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大家,對於大發SIRION 這部小車的看法?


小貓 wrote:
貓的題外話:


貓被貓用迅光摔了2-3次= =a
都是因為煞車咬死,後來學乖了...萬一發生咬死狀況,
要嘛不是放送煞車..要嘛就是乾脆跳車,這樣受傷情況還比較沒這麼嚴重=.=


貓的命還真大啊!
我也被迅光摔過,下雨煞車碟煞咬死,然後就轉圈圈了,然後膝蓋上就留下無法抹滅的疤痕...

lihanlu wrote:
小貓 wrote:
貓被貓用迅光摔了2-3次= =a


貓的命還真大啊!


貓相信大家都聽過貓有九條命這回事情.

第一次的摔車...就是剛買迅光沒多久,當時因為快遲到了急著上課,
不知不覺速度拉高了不少,由於前車緊急煞車,貓就這樣的被迅光
摔到前車(箱型車)的尾巴上面去.........可以說是用滑下來的=.=
停權計數:3次
我也來分享一個經驗...
幾年前的一個雨天...我開著 Honda City (有ABS跟SRS的車款)...行經楠梓...
原本我要超車...但是加速之後才發現前方無法超越(路有點弧度)...只能緊急煞車...
腳下傳來震動回饋...眼睜睜看著前車越來越近...那幾秒鐘已經在想說大概會撞上吧...
就在距離前車大約20-30公分左右的距離時...停下來了...真是好險...
geog wrote:
如果碰到紙糊的超薄鈑金車,或者被偷工減料的焊接式無內鐵後保桿車,如果沒保險,可能會吃不消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某車的超薄後車門...還有另一台在網路上被轉寄的車...
最近幾天...看到報紙的"專輯"介紹該車的撞擊測試...就是在給後者消毒...
但是從頭到尾也沒有提到台灣車的後保桿為什麼沒有內鐵...

當初把後保桿的內鐵省掉...如今花錢消毒還不知道有沒有效...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其實我也沒有質疑那台車的前方撞擊安全性...車體適度的變形可以吸收撞擊力道也沒錯...
但是...如果今天後保桿有內鐵...同樣的變形還可以解釋為合理的緩衝區...
把日規車原本有的東西省掉...絕對會被當作偷工減料...說不定還會連帶懷疑鈑金用料呢...

會買那種車的...有不少是想要讓全家人能夠共乘的...
保守族群通常也怕死...怎麼這個以保守族群為最大銷售目標的車廠會搞出這種事件呢???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對於安全性有多重要
這沒辦法去改變有些人的想法的啦(應該可以說大部分的人)
我買golf,不知道被多少國產車思想的人笑說

阿...你這個價錢沒有天窗喔??
怎麼沒有DVD?連螢幕都沒有,我的還有電動折收後視鏡呢......

我也只能笑笑啦~~~~
進入4WD的世界
tpman大大:你可以跟他比安全氣囊的數量啊,在發生事情的時候,dvd能挺身而出保護用車人嗎,還是那些花俏的配備能救自己.....我想答案已經很明確了.....ps.golf是台靓車
唉...很多談車子的論壇,每次一說到某牌車子不錯,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他的車極速是多少,然後就有人跳出來說他的車更會跑,硬是跑到不可思議的速度...最後就會有人出來兔槽,不可能啦,xx車跑不到那麼快啦....聽說、據說、可能、接近...嘴巴說都不算啦,沒圖沒真相,貼張具有公信力的照片我就相信。例如:國道高速公路警察局拍的照片我想應該最具有公信力吧!
車子慢慢開吧,車子除了性能之外,還有很多功能,對我來說最大的功能就是帶著妻小出去遊山玩水,小車有小車的優點跟好處,但是也千萬不要把國產經濟小車當成保時捷來開。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加肥貓 wrote:
如果要買小車的話VIOS也不錯喔,
起步衝力夠,極速近兩百,油耗表現在水準之上,
最近改款廣告打很兇可以參考參考.

加肥貓 wrote:
CCIE wrote:
VIOS極速近兩百...這種小車開這種速度太危險了.....
而且...真的可能嗎?之前開朋友的tercel...覺得160就快散掉了..況且是快樂錶..

