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人類的科技這幾百年進步真是神速

greece wrote:
由其是量子學,使得積體電路元件可以愈做愈小。這都是人類得以進步神速的原因。..(恕刪)

量子力學在積體電路元件微形化的幫助不是很明顯, 因為目前積體電路還是靠光刻法製作. 透射式光罩, UV , 光阻劑... 傳統製程生產. 線寬縮小主要是藉著使用短波長紫外線 (光學解析度上限為 1/2 波長) 來提高光學解析度. 當然低電阻的銅導電層, 高電阻的絕緣層 (high K material), 也是問題關鍵, 不過目前材料科學的進步才是主因 ....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grated_Circuit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tolithography

量子光刻法還有一段路要走
http://en.wikipedia.org/wiki/Quantum_lithography
把過去五千年的知識儲存保留下來 -- 這就是圖書館, 百科全書的目的.
把過去五千年的知識加以消化吸收應用, 創造出新的事物. 這就不是課本, 老師與學校能教的. 凡是一個教育體系, 制式化的部訂標準答案越多, 學生能發揮創意的空間也就越少. 創意越少進步當然越慢 ....

以下討論串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除了套課本公式之外, 還可以做些什麼? 這才是我們應該多思考的事.

[數學---求矩形中心]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003805
NBA惡漢 wrote:
Sorry !!打錯 是"渾天地動儀"。

「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是沒有關聯的兩個東西喔

rockccm wrote:
可是古代有些東西 還是現代科學沒辦法做出來的 例如青銅時代的 鍛造技術

如果你說的是「古代技術失傳」這點,事實上那絕大多數(不敢說全部)都只是「不知道當時是怎麼做的」,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做出一樣好或更好的東西了,也就不需要知道以前怎麼做的了,那種事情讓考古學家去研究就好,其實正是因為在大多數領域中都可以用鋼鐵做出符合要求而且更便宜的成品,人類才會從青銅時代演進到鐵器時代的

ernie_lin wrote:
對3000年後的人們來說...大概就像我們在看青銅器時代一樣吧...

倒是聽過一個有趣的論點,認為三千年後人類回頭過來看現在這段日子(如果人類還存在而且保有一定的文明的話),或許會把這個時代稱為塑膠時代?因為有很多東西都被塑膠取代了XD,給大家參考
Live long, and prosper!!
Shadyside wrote:
根據歷史跟機率請問是...(恕刪)


嗯,補充說明,漏了兩個字

根據"宇宙"的歷史跟機率

也就是說地球終將面對毀滅文明的隕石撞擊

至於文明加速毀滅過程的意思是指人類文明在資源耗用以及改變地球環境的情況


這樣我的意思有比較完備了嗎
鑑於01網友發言的水準江河日下,我大概不會再發言了,我實在是不想跟一堆沒有大腦的生物有一絲絲的互動,那種感覺實在令人作嘔

greece wrote:
衪不知道會不會後悔,自已一手打造的人類最終有可能挑戰衪的能力?

哈哈..請容我這麼說...人類別說挑戰上帝...我看連拉近一點點點點點點點的距離都沒有....
想想...人類用了多少科技及多少萬年的進化...
目前頂多只能弄一大堆超級高科技(對人類來說)...做一個一下子就死掉的複製人或複製狗....
....
那上帝呢?..他只要想要有生命就有生命...他手一揮就宇宙就消失了....
我認為這才叫上帝...
....
人挑戰上帝??...我想人還是專心當人就好了啦...

Akulamaru wrote:
或許會把這個時代稱為塑膠時代?因為有很多東西都被塑膠取代了XD


或是AV時代??...阿...我是說AVI格式的影片啦....
...
畢竟媒體這麼發達麻...呵呵
中國時報 2008.12.29 
可控制核融合 點燃發電新希望
陳文和/綜合報導

 美國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預定明年春季運用「慣性約束核融合」(ICF)技術,著手在實驗室中嘗試以高功率雷射能量引發可控制的核融合反應,點燃「人造太陽」,為人類夢寐以求的核融合發電開闢出康莊大道。

 核融合(熱核反應)是由質量較小的原子(例如氫的同位素氘與氚),在超高溫與超高壓之下,發生原子核相互聚合作用,生成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例如氦),並釋放巨大的能量。包括太陽在內的恆星都以核融合進行燃燒,但人類目前只能實現不受控制的核融合,亦即氫彈的爆炸,研究可控制的核融合一直是科學界的當務之急。

 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將在長二一五公尺、寬一二○公尺,佔地約三個足球場大的「國家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建築內進行可控制核融合實驗。NIF的主系統為全球最大且最複雜的雷射光學系統,另有放大器功率調節系統、調控儀器和靶室等子系統。整個雷射系統、調控儀器和靶區都置於潔淨無塵的空間內。

 實驗將發射一道雷射光在透鏡、厚玻片等構成的放大器系統的鏡面間來回反射,使其能量增強至一般家用燈泡的一百億倍以上,然後再分離為一九二束雷射光,再將每束雷射光轉化為脈衝時間十億分之一秒、蘊含一八○萬焦耳能量的紫外光,最後聚焦於鋁材與水泥打造的靶室中央一顆直徑不超過三毫米、含有氘或氚的標靶球上,此時將會有高能X射線產生,並將標靶球內部的氘或氚燃料丸加熱至攝氏一億度以上,且產生數十億倍於地表大氣壓力的高壓,如此即有可能引發可控制的核融合反應。

 NIF的建置已十一年,目前科學實驗團隊正進行可陣列式反射放大系統透鏡與厚玻片最後安置,以及實驗成敗所繫的最關鍵微調。而據實驗團隊指出,要成功達到可控制核融合反應的目標,可能得要耗上一年的時間不斷調校、實驗。
看過一個紀錄片

好像叫人類消失后的世界

裡面說幾百年后現有的這些資料什麽的都沒了,根本保存不下來,書啊什麽的

因為沒有電
sharebabu wrote:
嗯,補充說明,漏了兩...(恕刪)


以前沒發生過的事情(發展文明毀滅)
可以套用"機率"???

tonyguo80 wrote:
看過一個紀錄片好像叫...(恕刪)


萬一有天人類的科技發明到不可挽回的災難(像現在南北極冰山逐漸溶化就是一例) ,
況且又沒有任何管道找外星人來解決 , 後果可想像之…
----------------------------------------------------------- 賣岔賣岔 , 攏總吼粒啦 !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