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假考部隊真的有剝奪到後半段班學生的受教權嗎??

看到大部分假考部隊的都是出社會一段時間的人了

每天上學的學生考不贏這些人
那沒學校讀也應該....

我一堆同學都說明年要一起來考
一方面考好玩.看看誰分數高
一方面來佔領系所~~

應考考生不用擔心.像我們這樣的人
我們是不可能考上什麼好學校了....



或許應該有人明確的出來組織分配好
乾脆一間間濫學校消滅^^"
Sunglow wrote:
照你這麼說來,人人去...(恕刪)


大學教育算是一種"投資"
當你要把錢拿去"投資"的時候就要想到可以得到啥跟以後可能的報酬
重點是"大學門檻提高"對競爭力不見得有幫助

這邊有人提起當初職技教育
首先現在也有高職

可是回到15年前
當初所謂高職大概都會被掛上"不喜歡念書"或是"沒用的人"
台灣人的觀念就是死命要往上念
所以高職收到的大部分就是家裡窮困沒辦法重考的
或是程度差到不行的(這樣會比較好??)

現在不喜歡大學生多的都會說高職職技教育好呀
問題是如果你家小孩跟你說 我想念高職你會讓他念嗎??

還有所謂職技教育真的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嗎??
15年前也許職技教育廣泛是正常的,台灣工廠林立...
現在多數產業外移..大學生會失業...職技生出來不會失業??還是大學生偉大所以不能失業
念職技體系的就該失業??

說真的
人都已經過18歲了
自己要不要念書,不怎樣的學校值不值得念自己有沒判斷能力??
如果連這點判斷能力都沒有,那把它擺到哪邊都是一樣沒競爭力

學校可以讓他自己招不到生倒掉.倒不掉的代表他有競爭力
可是要用"強迫"的方是我不贊成,只因為他不是名校或是新成立學校就該倒??

我贊成大學學費放鬆,教育成本直接反映到學費上面
有新經營的自然就會成長,無心經營或是不好的學校
想買學歷的自然就會再三考慮...
看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還是深植人心啊~~

就是有這種觀念教育部才會開放那麼多大學

大家來考技職體系的好了。比大學難考喔!

會不會以後大家比較想要技職院校出生的人…

話說大學本來就是給真正夠資格的人去唸的!

所以他的量本來就不應該太多!你要搞到大家手上每個人都有好幾兩

的黃金,那黃金也就變得不值錢了…

算了吧!就讓市場機制來決定學校的存活吧…

有一天這些大學一定會倒光的…
老爺別這樣,少奶奶會罵!
我也差點跑去考了

雖然離開大學聯考已經好多年

現在越看越傷心~~

我們以前的聯考就像是以前鄉下人拿篩子篩選一些稻穀

不好的就把它篩選掉

而現在呢??好像不同了

提高升學率固然是件好事

但卻也衍生出許許多多的負面觀點

我相信每個家裡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念書

並且考上台清交成

那後段班的呢

難道後段班的不會唸書就真的沒有用嗎?

倒不如先讓他們加強一些技能

有了謀生的能力我看是比較實在的

我爸總是跟我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而我卻不覺得如此...雖然我唸到了最高的學歷

但卻覺得學校敎的應該是讓我們以後可以解決生活上問題的一些知識

再者才是讓我們有賺錢的能力

orioccidental wrote:
我反對...

畢竟報名費用也是錢,加上佔用名額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
不如回歸市場機制,反正到時企業不用這些學校的學生、招生人數越來越少,它們自然就會倒閉了啦。
(恕刪)


為甚麼明知不適任,還要人家花上幾十萬,外加四五年的青春
然後才知道這樣的人沒有工作可做、沒有公司肯用

或是讓這學校吸飽賺飽了,在21掉?還可以名正言順說他們不適合呢
會甚麼這些學校會被人如此厭惡,正是這種射後不理的態度啊

吃死那些無論如何就是要讓自己小孩上大學的家長們,
只肯賺錢,辦學卻草率的『大學』真有這麼偉大跟重要嗎?

看到假考部隊所宣稱的正義,真是讓我不寒而慄

怎麼會有人覺得自己偉大到可以幫別人做決定啊?

還記得之前可口可樂出品的Qoo飲料嗎?

雖然我覺得還不錯喝,但是現在市面上已經看不到了

這表示有更多人無法接受Qoo的口味,所以不用有人發起抵制活動

沒有人買,Qoo自然而然就被台灣市場淘汰

教育也是一種商品,今天只要有人想花錢去念一間假考部隊認為不好的學校

不管你我甚至假考部隊覺得這個決定好不好,那都是他的決定

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剝奪一個人做選擇的權利

一間有人會念的學校,不管我們覺得多爛,只要它能生存,就表示有人想念

讓一切回歸市場吧....

美國的國力為什麼會那麼強...
套句峰哥的話
因為全世界的人才都在那
這句話不用相信100%
但是卻是一個關鍵

今天先把問題釐清成兩個部分來看...
一個是人才多寡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
一個是大學學位的價值...

台灣的高級人才夠多,國力才會強盛,國力強盛,才有在全世界競爭的優勢...這兩者是相互的
因此,若反過來說,若只是剔除不好的學校,減少培養人才的機構,那台灣的人才不會增加,競爭力自然薄弱...
因此,剔除不良的大學,只能確保大學生的品質而已,而將國家的競爭力繫於少數的人才之上...未必是好事...

第二個議題,若去探討台灣大學學位的價值低弱,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學生不符期待」...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是要在課業上嚴格把關...
這跟大學容不容易進也許有關,卻不是絕對的關係...
若大家都可以進大學,但是只有一半能畢業...
那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人不想花時間去念大學...
因為太累了....

基於上述的觀點,小弟認為,若以減少大學來提升大學生品質的方向來處理
長久以來,台灣的人才也會漸漸減少(當然不是指現在就一定比較多....或是.....)
但是,若能調升成高品質人才很多...其實才是更有力的...
因此,命題變成,如何提升較後半段大學的品質...會更有發展性....

唉...把關最重要....(但是這裡面問題又很多阿....)
如果把大學定位成高等教育,就應該把後段的學校消滅,把大學搞到只要報名就有學校唸的教育,我不認為這樣的大學生素質後能夠有多高的期待。雖然廣設大學可以消化掉過多的博碩士,但以長期來說,對於花了那麼多錢唸大學的學生,只有換到一張出社會不見得會被認同的學歷;如果假考部隊能夠讓「教育政策」制定者有些反思的作用,我想就有價值了!!

就像最近聽到五年五百億亂買東西的消息,就很感嘆,不過台灣就是這樣子,能夠撈到好處的時候,就是盡量的撈,反正公家的錢又不是自己的錢!!!
barst wrote:
為甚麼明知不適任,還...(恕刪)


小弟澄清一下...

反對...是我說的...

但是...以下不是我說的....

畢竟報名費用也是錢,加上佔用名額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
不如回歸市場機制,反正到時企業不用這些學校的學生、招生人數越來越少,它們自然就會倒閉了啦。
老實說
要透過這樣去讓學校倒了也不容易

如果真的可以成功
那我還挺看好台灣未來的(團結一致)

另一個角度
去考試要繳報名費...
還得請2~3天假

成本大概是6000以上一個人

6000元可以幫助窮苦兒童的營養午餐了

如果要做好事不如做這些

至於那些做錯決策的(花大錢,沒念書,以後缺競爭力的)
請讓它們自己負責吧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