋250萬平方米,也就是2.5平方公里。也就是接近直徑2公里的一個圓。在這個圓圈內,所有投影面積較大的物體都會受到數倍音速的子彈的襲擊。據說能保證甲板上每架飛機最少中一顆,而且保證擊穿。...(恕刪)
有問題:
1.如何在十倍音速的情況下,控制10萬顆彈著點平均分散在10米內?
2.地對空飛彈擊中戰機時,當時爆炸的初速也有好幾倍音速,怎麼不見得地面設備會被那些四散的超音速碎片秒擊穿?
再看看美國太空梭爆炸,碎片初期也是以超音速散開,但沒有多遠的距離後,就開始緩慢飄降了,為何?
因為地球上是有空氣的,空氣是有阻力的。
高空解體的導彈,就算當時有十倍音速,落下來時,五克質量的小物體也已經被空氣阻力化解差不多了,哪來受到數倍音速的子彈的襲擊這種道理....
這不是國小應有的程度嗎?
中國的軍武天馬行空的想像,還真有趣....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