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客語 "你很可愛" 真的是 "等一下" 嗎

R258 wrote:
對((閩男)女生千萬...(恕刪)

乃嗆嗯食乞扒
好像是這樣講...客家話會聽,但是"袂令蹬"

Mr.no wrote:
客家話會聽,但是"袂令蹬"


"袂令蹬"是福佬話,客語應該是『不識講』或是『不曉得講』,或者是『講不正』("鞏毋會正")


在鄉下服務的時候,很多客家長輩都不能講其他的語言,這時候能聽懂他的話,對老人來說確實是無比的安慰。同理,如果在鄉下服務的公務人員或是企業人員能使用客語,正表示了這個社會對於其他人種權利的重視。

所以有時候我會恨自己為什麼只會講客語和台語,為甚麼不會說原住民的語言,有很多原住民的阿婆到診間只能用比的,那時都會替他感到非常的悲哀。是甚麼原因,族裡竟然沒有人可以幫助他,讓他必須在漢人的世界裡被凌遲。

所以我在客家庄裡,用客家語對我的同鄉看診,我不要那種無助的感覺,發生在我年老的同鄉身上。
對啊~就是客家話講不順
閩南語講的倒是很溜
(第一句竟然是從阿公的常用的國罵語助詞開始學,然後就被打嘴巴了!)
我記得我聽到的"不會講客家話"
好像是...嗯貢哈發
『不曉得講』也聽過
外婆聽得懂國語
和她講話就是她習慣講客家話,我聽得懂
我習慣講國語,她也聽得懂
於是就變成...雙語溝通...還蠻妙的

但是聽到很多客家人國語都不標準,至少我週遭的客家長輩都是如此
打球都唸成打U,有的音都會變成U
修理會變成咻理
以前覺得很有趣,聽久了才發現自己都差點被傳染了
同時被台灣國語和客家國語一起灌輸,想要講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國語舌頭都要咬到了
Jonathan19820803 wrote: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大力推行"母語"或"本土化",
到底可以跟誰接軌呢???自己的文化絕對要保存,
但過頭的話則讓我聯想到文化大革命或清朝的滅亡...(恕刪)

殖民主義第一招,先廢了你的母語,讓你是什麼人都不知道。
然後教你一定要學統治帝國的語言,這樣你才聽得懂統治者
要交代的事情。印度被英國統治三百年,據說當地原來有上千種方言,
現在已經統一用英語,原始語言應該也損失不少種。

全球化時代要跟誰接軌?

臺灣北部的台語都要消失了,何況是客語?
臺灣的閩南語環境不如福建閩南本土(排除廈門島)。
比如:台語袂“lin den”,“lin den”大部份人都知道是類似‘流利’的意思。
但能明白:lin 是旋轉的意思 ,den是有逥轉的意思(比如:den頭越角)這樣的人卻不多~`
已經缺少了那個語境

Mr.no wrote:
但是聽到很多客家人國語都不標準,至少我週遭的客家長輩都是如此
打球都唸成打U,有的音都會變成U


這是開始學習的年紀的問題。
在青春期之前就開始學習兩種以上的語言,並不會造成語言的困擾
如果是成年之後就會有障礙。
我父親終其一生不能流利的使用英文與台語,但因為年紀輕輕就讀師範,他的國語說得比絕大多數的人好

我的孩子在國外念了書,除了中英文他跟我說的一樣
現在回國來參加鄉土教學,客語和台語也都可以說得很好

所以語言一定要從小教育,而從小教育的關鍵就在是否有心要去保存。

台語客語的發音比北方官話複雜,讓小孩早期暴露在發音複雜的語言中,對未來學習不同發音方式的語言有絕對正面的影響。單就這一點,就一定要讓孩子學習客語台語。
我一半是客家一半是閩南
出外都講國語,在家都講台語
客語還是只會一句...麻糬
(我爸講客語時我一句都聽不懂)
wells130974 wrote:
我一半是客家一半是閩...(恕刪)


為什麼閩南話是台語,客家話就不是``?不是都在臺灣嗎
客語在世界上的佔有率可是很高低,所以台不台其實沒差的,在國外念書的時候,說 Hakkish 這個語言也是有人知道歐,感覺上就跟加泰隆尼亞語 (Cataluña or Catalunya) 一樣的地位。

在這樣的認知下,把客語變成台語的努力,對這個語言來講,是從國際化變成比較 local 的。

另一方面,說福佬話的人口在台灣第一,而這個語言又已經雜合了許多不同在台灣使用過的語言,例如 平埔族語、荷蘭語甚至德語,稱之台語,好像也沒甚麼不對。
Jonathan19820803 wrote:
喔~不是說不需要客語...(恕刪)


我去過很多國家
全世界只有台灣的捷運是4種語言發音的
當播報完四種語言時
下一站又到了

其他國家最多兩種
英語系國家絕對只有一種,沒有第二種

不知道爲何台灣這麼小卻這麼"多元化"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