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mu wrote:
...我也是把鎂塊列為第三線裝備,真不得已才會動用到
平時常用小小噴槍...
偶到山區會帶Zippo打火機,基本上就算泡到水裡,擦乾後,還是可以點著火.
另外有一個緊急求生火把,直徑約兩公分,長度約20公分,頭拔開一擦就可以點著,
狂風暴雨也不會滅,紅色的光又亮又顯眼,可以燒15分鐘左右.
可以遠距標定位置,也可以拿來引火!
偶朋友還有美軍閃光燈,不到巴掌大,按下去聽說可以持續閃光24小時,
黑暗中十公里遠可辨視到.
轉載自由時報
找到張博崴遺體的山友「阿諾」黃國書,四年前曾在南湖溪搜尋 十五公里 後找到失蹤四十七天的新光人壽登山隊員李俊生,當時也震撼岳界;黃國書上週二和林姓友人入山搜救時,透過手機和張博崴的女友對談,<確認女友與張通話時聽到潺潺溪水聲,加上兩人又追蹤到新的樹枝折痕及腳印,遂研判張博崴可能和李俊生一樣,都選擇下切溪谷找生路。
隔天清晨,黃國書用望遠鏡發現溪底有帳篷飄動,以高繞及繩索固定後,耗費四小時下切溪谷 六百公尺 ,越過三十多個深潭或瀑布群,其中最高達八層樓,還有數個五樓高的瀑布,由於地勢險惡,他無法理解張博崴是如何徒手下切溪谷的。
黃國書找到張博崴時,發現他早已斷氣,身穿簡單衣褲、大體完整地踡曲在睡袋內,而缺少外帳和營柱的內帳、大背包散在遺體數公尺之外,一旁的石頭壓著幾張白紙,因被風吹雨淋而模糊不清,無法辨識內容。
因張博崴的內褲沾有微量血跡,背包內的手機支離破碎,一旁還有腐爛食物,黃國書研判,張博崴可能滑落深潭或瀑布時受了傷,受困溪底待援。
葬儀社研判死亡五、六天而已
chillymanmk2 wrote:
其實山中本來就很多魑鬽莽蜽,自己登山不注意,怪誰?
我當初登玉山的時候
導遊曾說過一個故事
有人失蹤,結果搜救大隊一直找找不到
結果那個失蹤的人其實就在路邊腳受傷,不能移動,看到搜救隊的人
一直喊,但是卻沒被聽到
等到那個人放棄了,快要死了
才被發現...(恕刪)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不用到無名小山,即便是陽明山國家公園,都有山友會迷路走不出來,需要支援......
(東北方,磺嘴山一帶)...(恕刪)
oggyoggy wrote:
1.下切溪谷600公尺是指垂直高度嗎?...600公尺相當於101大樓高度(508公尺)+30層樓高度
中間還有許多瀑布、深潭,山友「阿諾」用望遠鏡發現溪底有帳篷飄動...太神了!
請問這是什麼樣的地形?有點像峽谷地形又不太像?
********************
下切溪谷600公尺是指垂直高度嗎?...是高度沒錯 ~從2000多公尺下降到1450公尺~至於角度是幾度我也不太清楚..依相關報導及經驗判斷應該介於40-90度之間的溪谷..斷崖..崩壁等地勢吧!!!
2.死亡時間為什麼是由葬儀社人員判定?還是記者想製造新聞張力?
********************
死亡時間為什麼是由葬儀社人員判定?....因為我們沒人知道檢察官的堪驗報告~~而葬儀社人員看多了往生者大至可由大體的變化(腐爛..顏色..)等 ..預估出大約的死亡時間..不過...真正有存活到40天以上嗎??眾說紛云...但不論如何..張先生終於回家了...因為我真的也無法想像在沒火沒燈沒糧食的狀況下 在高山的溪谷中...等待救援 的那種驚恐...幾天真的已經不再是重點吧!!祝福張先生一路好走...R.I.P
osamu wrote:
01閒聊版的話.....太多“網”友比鋼鐵人都還威~~~
可是還沒到現場就會出現金屬疲乏了······
目前我所知道的幾個名單都是同山區常見山友會推薦或受訓後自願登記。
這方面由當地山友或山青與消防特搜的結合還是需要有一定層級的單位來統籌會好些,例如北搜或消防隊。
若是網友統籌....誒···········..(恕刪)
...(恕刪)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是的,指的是垂直高度。用一般簡易GPS,就可以很粗略得到目前海拔。
一般山路都有坡度迂迴,實際步行長度會長很多,不會是讓你直接自由落體一座101的。
就像郊山路線,從小油坑(海拔800左右),登上七星山頂(海拔1120),落差也有300公尺左右。...(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