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
好不好用跟一模一樣就...(恕刪)
如果你有在看文的話就會發現包括我在內已經很多人說過了 除了「代表37個音的符號」的「長相」不同之外 37個「一模一樣」的發音 「一模一樣」的一二三四輕聲 「一模一樣」使用兩到三個「發音」來拼出一個個中文字 請問這樣你覺得還有什麼地方注音跟拼音不同?
至於好不好用前面也很多人提到了 既然你都沒在看那我來整合一下:如果是一個從小就學習注音 英打注音打字都很習慣的人 讓他學什麼拼音根本太無聊而且麻煩 增加社會成本浪費他本人的時間;如果是一個沒學過注音又「馬上上學要教中文拼法中文打字+英文和英文打字」的學齡前小孩 哪一個會佔用更少資源花費更少時間學得「一模一樣」的技能與效果?沒有了 就只是這樣
還有 你舉的例子根本沒辦法理解邏輯 什麼筷子和刀叉根本兩個「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實際上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這是中文與英文的差別 根本不是什麼注音跟拼音的差別
硬要說的話注音跟拼音比較像日本人用的方頭筷子和韓國人用的扁平筷子的差別 這就是為什麼讓你自己親身去體驗兩者 不然你只會一直卡在一些「對於兩種都會的人」來說看起來莫名其妙似是而非的比喻和想法裡
再來 上面有人說什麼戰時可以當作密碼的論點我覺得也完全不可能。的確有過使用原住民語來做密碼 但要知道原住民語和中文的一致性有多少?當時有沒有網際網路做資訊整合?當時這個語言只有多少人在使用?
那我就想到:注音現在有多少人使用?更遑論注音拼音的一致性 中文文法思考範疇的一致性 你跟大陸打仗用注音當密碼嗎?人家5分鐘就足夠做個注音拼音對照表來了 其實5分鐘給多了 假設還有網路的話30秒google上幾百張現成的對照表出來了 沒錯 我們的「注音密碼」就只支撐了30秒的戰事 這還不計算「敵對陣營內有現成已經會注音的人」這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