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高鐵有沒有人搭阿?~~高鐵瀕臨破產....

無~名 wrote:
今天的新聞說高鐵營運...(恕刪)



一張票台北---> 台南的票,將近1200,勞工基本薪資 17500元,坐不起!

人在台灣將近一年,從沒坐過高鐵,也沒想過要坐!
Pieceofcake wrote:
高鐵營運績效不佳 ! 結果該負全責的高鐵 營運長歐晉德 高昇董事長 ??!!

原來 歐董 就是高鐵 超級大肥貓 ! ! !...(恕刪)

這也是我纳悶的地方?????????
chen59527125 wrote:
小弟參與高鐵計畫, 硬體從無到有, 從建設到營運, 當中的辛酸與喜樂, 不是外人可以想像. 但是大家在評論高鐵財務時, 很多都陷入數字的泥沼. 若有學過財管的人, 大家一定都知道折舊的攤提. 一般人買東西如買電腦, 買了就買了, 壞了就丟, 不可以報帳, 不可以抵稅, 但是對公司來說, 這些都是資產, 因此買了東西就會有按年分折舊/攤提, 讓公司的財務報表符合會計計算, 舉例來說, 公司營收100元, 利息付出10元, 還剩90元, 電腦買100元以10年分攤, 第一年要攤10元, 所以90-10=80元, 公司實際獲利80元. 但試問大家, 帳面攤提10元, 但東西(電腦)還在, 請問10員跑到哪去呢? 10元是帳面消失, 但是實際還是在公司裡阿!!!對照高鐵, 就如同之前新聞也有說, 若能將攤提延長或合理分配, 理論上高鐵是賺錢的.



同意你說的,高鐵的EBITA有56.1%, 基本營運效率與成本控管沒有問題( 這個老實講,換政府來經營肯定比現有團隊差,
這個要給殷琪跟台灣高鐵團隊鼓勵一下)
至於折舊跟利息才是問題,而這個聯貸借新還舊本來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就是政府擔保讓原有銀行團跟高鐵談來借新還舊
這個問題就在於政府怕被人家說圖利台灣高鐵, 加上原有銀行團不願放棄這麼高的利率..不想讓高鐵借新還舊
甚至也不希望高鐵去外面找其他銀行來聯貸,總之就是原高鐵聯貸利率條件對銀行團來說是肥羊..
(PS.台灣銀行團沒專業到借一屁股低利貸款給DRAM..展延都在展延了..高鐵只是利率的問題..連這個都不願意
只能說..媒體為何不去追這點? )

這個政府想接收原有團隊的努力, 卻沒能力由政府經營, 只能說政府若想負全責,請將高鐵國有化吧,不然就少點政治操作( PS.政府用降低利息和修正折舊方式幫助高鐵度過難關,其實也不用去抹黑原高鐵團隊的努力與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摘取昨天工商對毛治國的訪問: 他也認為高鐵經營營運不錯

"有關高鐵的營運狀況,毛治國說,高鐵營運以來,每個月營收約2 0億左右,扣除約10億的營運支出,剩下10億左右是用於還本付息,然而事際狀是,「所有收入拿來付利息跟折舊都還不夠」,利息與折舊負擔過高,也是高鐵債台高築的主因。
  毛治國還以比較跨國相類似企業經營效率的「息前稅前折舊前收益(EBITDA)」,認為高鐵有56.1%的EBITDA,超過香港地鐵、日本東海鐵道、新加坡地鐵、東日本鐵道等,營運績效表現「良好」,因此,他說,政府會以降低利息和修正折舊方式幫助高鐵度過難關。"
pphuang0120 wrote:
這也是我纳悶的地方?...(恕刪)

因為某種東西正確
所以高升很正常
哪天因高鐵而升官或被判刑者.....
說不定拿出他們的人生歷史來看或許可以了解吧??
arniwarp wrote:
而且虧損已經超越了營運接近百年的台鐵

