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內褲裡養小鳥 wrote:我並不是說看到異物喔!我是指樓主在首頁指出螞蟻可能是在工廠掉進去的關於這點他不用提出證據嗎 來來來~小鳥復活了,誰說他被打垮了請注意~樓主是說『感覺』喔~他沒有說『螞蟻可能是在工廠掉進去的』喔 ----快~只差黑人2頁而已----實在很想問小鳥,這篇文章你到底在意什麼?你的重點放在哪邊?如果只是為了堅持『一篇文章不能成為一言堂,一定要有反派的角色』,那麼真是對你抱以無上的敬意當然啦,也許十年、20年後,這樣的態度是主流時,你就是對的了。不過,現在的是非價值來說,這棟樓實在沒理由需要出現反方的聲音啊
照理說官網照片如果是由東森拿邊拿到了,畫質應該很好才對,為什麼會變暗呢?是不是有誤導那是被搓一個洞,把畫面調亮怎麼看也不是一洞,但真相只是一個凹,不曉得畫面變暗是...擷取技術問題,還是故意調暗,如果是後者...
我在內褲裡養小鳥 wrote:是樓主先假設性提出螞...(恕刪) 來, 我們討論一下回答我一個問題就好了假設是你, 拿到了這瓶樂透飲料, 也假設你確實看到裡面有這些不明非飲料物體你會怎麼提出證據?如果你提不出, 或不能提出合理, 有效, 有公信力的方法, 那請你就別在這上面著墨了總之你先提出, 來讓大家看看吧
我在內褲裡養小鳥 wrote:我並不是說看到異物喔...(恕刪) 不然呢?密封的罐子打開裡面有蟻巢,還有一堆螞蟻,不是從工廠出來的,難道是別人拿維大力的罐子裝好在重新封起來販售嗎?還是說你認為密封的汽水罐子,可以在運送途中把蟻巢放進去?跟大衛魔術一樣還是你認為空罐就有蟻巢經過維大力裝填密封之後,就不是維大力的責任?總歸來說,你就是認為樓主造假就對了那很好,既然你認為樓主造假,請拿出證據來不要再打轉,是你提出異議,當然要提出證據,樓主有照片為證,要質疑,先提出證據至少也要提出動機論點,不然空口說白話誰不會
我在內褲裡養小鳥 wrote:我並不是說看到異物喔!我是指樓主在首頁指出螞蟻可能是在工廠掉進去的關於這點他不用提出證據嗎 那請問小鳥大 ~ J大要提出什麼樣的證據才能說服你?1. 去維大力破門而入到生產線上拍照、搜證。2. 以SEM(電子顯微鏡)去看螞蟻身上有「維大力」的logo。3. 找到瀕死的螞蟻 ~ 以牠的口供說出「我來自維大力」。真是的 ~
canceryct wrote:來, 我們討論一下回答我一個問題就好了假設是你, 拿到了這瓶樂透飲料, 確實看到裡面有這些不明菲飲料物體你會怎麼提出證據?...(恕刪)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敢開1000萬出來
我在內褲裡養小鳥 wrote:我並不是說看到異物喔...(恕刪) 那...開瓶看到異物不是覺得是廠商的問題難道是樓主夢遊放進去的嗎?至於是製造過程造成或是通路時有啥損傷造成那是廠商要去澄清的消費者還得自己去證明嗎? 一罐維大力才幾塊錢啊消費者發現問題還要幫忙去找問題在哪造成才能申訴嗎?維大力是有付樓主薪水嗎?我才不相信你看到產品有問題會自己認為是自己造成的硬凹
katsumi wrote:來來來~小鳥復活了,...(恕刪) 這樣不會有誤導其他消費者之嫌嗎?樓主感覺這樣就把它PO上來,並沒有經過查證,就像三人成虎一樣,一個感覺這樣,兩個網友這樣,三個網友,最後大家都認為是這樣了不是嗎我找了一下網路三人成虎的解釋*「三人成虎」的故事謊話或流言如果被人反復傳播,那麼普通百姓就很可能把本來不存在或不真實的事情當作存在和真實的了。在中國文化中,有一個“三人成虎”的故事講的就是這樣的事。 西元前五世紀中國戰國時代,同時存在許多小國家。這些國家間經常因為領土爭端發生戰爭,社會持續動蕩。也正是因為這樣,後世歷史學家才稱這一歷史時期為“戰國時代”。 當時有兩個邊境相鄰的國家魏國和趙國,訂立了友好盟約。為了使盟約更有效,兩國之間決定互換人質作擔保。因此,魏王就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送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去作人質。為了兒子的安全,魏王決定派大臣龐蔥陪同兒子前往趙國。 龐蔥是魏國一個很有才能的大臣,在朝廷中有一些和他作對的官僚,因此他擔心自己離開魏王以後有人會借機陷害他。於是臨行之前他對魏王說:“大王,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來了一隻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我不相信。老虎怎麼會跑到大街上來呢?” 龐蔥接著再問:“如果有兩個人一齊對您說大街上來了一隻老虎,你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如果有兩個人都這麼說,我就有些半信半疑了。” 龐蔥又問:“如果有三個人一齊對您說大街上來一個老虎,你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有些遲疑地回答說:“如果大家都這麼說,那我就只好相信了。” 聽魏王這樣回答,龐蔥就更擔心了。他嘆了一聲說道:“大王,您想,老虎是不會跑到大街上來的,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因為三個人都這麼說,大街上有老虎便成為真的了。邯鄲離我們魏國的都城大梁,比王宮離大街遠得多,而且背後議論我的人可能還不止三個。” 魏王聽懂了龐蔥的意思,就點點頭說:“你的心思我知道了,你只管放心去吧!” 龐蔥陪同魏王的兒子到了邯鄲。 龐蔥走後不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對魏王說起了龐蔥的壞話。起初,魏王總是為龐蔥辯解,指出他是一個有才能而忠實的大臣。不幸的是,當龐蔥的政敵三番五次對魏王說龐蔥的壞話時,魏王還真的相信了那些人的話。後來,龐蔥從趙國回到魏國以後,魏王就一直不許龐蔥再去見他。 還有與這一故事相倣的另一個故事。曾參戰國時一個有名的學者,在道德方面是無可挑剔的。曾參有事外出未歸,碰巧一個與他同名的人殺了人被抓走了,曾參的鄰居於是報信給曾參的母親:“你的兒子殺人被捕了。”曾參的母親非常了解自己的兒子,堅信曾參不會殺人,所以依舊織自己的布。不一會,另外一人對曾參的母親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開始有些懷疑了,但仍然不信自己的兒子會殺人,不久第三個人對曾參的母親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參的母親徹底動搖了,嚇得丟下手中的活逃走了。 現在“三人成虎”或“曾參殺人”的成語用來指人言可畏或輿論的力量。=================================================================回樓上的,有人認為我在玩文字遊戲,本來法律就是文字遊戲跟講100%證據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