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板上有喜愛"布袋戲"的朋友嗎???

我是從小就愛看
印象中布袋戲轉入VHS好像叫做七彩金光布袋戲
故事開端內容是說劉三從清聖橋下來,習得一身好武藝........
一直到長大都斷斷續續有再看布袋戲
不過看布袋戲有個好處,就是接戲很快,即使好幾套沒看,看個一兩集也可以進入劇情
很多年前有機會到國家戲劇院,去欣賞狼城疑雲
親眼目睹黃文澤先生現場配音,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難怪他的外號叫八音才子
編劇大師黃強華先生也很猛,那種西洋吸血鬼跟外星人的劇情都可掰進來,真不枉他十車書的封號
至於黃家的愛恨情仇,很多謠言,姑且不予至評
不過素還真是黃強華跟黃文擇所辛苦經營出來的霹靂文化
即使當爸爸的也沒有資格斷送整個霹靂文化
所以我想因該是記者誤導讀者吧
我從國中開始看的..聽同學口中講素環真~素環真..所以就去看了霹靂異數..
結果一看就上癮...等看到最心的在回頭看霹靂城系列的...就看到現在了..
感覺現在劇情薄弱....每次都會看到睡著....已經沒有以前每個禮拜期待新劇集的心情了...
為啥麼

為啥麼

我明明還沒看到棄天帝

柳升劍影明明現在就強到無敵

怎麼有人已經在這兒口述預告片了

還有

我覺得"燕歸人"死的好壯烈

死的我好傷心
棄天帝是把蒼打傷那隻怪物嗎???

我覺得穆少艾跟墨塵音也都死的很慘...

聽到赭杉軍趕往救墨塵音喊的那聲...好~友~啊~~~

心都碎了

maeluli wrote:
聽到赭杉軍趕往救墨塵音喊的那聲...好~友~啊~~~
心都碎了

還有一句也很經典... 無~ 奈~ 啊~
"蒼玄泣"布布人物死亡預言~轉述自"微風論壇"
(我也是爬文看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想知道真的 那請各位大大繼續看下去吧)

釋雲生 亡於 玄膜

赭杉軍 解救 蒼 亡於 棄天帝

補劍缺 亡於 蒼

寂寞侯 未死 乃是 東瀛前太宰軍師 回東瀛巧遇養傷的吞佛童子

棄天帝 會派屬下 逼殺 天魔 因為天魔 在世 棄天帝無法復活佛魔共體

羽人非獍 30集後 在出 劍聖會挑上他

華顏無道 亡於 任劍誰(辣妹阿~~~~)

四非凡人 亡於 銀鍠朱武

素還真 亡於 掏心詐死(青陽子在出)

劍子仙跡 在出 新造型(看過了 不好看 是真的=_=)

疏樓龍宿 在出 輔助 劍子

盼夢圓&雙龍背 在出 尋找 神鶴佐木

黑衣劍少 未死 被 暗黑勢力給救 並解加以改造

風之痕 在出 槓上 黑暗勢力

銀狐 在出 配刀-紅狐俠刀 (感覺好怪= =)

華無怨姬 為情 自殺 (OH~~~NO 七辣QQ)

葉小釵&傲笑紅塵 在出 中原死傷 慘重

黑白郎君 新造型在出(帥) 3招 重創 銀鍠朱武@@ ( 好奇怪的劇情 囧)!!

銀鍠朱武 亡於 蒼&黑白郎君

銀鍠朱武 兒子 誕生 實力遠超朱武
(以上 是真是假 請大大繼續 看下去吧 目前可以確定 小部份 是真的了)
骨感蠟燭 wrote:
"蒼玄泣"布布人物死黑白郎君 新造型在出(帥) 3招 重創 銀鍠朱武@@ ( 好奇怪的劇情 囧)!!...(恕刪)




我記得黑白郎君好像因為版權的問題

不能再出現於霹露系列了

不知有沒有記錯
預言也太怪了吧

台:(些尬乾那金耶)

太多預言都很假...

還是乖乖慢慢看好了!比較有期待感
su.6s93 wrote:
明明是個傳統藝術,為什麼要讓人批評不入流


布袋戲一般來說有分古典布袋戲與金光布袋戲
古典布袋戲就是例如李天祿的亦宛然,還有像是小西園等等以現場有樂師演奏
有真人演唱的掌中布袋戲,以武打,札實的掌中功夫著稱

古典布袋戲更有細分為南管布袋戲,以及北管布袋戲
南管布袋戲以小生小旦的愛情戲為主,以細膩典雅著稱,由大陸泉州傳過來
後場樂器為南管琵琶,洞簫,南管二胡等為主,較少打擊樂器
北管布袋戲以熱鬧喧騰著稱,因為熱鬧,所以多以武打戲為主
後場音樂多用嗩吶,椰仔胡,鑼鼓等等傳統打擊樂器為主

金光布袋戲也就是所謂的電視布袋戲
會被稱為金光,是因為黃海岱曾以"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形容它
特色以剪接特效,分鏡手法,來詮釋劇情
金光布袋戲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布袋戲
他可以算是杖頭傀儡戲的一種
他很巨大
操控的手法與布袋戲完全不同
是以中央一根主支柱為全身主支撐,以及另外以木條控制另一手的操控方式
且以劇情,配備來說,也已經脫離"傳統"範疇
以流行音樂,現代裝備(例如手槍,眼鏡等等)出現
並且以特效為主要的技術
不再以傳統古典布袋戲或魁儡戲,以操控者的掌上技術為主
讓木偶得以活靈活現的模仿真實動作

所以........它早已經脫離傳統範圍了
劇情也跟傳統戲曲中的忠孝節義無太大關連
也沒了傳統戲曲經典的戲曲與口白
頂多只是大家小時候的一種懷念的"流行的電視現代藝術"

若要論藝術性精緻性,確實無法跟古典布袋戲的精雕細琢相比
戲中的對白也是一般市井生活的講法接近
不似古典布袋戲有優美的詩詞對句,以及抑揚頓挫的唸白
金光戲算是較為通俗的大眾娛樂
目前暫時沒有藝術類的學者去鑽研金光戲
但是古典布袋戲的研究者卻是海外皆有,尤其是法國

我因為語言隔閡,他講的話我都聽不懂@@
所以我小時後的記憶沒有它


黃俊雄的布袋戲的好看之處在於人物的配音與劇情有不少台灣俚語
所以黃俊雄的布袋戲很多人愛看

在劇情裏配上適當的俚語
有時引經據典,諸子百家皆為其言
有時色色的,但戲而不虐,點到為止,常讓人看了忍不住大笑
更傳神的是用河洛話講出來的味道,跟用中文說出來就是不一樣

而且黃俊雄的布袋戲不會拖戲,人物說話速度就像正常人
並且有性格與感情的投入,所以每個人物特色與說話態度就不一樣
一代宗師黃俊雄真的是名符其實

至於黃文擇布袋戲,跟8點檔一樣
現在霹靂編劇功力真的是比不上金光
所以我看到幽靈劍之後,就不想看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