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刪除

kantinger wrote:
好不好用跟一模一樣就...(恕刪)




如果你有在看文的話就會發現包括我在內已經很多人說過了 除了「代表37個音的符號」的「長相」不同之外 37個「一模一樣」的發音 「一模一樣」的一二三四輕聲 「一模一樣」使用兩到三個「發音」來拼出一個個中文字 請問這樣你覺得還有什麼地方注音跟拼音不同?

至於好不好用前面也很多人提到了 既然你都沒在看那我來整合一下:如果是一個從小就學習注音 英打注音打字都很習慣的人 讓他學什麼拼音根本太無聊而且麻煩 增加社會成本浪費他本人的時間;如果是一個沒學過注音又「馬上上學要教中文拼法中文打字+英文和英文打字」的學齡前小孩 哪一個會佔用更少資源花費更少時間學得「一模一樣」的技能與效果?沒有了 就只是這樣

還有 你舉的例子根本沒辦法理解邏輯 什麼筷子和刀叉根本兩個「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實際上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這是中文與英文的差別 根本不是什麼注音跟拼音的差別

硬要說的話注音跟拼音比較像日本人用的方頭筷子和韓國人用的扁平筷子的差別 這就是為什麼讓你自己親身去體驗兩者 不然你只會一直卡在一些「對於兩種都會的人」來說看起來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比喻和想法裡

再來 上面有人說什麼戰時可以當作密碼的論點我覺得也完全不可能。的確有過使用原住民語來做密碼 但要知道原住民語和中文的一致性有多少?當時有沒有網際網路做資訊整合?當時這個語言只有多少人在使用?

那我就想到:注音現在有多少人使用?更遑論注音拼音的一致性 中文文法思考範疇的一致性 你跟大陸打仗用注音當密碼嗎?人家5分鐘就足夠做個注音拼音對照表來了 其實5分鐘給多了 假設還有網路的話30秒google上幾百張現成的對照表出來了 沒錯 我們的「注音密碼」就只支撐了30秒的戰事 這還不計算「敵對陣營內有現成已經會注音的人」這個可能性⋯⋯
LSD wrote:
如果你有在看文的話...(恕刪)


注音中文字
拼音拉丁字母
會只有長相不同?

那用數字編號給發音意義也能拼阿
算只有長相不同嗎?

注音最多三個拼一個漢字
漢語拼音最多到六個拼一個漢字
為何?

kantinger wrote:
注音中文字拼音拉丁...(恕刪)

他們的點是拼音輸入法不是拼音,
因為拼音輸入法輸入快也不用多學一種拼音符號,
照這個理論推下去學英文就好了,
連中文都可以廢了..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LSD wrote:
如果是一個沒學過注音又「馬上上學要教中文拼法中文打字+英文和英文打字」的學齡前小孩 哪一個會佔用更少資源花費更少時間學得「一模一樣」的技能與效果?...(恕刪)


我承認這棟樓很高, 懶得去一一看完,
不曉得有沒有人已經提出證明說, 學那個會比較快.

我認為這很難說, 理論是理論,
沒有證據顯示那個會學得比較快,
學拼音也許反而會有一些困擾.
有一次我跟大陸一位小姐電話溝通要輸入e-mail網址時,
她告訴我是"g", 但是我打g就是不對,
她還強調說是天"津"的那個g,
我更是一頭霧水.
後來看過了拼音表才了解她那時要表達的是"j(機)".

就我而言, 幾年後就可以做實驗了,
看我兩個女兒在學習上會不會有速度上的差異.

kantinger wrote:
注音中文字拼音拉丁字...(恕刪)




嗯 你還是完完全沒理解嘛

你願意的話也可以用數字做出跟注音37個音一樣的符號 只是只有十位數的數字要做出37個音則必須是兩位數 如此而已 本質是一樣的 這一點到底是有多難解讀我不懂

注音的第一個音 在拼音裡面寫成「b」 發音是一樣的 任何由注音第一個音開頭的中文字在拼音裡也是用「b」來開頭;注音裡的「骯」在拼音裡寫成「ang」 任何由注音「骯」結尾的中文字在拼音裡也是由「ang」結尾 請問除了寫法不同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願聞其詳

