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了許多國內製造業及國內農牧業,因為許多農特產品、民生用品可以進來台灣瓜分市場,間接造成國內中小企業
庫存水位升高,影響了多少個家庭?!
開放市場的同時,誰照顧了這些努力糊口的百姓?
把市場做大,需求並未相對提升,就是景氣要下滑的時候!
市場長年以來是賣方市場(賣家說了算),市場壟斷,自由機制蕩然無存,在這波景氣寒冬,政府應該正視這個問
題,教導人民聰明消費,多開闢些平價物資專區,推廣台灣本土商品(傳統製造、農特產品),讓底下的百姓可以過
的去!
不是以消費來當作盲目的訴求,該買什麼?該怎樣精打細算?該怎樣一起渡過這波寒冬?是否該課徵舶來品(奢侈精
品高關稅)?這些才是該思考的地方,有錢人不會因為多這點關稅而不買精品,有錢人要多點消費(不過好像都愛買
舶來品)~對台灣的製造業真的有幫助嗎?!
其實看了這波經濟寒流,想想,最後只要留下買碳錢,應該也就足夠了啦!
太多太多不合理~~誰能解決呢?!只能說台灣無能人!嘆
大家都要各自表述,大家都要當頭,能好起來!除非我看到魚兒飛上天~~~~~~
這一句也不用聽啦
官員出嘴,百姓出錢
顧好自己最重要
Politics:
The conduct of public affairs for private advantag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