這是真的喔, 詳見各大VIOS家族討論區,
我的G款用GPS測過170蠻準的,應該不是快樂錶,
原廠未改底盤開到170(2人,油門未到底)搖晃很厲害,灰熊恐怖 ,
為了生命安全我也不敢測極速(據說可達192)
當然大部分買這台車的人都不是要尬掐的,
所以極速多少應該沒什麼意義
建議要開快車還是買高級車會比較安全一點...點..
一路狂飆之Kevin wrote:
小車是為了...
1.停車方便
2.省油
3.稅金少
撐極速和跑山道都是另外的附加啦
安全比較重要

當初就是因為這樣才買的
墾丁--淡水,單程油錢不到800喔

開車久了常會看到一些不幸的畫面
所以現在已經沒那麼熱血了
畢竟安全第一

以上僅供參考,買車前建議到各車款的家族網頁先研究,
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後,還要瞭解各車可能會有的毛病,
國產車方面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小毛病,
進口車...沒研究不了解...

加肥貓 wrote:
網路果然是個可以用嘴巴亂放屁都不用負責任的地方,
隨便把別人的話斷章取義再來指責別人渾淆視聽,
事情真相如何我也不想再爭,跑不跑得到192那又如何?
就當我吹噓放屁好了,我無所謂.
VIOS是部跑得比烏龜還慢不折不扣的爛車,千萬不要買阿!
這樣您滿意了嗎??
---
以上發言如有不妥勞煩板大逕行刪除,要刪我帳號我也無怨言,擾亂各位大大們的版面實在抱歉.

首先...先跟各位大大們道歉...我想看完以下回覆後我可能會變成眾矢之地...
從頭到尾我想澄清的是個人信譽,並不是要證實某某車性能如何,請從頭到尾看清楚,
網路,是虛擬的,這也是所有網壇的致命傷,
發言要有證據?我想即使提出任何照片檔在網路上,不信的人還是會說是修改的合成的,
如果真要證據的話,我也會質疑,
常看新聞報導車禍會發現,許多事故安全氣曩都有作動,但車主一樣蒙主昭見,甚至還有人被氣囊害死.
多了安全氣囊真的就比較安全嗎?我也很想知道,也勞煩證明一下,同一輛車有無安全氣囊,造成傷害及死亡的臨界速度各是如何的證明?以證實有安全氣囊真的會比較安全.
某某車超省油,油耗可達20Km/L,相信大家也會很懷疑,是不是要請發言人證實一下?如何證實?拍照,發票?誰知道是不是同一輛車?還是要找位公正人士每次要加油的時候現場見證?
我願意為我的發言負責,如果有大大認為有必要證實小弟的發言的真實性,小弟願意捨命陪君子,我們深夜一起去沒車的路段實測,因為即使有照片檔也會有人懷疑真實性,但有可信的見證人我想就沒人有疑問了吧.

-----
我只是不喜歡因為講了一句話就被追著打的感覺,並無針對任何人,也無意引發口水戰.



有abs固然不錯.........不過請注意.....
直接和地面接觸的就只有輪胎.....
一台一噸重的汽車一輪要負擔250kg+重力加速度...


所以如果預算可以....建議將輪胎升級一下....
以免abs救了你....輪胎卻害了你......


安全性配備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

主動式--abs,bas,ebd等都算是.....再加上良好的駕駛觀念
被動式--安全氣囊,氣簾,緊急預縮式安全帶....
以下是我在其它網站所發表的文章,修改一下PO上來
只是小弟我的小小感想, 喜歡加分喔

wrote:
世界上沒有不安全的 車,只有危險的駕駛


上面這句話常常聽到,尤其買小車的人,還有父母堅持買省油維修便宜的車(我家就是)

真的嗎?
希望你永遠不要遇到
酒醉駕車的人
路上飆車族
山上落下的石頭
輪胎爆胎
道路坍塌
別人闖紅綠燈
別人失神撞到你

馬路上的不可預性太多了
賽車手技術再好,在高速賽道都沒事, 在馬路反而車禍

大家聽過最近Matiz完成彰化ARTC車輛測試中心的撞擊測試

新聞提到

wrote:
Matiz完成世界測試標準48km/h之速度完成撞擊測試



Matiz完成世界測試標準48km/h之速度完成撞擊測試???????????????

