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一家企業的面試題,結果10人做9人錯

wubird wrote:
假設該年輕人隔天又出現 ,
假設他也真的不知道自己使用了假鈔 ,
假設不必負起法律責任

被老闆追討後 , 基於道德責任 , 年輕人還了老闆一百元


請問堅持一百元答案的 , 你要如何沖抵之前的帳務 ?

-100 + 100 = 0 ?

-97 + 100 = 3 ?...(恕刪)


您的回答真是清晰易懂
只是...
會堅持損失100...
是認為..損失與獲利不能混為一談(也就是不能直接扣除)
這獲利的3元..是列為銷貨淨利
而所損失的100...則是因詐騙(或白目)所產生的其他損失(或費用)
兩者應該一併陳列
不然會產生資訊揭露的不完整..
而讓閱讀者產生疑問..



回頭來看看題目的最後一句話


wrote:

現在問題是︰王頭家在這次交易中到底損失了多少錢 ???



這題如果是簡單的數學題
答案當然是97

但這是面試題..是申論題

老王到底損失多少???
還是97嗎??

既然這筆交易被承認了..
那獲利的三元自然也需承認..不是嗎??
(個人認為獲利與損失在此不能混為一談..科目完全不同)


題目的用語不詳...造成了97與100的爭議
如果題目問..在這筆交易的淨利(or淨損)...97當然沒爭議
但只是單問損失多少???是否要把賺的3元直接扣除而為97??


只在財報上列損失97元...又何必跟年輕人討100元呢???

故在報表上..
應列
銷貨收入 21
銷貨成本 18
銷貨淨利 3
其他損失 100(誤收假鈔)
淨利 -97


將來沖銷
則認列


其他收入 100(認列假鈔沖回)

當日淨利 100
累積淨利 3






題外話...個人認為...
好的報表是要反應公司營運真實的狀況
讓閱讀者易於瞭解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含

如單列損失97 隔天沖銷100
那賺的三元是哪來的???????(因為討回假鈔所產生的收入????)
損失97..又為何要追討100?????


所以小弟才堅持...損失100
(但必須同時陳列銷貨淨利3)
也因為損失100..所以將來有機會追討..當然也是追討100


ps~~小弟並不是會計本科生....距離唸會計年代也超過15年
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或許不是實務上所慣用
但重點在於閱讀者的淺顯易懂~~請包含..





小弟很無聊...多假設一題好了



在隔一天找到這年輕人
那年輕人說...阿..原來是假鈔喔..我不知道耶..可是錢也不夠...不然...我把貨退給你
你把假鈔還我...
此時又要如何沖銷????

在認列損失97情況下

(為何是-97...因為不承認銷貨淨利有3
只單承認存貨的損失18與現金的損失79)



-97+97=0???(為何要沖回97???)
-97+100=3?????(怎麼會多3???)

還是
-97+18+79=0????(加18還能理解..畢竟退貨了..但也沒人給我79..為何要加79????)






如在認列損失100的情況是..

只要把之前任列的
銷貨收入 21
銷貨成本 -18
銷貨淨利 3


做出退貨的處理...(統統反向對沖)
銷貨收入 -21 (退貨賣21退21)
銷貨成本 +18 (存貨增加18)
銷貨淨利 - 3(所以當初賺三元也沒了)



至於其他損失(誤收假鈔)...也只要簡單的沖回

其他損失(假鈔退回)+100

所以當日淨利 +97

累積淨利..-97+97=0
(交易完整的取消..每個科目也歸零)




會多設這問題..就是要強調原問題的交易是存在的
既然存在..就需認列銷貨淨利3
既然認列了銷貨淨利3...
所以損失100
才會得到淨利-97...or淨損 97

如只單純認定損失97...則此時沖回會讓人難以理解....因為很多人的97是18+79得來的...
小小胖胖胖 wrote:
那年輕人說...阿..原來是假鈔喔..我不知道耶..可是錢也不夠...不然...我把貨退給你
你把假鈔還我...
此時又要如何沖銷????<
.....................
還是
-97+18+79=0????(加18還能理解..畢竟退貨了..但也沒人給我79..為何要加79????)