機制一樣的情況下 不管是注音還是拼音都是由每一個中文字都是由兩到三個「音」組成(拜託拜託 是「音」不是「筆畫」或「字符」 求你了)
G-PLUS wrote:
他們的點是拼音輸入法...(恕刪)




若您有看我的回文就會知道我不贊成廢除注音 畢竟是一個特色 我只是在討論「一開始接觸中文拼寫時用哪一種方法最快能達到一樣的效果」這一點 分享一些我這個兩種都會的人的一點經驗

並 如果只是因為要「保護」一個完全沒有歷史演化和精萃 單純只是為了當時需要而被「創造」出來的中文拼法而堅決反對接受另一個單純「看起來不一樣本質一樣」的漢語拼音 我也覺得怪怪的

再 如果是為了「畢竟也差不多一百年了 是傳統 不能改變或接受另一種同樣原理 同樣機制 同樣是因需求而創造出來 只是使用了看起來不同的符號所發明的拼音 否則乾脆學英文放棄中文不是更快」這種理由也顯得獨斷跟封閉了⋯⋯那照這個理論⋯我們為什麼不乾脆恢復帝制呢 更傳統 更有文化背景 更不需要向「講英文的國家」學習西方的民主 對吧?

更直接一點 有什麼文化上的傳承 比如是經由多少多少世紀世代不斷演化而來的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像中文繁體字)為理由是我們我們必須堅持「絕不接受漢語拼音」的理由(不是放棄注音喔)?

願聞其詳
LSD wrote:
若您有看我的回文就...(恕刪)


英國人 Thomas Paine 曾批評英國是沒有憲法的專制國家

英國就君主並且沒有憲法對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9%9F%B3%E7%AC%A6%E8%99%9F#.E5.88.B6.E8.A8.82.E9.81.8E.E7.A8.8B

各個解說起來
勹,說文解字:「包,裹也,像人曲行,有所包裹」取其聲
撲,說文解字:「攵,小擊也。即手執竿輕敲」取其聲
...
有沒有文化
跟淵源在其中?
kantinger wrote:
英國人 Thomas...(恕刪)




對不起 完全沒get到你英國的梗 我比較沒幽默感

所以據你所說注音原來不是後來發明出來的 而是由我們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老祖宗就開始使用37個符號來拼寫中文字的發音對嗎?就像象形文字演化成繁體字一般?

那是由多少年前開始演化至今的?那您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包」一個單獨具有意義的文字會演化成只有聲音沒有意思的「勹」嗎?原來我一直以為注音其實是像簡體字一樣「用現有的部首偏旁平湊出來的 沒有演化過程 沒有文化精粹」這個想法是錯的啊?
kantinger wrote:
英國人 Thomas...(恕刪)




ok我看了你的link了

一個在1912年因為要「標注每個中文字的讀音」擷取甲骨文 上古文字 中古文字 現代文字部首或偏旁來「取」這個部首或偏旁的音 現代文字的「自說自話幫它變體」 甚至由原本的注音符號添筆變成新的一個符號⋯⋯等

這些年紀九不搭八 出處也不是同一個媽生的「符號」完全因為需要而從不同朝代的古文和「人為簡化已經發展完成的繁體中文字」(沒錯 這就是大陸簡體字的由來 「人為簡化」)拼拼湊湊來的「符號」⋯你稱之為「文化淵源」?台灣人的文化淵源何時變得如此廉價 你就這麼隨隨便便的拿出來說嘴?

這麼說來 同樣為了一個理由 同樣的系統 同樣的37個音 同樣的聲調設計 只是沒有選擇注音的「大雜燴符號」而是沿用英文字母的東西你卻這麼反彈嗎
LSD wrote:
若您有看我的回文就...(恕刪)

既然你不贊成廢除注音,
那就沒必要談下去了,
不懂為什麼請看標題,
標題是【注音符號其實不需要存在了】,
理由是因為有更好的拼音輸入法?
但是這個拼音在發音上不夠精準,
這不是很奇怪嗎?
發音標準跟輸入快速你選擇輸入快速?
打字重要過講話?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 6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