美國NHTSA標準是62km/h
歐洲NACP標準撞擊測試高達64km/h
不知道世界測試標準48km/h打那來的?
彰化ARTC車輛測試中心測GRUNDER是以56km/h撞擊的
為何Matiz是以48km/h撞擊呢? 好好想一想吧
在德國連LUPO小車都得抓給歐洲NACP撞擊做64km/h撞擊了

48km/h動能差多少?? 不是再以16km/h撞一次而已耶


再者小車在高速公速, 假設是被車撞, 車身搞不好是翻覆過去, 車身無法控制
後面的車高速................希望您的安全駕駛能幫助你逃過一劫

車子板金厚不代比表安全, 安全的車車體與潰散區做的一定很好
開過歐洲車的一定能體會歐洲車的紮實感
為省油而減輕車重? 沒那回事
一定從外型設計完就以車體安全第一為優先,其它以後再說
日本車不好嗎? 沒有, 一樣有些好的
只是設計理念先從構造簡單化,車身輕量化去設計車子


如果安全的駕駛就可以, 須要安全氣囊做什麼?
歐洲先進車廠拼命加安全氣囊上去, 防撞標準不斷提高, 都是多的嗎?
歐洲車就一定安全嗎? 沒有
比較安全而已, 就像汽車安全性比機車高, 選一個活命機率大的而已
氣囊當然也不是萬靈丹, 但是我想平均一個人因為氣囊而死就差不多有10個人因為沒有氣囊而死吧

氣囊換得是一個機率較大的安全性,就像開車比騎車的安全機率性高一點而已


一個小氣球多少錢? 一台DVD多少錢?
假設一場事故中一個人腿瘸了跟另一個人腿骨折了
兩者的差異, 您希望你是那一個?
一輩子的工作從此不好找了價值多少? 5萬? 10萬? 15萬?
選那麼多配備DVD? 電視機? 電動椅? 按摩倚? 能換回你的腿嗎?
生命是很可貴的, 安全無價, 車是有價的, 錢再賺就有
當事故發生時,才去想我的小氣球檔的住嗎?我的車體挺的住嗎? 那時會不會太晚了?


台灣人喜歡買看的到的(如豪華配備), 不重視看不到的(安全設計)
ABS一定要有的TCS,EBD因為無法所有車都配備,可是車身安全結構才是主動式安全最重要的一環


人會花錢買保險, 會什麼不買安全一點的車呢?
就好像火災你要事先防範還是事後救火?


我朋友在大學有個教授買了世界第一輛得到歐洲NACP標準撞擊五顆星的 雷諾Laguna,
大家都笑他買台冷門車做什麼?連皮椅都沒有

教授說了一句話:我寧願把車送是報廢場, 也不要車送我去墳場


小弟不很有錢,只是寧願買二手歐洲車也不買韓國日本車
就算小弟的老車很兇的喝汽油,零件貴死人
當有一天救了小老弟一命或腿, 我會很高興,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小弟愚見
是阿,我們道路市區規劃限速50,所以用48測試也是有用的啦,不過不知道matis製造商知不知道,他們的車可以上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速限是不得低於60,,還是要買車的車主別上高速公路

安全是自己的,俗話說越老越怕死,我就是啦,我從民國66年二月初考到駕照起,也快三十年啦,無照駕駛的就不要算了,也開了將近二十五年沒有安全氣囊及abs的車,也是活的好好的,為什麼要在網路上老是提醒人買車至少要有這兩種配備,我會開車時這兩樣都還沒問世,為什麼到現在才突然發現它們很重要

首先說明它們是輔助工具,幫我們在危急時作一些救命的控制,並不代表有了這裝置後就可以完全平安無事,當然要開時速兩百去相撞或撞牆,就算滿車安全氣囊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活命,abs一定會把車停住而不會翻車

常跑山路的都會知道,有些狀況出現時,有abs的可以把車停住不會有意外,而沒abs可能會貼璧或直接下山,但我們也只能說它對我們行車是有幫助,至於你需不需要,那自己衡量,不要勉強。

至於安全氣囊,是在不大不小的撞擊時,你想迎面撞上的是富有彈性的安全氣囊還是你經常操作的方向盤,這也是那自己衡量,一樣不要勉強。

為什麼很多人到頭來討厭日系車,應該說是我們平民大眾買得起的日系車,那些高檔日本車,安全配備比歐洲車還多,甚至還是方向盤下方多加一個安全氣囊來保護駕駛人的命根子,你說這些配備無用,那為何它要加上去;倒是在我們平民大眾買得起的日系車上,不但找不到,鈑金也變薄,底盤也可以用焊接來加長,保桿內鐵也省掉(聽說想加的在買車時業代會主動提醒你要不要加,有專門配合廠商…..),寧可送十萬元的豪華內裝,就是裝不上這基本的安全配備。

不過這些漸漸會過去,因為豪華內裝大家也都變成基本配備,再來能比的就是abs,air bag,….等這些安全配備啦。
George CITROEN N7 2004 銀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