台鐵光是營運就虧了1300億 每年還持續增加約100億
若把西部鐵路電氣、地下高架、改建工程算進去折舊
台鐵已經倒閉了...這要感謝政府的德政
還好台鐵是國營 吃政府飯的沒有民營化
不然洞會比高鐵還大
rick_xbox wrote:
當時高鐵是由2家公司...(恕刪)


單純從技術來看
除了歐洲高鐵車廂比較豪華以外
還真看不出歐洲高鐵哪裡好過日本新幹線
歐洲高鐵當初開給台灣的列車條件
是由德國ICE 2機車頭拉法國TGV-D車廂(這不是也"混血"!?)
這種動力集中式的推拉型列車老早就要被淘汰了
尤其面對台灣這種小地方
加減速性能較差的缺點立刻被凸顯
連現在德國法國高鐵都已經漸漸淘汰這種動力集中式設計
新一代的德國ICE 3和法國AGV都已經向日本新幹線的電聯車式設計靠攏了


老實說,近一年多來,有了寶寶之後,我就是常常以高鐵作為往返中壢高雄的工具了,自行開車 一趟最快也要三個半小時,若遇上塞車就不只了,更何況還需要考慮自身開車的精神狀況及體力,有了高鐵後,我可以跟爸媽吃完晚餐後再回到工作的地方,只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就夠了,光這點就值回票價了,每每自行開車的話,都得中午吃完飯就得準備開車了,高鐵有一個廣告一直給我很深的映象,就是沒有高鐵前,門口總是只有爸媽的鞋子,有了高鐵後,門口就常常有兒女及孫子們的鞋子了,這個平面廣告真是打到我這種異鄉遊子的心坎裡,交通的時間變短了,跟家人團聚的時間變多了,其實,我是覺得高鐵帶給人民很大的便利,只是價格真的可以再優惠一點,搞不好再降個一點,就可以提升載客數,也不用搞到現在這種局面了。
另外有人說台灣太小不需要蓋高鐵。
但跟台灣面積差多大總人口只有一千多萬的日本九州。
人家也是新幹線、鐵道網、地鐵網到處蓋,而且還能賺錢。
整個九州島只有一條南北向高速公路、兩條東西向高速公路、兩條區域快速道路而且通通都要收費。
chen59527125 wrote:
這裡很多先進與達人,...(恕刪)

閣下是在高鐵公關室工作還是拿公關室的新聞稿來貼?
理論上賺錢就是實際上虧錢
5大股東真有本事就落實當初說的政府0出資
現在也不會在那邊哀利息太高、政府介入
而且拿北捷做比喻根本不通
什麼叫BOT?北捷又不是BOT
自己出錢蓋盈虧自負
工程已經給高鐵賺過一次了
當初高鐵怎麼沒嫌工程款太貴
因為用的不是自己的錢
又包給自己子公司賺的很開心阿
還有第三點
不要再搞什麼台灣之光台灣驕傲的造神運動了
台灣搞民粹的已經夠多了
不缺一家高鐵
chen59527125 wrote:
小弟參與高鐵計畫, 硬體從無到有, 從建設到營運, 當中的辛酸與喜樂, 不是外人可以想像. 但是大家在評論高鐵財務時, 很多都陷入數字的泥沼. 若有學過財管的人, 大家一定都知道折舊的攤提. 一般人買東西如買電腦, 買了就買了, 壞了就丟, 不可以報帳, 不可以抵稅, 但是對公司來說, 這些都是資產, 因此買了東西就會有按年分折舊/攤提, 讓公司的財務報表符合會計計算, 舉例來說, 公司營收100元, 利息付出10元, 還剩90元, 電腦買100元以10年分攤, 第一年要攤10元, 所以90-10=80元, 公司實際獲利80元. 但試問大家, 帳面攤提10元, 但東西(電腦)還在, 請問10員跑到哪去呢? 10元是帳面消失, 但是實際還是在公司裡阿!!!對照高鐵, 就如同之前新聞也有說, 若能將攤提延長或合理分配, 理論上高鐵是賺錢的.

很好奇的是,在簽約前不知利息要多少,折舊攤提方式嗎?
還是簽約後政府用強的,要台灣高鐵接受呢?

10元不是帳面消失,是為費用之一....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