小心被年輕人騙,年輕人不是還貨就可以了.
不然年輕人豈不是拿回假鈔,還有79元真錢.在去騙下一個人嗎?
以這個例子來說,老闆有找他零錢, 年輕人騙的是貨品還有79元零錢.

沒有學過會計.不會以會計的說法來說.

退貨方式應該是,退貨後,老闆給年輕人21元.
然後年輕人把21元+之前找的79元給老闆.拿回假鈔.
老闆還是得向年輕人拿100元現金
小小胖胖胖 wrote:
小弟很無聊...多假...(恕刪)


年輕人想取消交易換回假鈔
該退回的是現金79+貨品 (當初帶走這些)


貨品對老闆來說 應該是價值18 (老闆知道成本)
所以老闆拿回79+18=97 跟虧損金額沖抵

貨品對買家來說 應該是價值21 (花這價錢買到)
所以買家退回79+21=100 跟假鈔面額沖抵

於是 , 一切回到交易前的狀況 , 老闆沒賺錢也沒賠錢
成本18元的商品經過清理包裝過後還是黑心的躺在那邊等待被人用21元買走

從老闆的眼光來看產品<ps> 應該是看成本 因為這是不變的
如果看的是售價 就代表基準點隨時有可能會改變
比如客人一次大量購買打個九折
個人認為這樣比較不合理

<ps>
東西賣掉以前 從老闆的角度來看 都必須看購入成本
交易成功 有正差額之後才列入收益

100元


小弟在10年前在一部香港電影裡面就看過了
片名忘記了.......不過問題是蠻有趣的 就記下來了

wubird wrote:交易成功 有正差額之後才列入收益...(恕刪)


事實交易早已完成,所以損失100...這也是百元幣面額的意義

印象中以前就有看到央行說明過的樣子,防治偽鈔的宣傳??


不過看起來很多人想要用重新表決地球是平的方式來決定標準答案??
別人錯了,不等於你就對了。
數位貓爵 wrote:
事實交易早已完成,所以損失100...這也是百元幣面額的意義

不過看起來四很很多人想要用重新表決地球是平的方式來決定標準答案??


真的嗎? 大家都是提出自己的論述.
連會計的角度都有.然後互相理解,
不然怎麼會有人改變想法呢?

不妨提出你的看法來.
100就100, 有什麼好論述的?? 這些書上都有

貨幣的四種功能

1.交易媒介
2.價值衡量
3.債務清償
4.價值儲存


別人錯了,不等於你就對了。
都說過我是出題目的人了....答案是-97

還有你門是閒閒沒事幹呀....一個小問題可以盧這麼久

我看你們全部用不錄取

要是找你門進來我公司那不就都不用做事了

真後悔出這個題目....

還有若大家真哪麼閒我再出一個老題目好了

主題: 以為加減很簡單嗎以為加減很簡單嗎?...
三個人去投宿
服務生說要300元
每個人就各出了100元 ,湊成300元
後來老闆說今天特價只要 250元
於是叫服務生把退的 50元 拿去還給他們
服務生想說自己暗藏 20元 起來,於是就把剩下的 30元還給他們
那三個人每人拿回10元100-10=90 表示每個人只出了90元投宿
90元 X3人=270元+服務生的 20元=290元
請問...那剩下的 10元 呢????

werewplf wrote:
請問...那剩下的 10元 呢????

我在國小4年級聽到姐姐問我這個問題, 看到的版本是剩下1元喔.....(全部數值皆為 1/10)
當時我就解了這個問題了.....
因為我懶的聽姐姐唸題目算式(我喜歡自己算, 不喜歡聽別人算), 所以沒被題目拐到....
如果我當時仔細聽題目, 我相信我也會被拐.....
兔貴肇朋:本人所發表和回應的文章,都是晚消化,本人不對其導致的結果承擔任何責任.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