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分享]文章 -- 我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力 -- 看了很心寒

老闆需要$$,員工也需要$$,所以需要會替公司賺錢的人=人才!!
..........................................
之前洗澡的時候有想過↓

抓魚不要一網打盡,放小魚讓以後還有魚抓,但是如何讓你放走的小魚不是日後別人的大魚??

有人可以幫我想到適合的答案嗎??
這篇文章很久以前就看過了....但是......你認為你是人才....那在公司的眼中呢?在老闆的眼中呢??
唉....我也認為我是個人才....但是再公司呆久了....人才也變成奴才了....是我選錯公司了嗎?
本人長期代寫小學生寒暑假作業..替小學生欺負其他同學(限10歲以下).意者請PM詢價..
說得好
台灣已經是惡資本家的天堂了
請不要再把 資方觀點 當成十誡刻在自己腦袋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近有很深的感觸
人才,人力的區別~
身為一個小小主管,有心要改善整頓
但就是會有人把自己定義為"人力"
"這不關我的事吧" "這不應該是我的工作吧" "沒有必要吧"
抱持著"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心態的也大有人在

學習是成長的動力
一但失去這動力,只要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
註定要被淘汱

大環境的不景氣,
仰賴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不再作點改變
很快會被機器取代
主管的責任是~請適合的人上車,不適合的人下車"
一直是少數肯拚肯進步的少數人拖著整個部門跑, 累丫!!!!
真不知到時我有沒有那勇氣請人下車
新手媽咪,Bonnie加油!!Go!!!
Smarter wrote:
有個律師朋友也在學校...(恕刪)



Smarter 大大~你這篇文章可以借我轉 po 在我的 blog 嗎?

感謝你了~~
在職場看到太多「佔肥缺」不做事的老哥、大姐了 …(某國的x家單位裡特別多…)

這些人,別說人才了,就連人力都很難說得上

整天計較工作累,每個鐘點跟你斤斤計較,上班 MSN、打屁、摸魚 …

只能說,人家命好。垃圾被當成寶,有問題 …

如果你命沒那麼好,至少要成為一個「人力」

萬一在一堆「人力」之中,有些人的頭腦好、反應佳。

同樣的薪水能做更多的事,在老闆心中,就提升到了「人才」

但若光有潛力,沒有功能,只能稱為「礦物」,連「人力」都不是,還是會被淘汰的。

結論:

在正常的老闆心中

人才 > 人力 > 礦物 > 圾垃

就算第不能成為「人才」,至少要成為第二、第三,千萬別變成米蟲啊!
樓上鴨唬雞摸爛到爆網友說得太好囉!
仔細想想?台灣人工作的還不夠戰戰兢兢不夠積極努力?
工時超過日本,工資不漲反退,還會自動告訴自己要當人才不要當人力
要知道台灣現在景氣不好,並不是中下階層的上班族要負責,
而是掌握方向的那些有錢有權有勢的大頭出了問題
結果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輿論很少去幹譙那些又貪心又懶又沒能力的經營者
該負責局面的人沒有被檢討
反倒是一堆文章拼命批判、恐嚇所謂七年級、或是必須仰人鼻息的中下階上班族
講難聽一點,那是在拿自己的發言權在發洩自己的不滿和恐懼
搞得所有人都籠罩在恐懼的心態來鞭策自己

如果一個國家的產業大部分靠的是恐懼(自己失去工作和未來)在推動
那真的很不健康,也難以培養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為什麼?因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無法說服人
舉例來說,歷史悠久的歐洲名牌精品或汽車
為何可以有那麼高的附加價值,因為人們認同那些國家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會被那些東西感動
如果你今天工作很努力的成果(無論產品或服務),背後動機是:我害怕被淘汰!
那個成果是很難說服的了人的

總之,我認為在台灣需要被嚴酷批判和再教育的,是那些老闆和經營者
以及他們那種用恐懼來控制下階層人的手段
而不是那些聽人命令辦事的上班族
文章雖短...但一針見血.....令我忍不住思考自己的定位...

文章針的有"劉墉'的味道..是自己寫的還是轉貼的~~~

功力真好~~
很多時候每當我收到這種 “看似有理 其實都是廢話”的轉寄文章時 我常在想大家
能不能在轉寄之前多想想?﹗不要浪費網路資源﹗

以這篇文章來說吧﹗什麼叫 “人才”? 什麼叫 “人力”? 對愛因斯坦在當年他工
作的專利局的老闆來說 愛因斯坦可能連個 “人力” 都比不上吧? 但是在不同的地
方 不同的職務 他卻是個人才﹗ 所以這篇文章要討論什麼叫人才什麼叫人力之前
是不是要先探討這個叫 ”阿雅“的女孩子為什麼在這個事務所裡只是個人力而不是
人才? 而不是只是一個簡單不過的結論 ”我要的不是人力而是人才﹗“

對一個喜歡躲在實驗室裡的人來說 要他(她)去當銷售員 這恐怕不是所謂 ”培養人
才“的方式 同樣的你要一個天生就是當銷售員的人去死啃法條或是在實驗室耗上兩
天兩夜 這問題是出在 這個人是不是人才 還是這個老闆是豬頭不知道所謂 “人適
其才”的道理?
非常認同你的看法,其實成敗在老闆。

個人的能力不外乎專業技術,分析判斷,溝通協調,組織管理。資源不外乎人脈與資金。
假如有資金,有人脈,分析判斷能力又夠。那就直接當老闆,用錢騙"人才"為你賺錢,
何苦討論如何當"人才"。
假如沒資金,沒人脈,只能當人才的話,那就看是什麼料了。
有技術不善溝通,那就專精在較難取代的技術,賺個幾年存個老本。
沒技術但長袖善舞,那就努力抓住有前途的老闆,看是否能跟著雞犬升天。
假如什麼都不擅長,那就當人力了。
此外,千萬不要到擺明要你當人力的公司。比方說一定要加班到幾點。
因為比時間,比價錢,全世界有太多人比你我便宜,操的死去活來,只不過拿命換錢
而不會讓自己越來越有價值。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