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stosais wrote:
台灣因為被中囯的朝代殖民過,殖民時期「漢字」可以通行亞洲,腦袋好愛做生意的台灣人就學起來了
請問你說的台灣人是誰,原住民?他們愛做生意因而學會中國字/漢字?
skistosais wrote:
你不知道「你吃湯圓的日子」之所以定在現今的年曆、月曆、日曆上,是外國人湯若望的功勞?
「定在」?
對不起,事實是即使在現在使用的陽曆,冬至日都不是固定的,一個太陽年是365.2422天,不是整數,日期和實際的近日點必然會有誤差,所以陽曆上的冬至日必定每幾年會在改一日以做調整
而元朝的授時曆已經將一年定為365又四分之一天,也就是說,起碼在累積誤差浮現的三百多年期間,透過補閏日,授時曆上的冬至也會是個跟現代陽曆一樣只在兩日內變動的固定日子,至少比同年代歐洲使用的儒略曆的累積誤差小的多
skistosais wrote:
誰在過古代中囯的「冬至」啊?怎麼過?哪天都不知道。
我在28樓就說了,你這是倒因為果
冬至的天文學定義是近日點,而在北半球表現出的現象就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時間)以及「太陽角度最低,影子最長」(光學)兩種現象,不只中國,世界各地許多古文明都靠這種立竿見影的手段測得冬至日,進而得知太陽年長度,難道你要一竿子打翻所有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