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麥田圈在我家後面!!

mrxold2 wrote:
附議確實,小弟是農家...(恕刪)

我們家也10年沒有種植了
真的不划算啦!!
九五二七 wrote:


沒錯
我們家鄉的...(恕刪)


真的很無奈,我們家綠竹筍一斤賣30塊<<<最好的價格(市場);中盤來收15-20塊,配到北部我看到的一斤賣60以上

每次割早筍(為了趕早市),凌晨12點就要上竹林裡打拼;蛇類不說光是小黑蚊就有你可受的了。
農民真的真的辛苦了

生活詩人 wrote:


我有一個延伸問題...(恕刪)

以我們家為例,因為水源的問題;種植水稻常常有問題(搶水),所以附近的農民也有改種的(火農果)也有休耕的(佔大多數)也就是種植比較不需要水的農作物....以前我大伯他們家的火農果可是大批發商,現在呢?一堆人搶種的結果就是慢慢的收起來。
這位新手,還要加油!搞的什麼都不像…
想太多,這只是菜鳥的測試品…
生活詩人 wrote:
我有一個延伸問題,就是台灣目前農作休耕面積越來越廣,以您家為例,除了種水稻外可以直接改種其他作物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水稻田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態圈,同時也肩負了水利防洪的功用。目前的農作休耕補助政策有很大的問題,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不利用這麼廣大的休耕地一部份轉作生質燃油相關作物,一部份轉作濕地作為防洪調節與休閒觀光之用呢?



很簡單

成本問題、氣候問題

因為要轉種其他作物

第一要另外購置的包含種子、另外的肥料、另外的機器、以及人力

生質作物不是那麼容易種

以玉米而言,相關的農藥、肥料一樣都是錢,而且專業不同

要花本錢下去搞個幾年才有辦法回收

現在農民都活不下去了,哪來那麼多本錢下??

而且另一個問題是

氣候........


最後一個問題是:大部分的農地都太小,很難有經濟規模

以小弟鄰居而言,他們現在能夠做農

都是承包居多,而且是一口氣作幾十甲地

足夠的量才能壓低成本,進而獲取足夠的利潤...........

而且,他們賺錢的不是種地,是種水果....


但是,最大最大的問題是:政策以及執行方向............


我沒楊儒門那個膽....

不然我也很想做炸彈炸那些顢頇的農業官員跟那些民間老婦人都知道但官員沒人知道的米蟲、肥料蟲


台灣農業的專業技術非常發達,但表現出來的跟技術有差距啊


已修正為楊儒門
我是潛水艇 wrote:
我家是四樓半的透天,...(恕刪)



為何我看起來 很像是被褲溼拉怪獸踩過去的樣子哩
眼看就要收成

看到這樣真是欲哭無淚

老天要給一口飯就能順利的收成

遇到天災就像這樣心血泡湯

這就是農民的苦
看他耕田滿頭大汗的樣子...
可能農夫也覺得累吧?
我是潛水艇 wrote:
看他耕田滿頭大汗的樣...(恕刪)


如果只是風的話,影響不到,
就怕是泡水,因為收成前 ,要先 "晒田"
最好就在這個颱風前收,如果來不及,那大概只能收到七成左右而已了

ps:耕田只是熱,最累是在做各種除草,或整田時 !!!


我是潛水艇 wrote:
Keroro是沒看到...(恕刪)

小心小心
速速除去此青蛙
不然地球毀滅你要負最大責任!
像是外星人試著寫中文…
稻子本來就比較軟,要像麥田那樣子清楚還蠻難的
goodversion wrote:
如果只是風的話,影響...(恕刪)


如果各看過『無米樂』這部片,感受會更深的

當初小弟在電影院看到哭出來......

跟自己家裡太像了,看到幾個阿伯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外公一樣



就是阿賓伯,印象中是去年還是今年年初有得到有機米大獎

轉型真的不容易........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