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說最起碼要保持前1/3名次
結果第一次段考成績下來
才知道班上成績差別超級大
算算進前五名才有機會考上公立高中

常態分班是尊重每一個學子,但我覺得也是讓家長和學生不能提早對以後的就學規劃
但是後段成績的同學會因為與前段成績的差距而努力嗎?
還是前段成績的學生因此而自我膨脹而鬆懈?
更令我不解的是,為何學校說是常態分班,卻有所謂"管樂班"??
聽兒子講,管樂班的每一個學生的成績放到其他班上都是前三名的分數..........

學音樂的學生都那麼利害嗎?少騙我了


說穿了還不就是變相的A段班嗎?


教育界也是說一套做一套


所以與其高唱什麼常態分班,還不如恢復能力分班
X的,有種教育部就把高中也常態分班,一律改成區域高中,我看沒幾年什麼建中附中升學率就掉下來了.....
您看,現在設立大學一大堆,考進大學變得如此輕鬆,也難怪大學畢業變得那麼沒價值,好像通貨膨脹一般,沒錢?政府如果印了一大錢來因應,很快錢也變得不值什麼了??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填鴨式教育底下,能力不能力分班根本不是問題,這種教育方式只是看誰上手這些題目比較快而已,現在這種教育,就只是比誰題庫做的多,有意義嗎?
國中的時候考試考到考試卷題目都一再重複了,早自習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要叫小老師搶時間,考一考,不然沒有平常成績。午休也拿來考,有時候乾脆打掃時間也拿來考,課後輔導也拿來考。班上有心認真讀書(考試)的,還自己買學測題庫來寫,每科都一大本厚厚的,倒數好幾百天就開始寫,寫完一本換個出版社再寫一本。
說真的,填鴨填填填,填到後來,真的有多少人還記得?我也是台北明星國中全校前100的,現在還不是都還給老師了。
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根本不是能力分班可以解決的事。
我覺得菁英教育是必須的,程度很突出的就應該受特殊的教育 (或說訓練也可以 XD),
跟一般程度的學生混在一起,對這些少數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且把任何程度的學生混在一起,容易讓聽不懂的學生放棄學習
因為程度好的學生通常跟老師會有比較多的互動,聽不懂的學生會覺得反正那又不干我的事,就更不想聽了
放牛班是不應該的,而我們學校也沒有對普通班的學生有什麼歧視或偏見 (畢竟普通班佔大多數,哈)
之所以沒有提前在國二就分班,可能是校長覺得正常學習和長大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吧

我覺得我們母校的做法很好

褲濕啦 wrote:敝校老師超有愛心,學生滿懷理想,所以有技藝班
放牛班那群所謂的壞學生他們那麼小哪會想到要學什麼技藝,他們只是想學武術吧

所以這位大濕您的認知稍有偏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