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觀眾引導媒體?還是媒體引導觀眾?新聞版面聳動,民眾比較喜歡喜歡看?新聞一定要有驚人的畫面吸引人,藍台的都講藍的好,綠台都說綠的妙,結果一點都不中肯。我覺得這是一種惡性循環。但是媒體人應該要常反省自己的初衷、檢討節目的品質,我們的新聞真的都淪於政治工具跟暴力,經常一天的新聞看下來,好的沒幾樣,壞的一大堆。情殺、仇殺、親殺、車禍、藝人八卦...,看久了都覺得這些都已經不是「新聞」了。一些大家關心的議題,浪頭正高趁著炒,然後就沒了,以現在的日本災害來說吧,現在炒防核災、防震、防海嘯、忙演練、清查危險建築,1個月後呢?這些新聞都不會再出現,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政府瞎忙了什麼。突然想到,大愛台播出的節目是比較溫馨的,不知道大愛台的收視率好不好阿?三立或民視的,總是在發狠,不然就壞人輪流當,不知道收視率又如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1_044BGrhc看了此連結之後我認為記者是可恥的。自以為偉大的記者,又不想被唾棄,換工作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工作不好找?是阿,你們也知道工作不好找,所以才需要「專業」。專業的新聞,不等同造假的新聞,不等同大家都要遷就你們的採訪。
把FB上那些小圈圈裡自得其樂的記者們寫得看完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的新聞水準這麼低落..真的覺得為什麼他們還搞不清楚民眾要什麼呢?沒人想知道你工作幾小時沒人想知道你活得多認真"詳實的記錄事件"不就是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核心精神和社會責任嗎!?結果報導一篇比一篇還挑撥,誇大,不實很多問題都像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的笑話..最看不起的是那句:有什麼觀眾就有什麼媒體內容典型的"不會生還怪厝邊"
日本發生災難性的大地震,令人不捨;但日本人面對災難的反映能力,也著實讓人佩服。許多網友或專家學者在關懷和觀察日本震災時,免不了酸幾下台灣媒體在過去遇災時候的表現。然後電視台記者、媒體老闆,免不了又變成眾矢之的。老實說,這樣罵台灣的新聞媒體是很不公道的,因為在台灣,新聞媒體的功能本來就不只有傳遞資訊,還包括娛樂。這一切大概是從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小學和中學老師告訴我們看電視戲劇、綜藝節目,聽音樂,甚至閱讀小說、看歷史故事、科普等等所有非教科書的書籍,都是浪費時間就開始的。豬頭翔先生有時候真的挺意外的,在台灣居然有這麼多人一輩子依循著小學老師教的意識形態在過日子。這其中鄙視一切娛樂行為,可能是影響台灣社會甚至於產業結構的因素中,極為重大的一項。回到我們之前所談,台灣媒體在災難時的表現,太過煽動、太過營造戲劇效果等等,一切讓大家感覺很糟糕、很不耐,甚至破口大罵的情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堅持呢?讓我們說清楚一點,像這次大家同聲稱讚的NHK新聞那種很嚴肅、很認真、很不帶情感的新聞製作方式,或許在這次日本震災這種災難中可說是恰如其分的扮演了媒體該扮演的腳色,但在平常的新聞中看起來──就是很難看,當然更別提什麼娛樂價值了。當然,豬頭翔先生知道,新聞報導是不用考慮娛樂價值的,問題是很多台灣人還相信小學和中學老師的教導,認為從事一切娛樂活動都是浪費時間、都是沒水準的行為,所以有水準的人看電視不能看綜藝節目、不能看「夜市人生」那種戲劇節目,要看24小時新聞台、2100全民開講、文茜小妹大、大話新聞,憂國憂民兼關心國家大事,才是「知識份子」、「中產階級」應該做的有水準事情。不過新聞節目就是新聞節目,如果新聞台整天嚴肅地講中東情勢、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優劣,整天分析歐洲美國議會制度的不同,談論北歐文化補助制度的實行細則,你不悶到爆炸才怪。──因為人就是需要娛樂,就是需要放鬆啊!所以我們電視新聞內容就是強姦、自殺、分家產糾紛、大官暴虐小民可憐、大老闆三妻四妾打群架、男女明星劈腿多角戀,當然也不會忘記要播報的美女主播,有意無意露出他的事業線……。說穿了,你還不是想看「夜市人生」或「包青天」,你一點也不在乎中東人能不能爭取到民主,不在乎伊拉克戰爭死傷多少,不想知道朝鮮又關了多少政治犯,更沒意願知道中國又發生了幾起暴動。所以電視台就把晚間新聞搞的像「夜市人生」、「包青天」,讓你又能很驕傲的告訴別人──我很有水準,我看新聞不看「夜市人生」;一方面又能享受看「夜市人生」的娛樂爽感。幾個月前有本仿間的周刊的特企相當嚇人,封面上打著大大的「電視亡國」,內容其實是討論台灣高畫質電視始終不能上路,還有台灣丟掉亞洲流行音樂王國的原因。不過後面很凸兀地比較了中國和台灣的國際新聞比率,並且譴責了台灣新聞節目沒有國際觀。很顯然,這位撰稿的記者小姐或先生,還是沒辦法逃開小學老師的教導──看電視也要有水準,高畫質電視和流行音樂都是提供娛樂的手段,要搞好高畫質電視和流行音樂,跟國際新聞有啥關係;台灣是流行音樂王國的時候,才剛剛脫離戒嚴的新聞封鎖,相對的,如果你不要整天盯著TVBS或是三立東森新聞台,轉到國家地理或是動物星球甚至CNN,那裡面國際化的素材可多了,而且通通免費。事實是,除非強迫或是有需要,不然看國際的新聞訊息本來就是很乏味的事情。要新聞媒體同時扮演NHK以及「夜市人生」兩個角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夜市人生」好看過NHK也是不爭的事實,有一天大家可以真正地和小學老師告別,理直氣壯地去看「夜市人生」,好好娛樂一番,不在需要從新聞台中找娛樂,在去罵台灣新聞台把新聞弄得不像新聞吧!不然硬要新聞台熱血地不弄「夜市人生」風格改搞NHK,下個月最讓馬政府頭痛的失業率,大概又要上升不少了。嗯,豬頭翔先生知道還有些人有其他的主意,把媒體收歸國有,用死老百姓的辛苦納稅前做節目,這樣可以不計盈虧天天放「知識份子」熱愛(?)的「有水準」新聞,同時教化賤民……;我們是有啊?那不就是公共電視嗎?看的時候,想睡千萬別硬撐啊!
derrickx wrote:老實說,這樣罵台灣的新聞媒體是很不公道的,因為在台灣,新聞媒體的功能本來就不只有傳遞資訊,還包括娛樂。 台灣啥時候公投通過立法,規定新聞媒體的功能本來就不只有傳遞資訊,還包括娛樂這種說法?乾脆叫豬哥亮'吳宗憲也去當主播報新聞算了,冷不防來個冷涼卡好這樣夠娛樂了吧!一大串扯東扯西看下來,又是一個老師有問題,觀眾不懂欣賞,自以為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