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有記載: 張良晚年性多疾.即導引.不食谷. 很驚訝這麼久以前是誰告訴張良辟谷原理?
大戴禮記裡的一段話 :
“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這本書源於春秋戰國,是孔子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家學者解說《禮經》和「禮學」的文集。,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時隱居,當時的他博覽群書,應該是有讀到。至於道家關於辟谷的記載更多,應該也查得到相關文獻。
題外話....
當年劉邦身邊有兩個主要謀士是張良跟陳平,張良出奇謀,陳平則是提供詭計。
南懷瑾的書有寫劉邦曾問陳平是否為道家背景,陳平坦言: 我用的多是陰謀詭計,為道家所忌。
歷史記載陳平是一位高大俊美的男子,年輕時曾好幾年賴在家不工作當米蟲,差點被大嫂趕出家門。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Miky23 wrote:
幫問一下,如何可以吃到這個體重呢?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他幼稚園中班就可以一個人吃掉一碗三商巧福半筋半肉。賺不夠他吃


我兒子可以說是繼洪金寶之後,最靈活的胖子。曲棍球、冰球、籃球、棒球都玩。只要不學壞,功課能過關,我是支持他去玩的。小學的時候,他回來問我,過重和超重哪一個比較重阿?我跟他說都很重。

不過除了請教醫生,這裡還是可以給點建議,雖然是大家會說,但是能不能做到,還是看父母能不能跨過心中那個坎。
1. 作息正常
2. 多運動
目前的升學主義環境下,小孩子想要作息正常其實很難,如果學校、同學之間壓力已經很大了,父母又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小孩子的壓力還不大嗎?壓力大、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代謝、生長激素都會受影響。
至於多運動,不一定要激烈的極限運動,戶外走走、做家事也可以。讓他放鬆、消耗體力,而不是一直消耗腦力。這樣才能適度的放鬆,靜下心的吃頓美食。
我高中被抓去當過白老鼠,讓我讀雜誌、看漫畫、看物理。物理的耗氧量是漫畫的 30 倍。後來又讓我背地理,結果耗氧量更高,因為我最討厭地理。
所以,不要以為讀書不會耗費體力,有時候父母可能必須在小孩子身心健康和文憑取得一個平衡。
針對小孩子的教育,我的想法是,只要不學壞,功課跟得上,不要放棄,一年沒考好,可以考兩年。晚一兩年上大學又怎樣?我對我女兒也是這樣的態度,畢業後先工作兩年、養活自己就好,這兩年自己想想,是要投入產業,還是繼續讀書,我都支持。既然不趕時間,當然就吃得好、睡得好。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