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看見這則新聞 格外有感# 疑似身心症# 家屬均沒有特別意見https://udn.com/news/story/7320/7272291?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點進文章一看,小孩子...?拜託,高中生是小孩子?高中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高中生要拼成績,拼戀愛,拼社團,怎麼可能沒壓力?你以為高中生整天吃飽睡,睡飽吃?每天嘴巴開開腦袋空空,嘻嘻哈哈上學,嘻嘻哈哈放學?
壓力達到飽和,崩潰後就會出現精神疾病我聽過有人說,自己曾經有很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醫學把自律神經失調歸類在焦慮症,是身心疾病他怎麼吃藥都只能暫時控制,而且越吃劑量越大,否則效果會越來越差後來他因緣際會,獨自在人煙稀少的山裡居住一陣子,焦慮症就不藥而癒了
有時候年輕人沒有生活壓力、不知道自己在溫室被父母小心翼翼呵護著。然後就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又不愛運動整天和電腦網路為伍。講真的網路世代又加上手機後更加嚴重。人生都是自找的、沒有正向發展的人早點出去社會大學磨練身心或許是一種好方法。當兵或是強制公益活動男女都應該去花個1-2年去接受團體生活和磨去一些個性上的稜角,對於現代社會現象比較有益。
精神病的原因是腦部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可能是環境壓力與思想造成也可能是單純的生理因素造成世人對精神疾病有太多的偏見與論斷反對病患加注了更多的壓力或是讓很多需要就醫的病患拒絕承認自己有病用感冒發燒的態度來看待精神疾病比較正確
資深邊緣人 wrote:精神病的原因是腦部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可能是環境壓力與思想造成也可能是單純的生理因素造成世人對精神疾病有太多的偏見與論斷反對病患加注了更多的壓力或是讓很多需要就醫的病患拒絕承認自己有病用感冒發燒的態度來看待精神疾病比較正確 你的想法是錯的,因為感冒藥沒有成癮性,而精神科的藥物大多有成癮性,吃了反而更惡化你認為的成見,可能很多是照顧者切身之痛,講的是他們實際面對親人問題,比只看五分鐘算績效的醫師更深入父母要調整教育方式,小孩要學習控制情緒,推給成癮性藥物啥都不管,絕對是最糟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