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其實我們應該要感謝廣設大學的政策

bakafish wrote:
不然還能怎樣呢
臨渴掘井已經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了
水利建設是要耗費大量金錢與時間,以及政策面的改善
現在說要做什麼都是緩不濟急,講了只會讓人覺得打高空不切實際而已

另外,建地下水庫,
或類似像桃園地區的埤塘,
都可以將過多的雨水攔截儲存,
實在講,這個平時就要做了,
而不是每年靠運氣,
颱風沒來,才來臨渴掘井。


【參考東京經驗】建地下水庫,徹底解決淹水及缺水問題
韓正皚/工程師 2021/03/16

台灣的地形陡峭以山地所佔的面積最大,雨季時讓政府頭痛的問題是到處淹水災害頻傳,政府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卻無法徹底解決淹水缺水問題。

近日缺水嚴重,水庫均已見底,政府所能做的是限制民生用水,又解除抽地下水的限制。對於日後可能造成的地層下陷卻又隻字不提。

以前日本東京也發生同樣的問題,但是他們以地下水庫的理念徹底解決淹水及缺水問題。

這個巨型分洪工程位於東京北郊的琦玉縣境內,按照日本5到10年就會遇到一次的超級颱風為排水標準所建(澳門則為百年一遇),總投資2400億日圓(約合台幣664億元),在1992年開始施工,經過15年後,於2007年建成。全長6.3公里,包括直徑約30公尺、深約50公尺幾乎可以容下一艘太空梭的5根豎井(立坑),系統總儲水量達67萬立方公尺。

據了解,被日本譽為「地底水神殿」的隧道連接東京市內長達1萬5700公里的城市下水道,前4個豎井裡導入的洪水通過下水道流入最後一個豎井,集中到隧道末端的巨大蓄水池中,再結合科學的預警機制,該流域的淹水房屋數量即便因氣候變遷使得雨量極端增加,也由最嚴重年份的4萬1544家減至245家,浸水面積由2萬7840公頃減至65公頃,可見對琦玉縣、東京都東部首都圈的防洪和泄洪起了極大的作用。

盼望政府能調整國家預算減少軍購,徹底解決淹水及缺水問題。
iamaminimalist

幾百年前的歐洲都有這些地下水池了,

2021-04-28 13:57
iamaminimalist wrote:
我的親身經歷是雄商的同班同學讀了一個學期休學
重考考上雄女。台中商專的同學讀了一個學期之後休學
重考考上了台大。

那時讀公立高職的也算是會讀書的,成績約在國中班上10-15名左右吧!……能讀公立商專的在國中肯定班上前5了
NeverGiveUp!!

可惜了.核心價值(人品)差.附加價值在怎麼好沒用阿.[偷笑]

2021-04-28 15:55
iamaminimalist

再怎樣也比道聽塗說的好太多

2021-04-28 17:38
A博 wrote:
不是為了不淹水編預算嗎?……非常成功

缺水,
保證不淹水!
做得很成功。
WANG_IC wrote:
工作前都以為台清交成(恕刪)


我錯了!你說得比較有理!
以前.在一場人事鬥爭中.一個台大的書呆子被一個聰明靈活的逢甲的鬥到臭頭!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WANG_IC

那個書呆子不是在說你吧 [^++^][^++^][^++^]

2021-04-28 16:12
vegesmile wrote:
歷任總統都是台大畢業,
現任的行政院長台大法律系,
實在講,他們的能力與作為,
一句話......


具有知法玩法之能,其聰明才智當然是遠遠高於一般法匠的啊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WANG_IC

你哪根蔥啊?不爽喔?!來鬥看看啊?林北等你呦^.^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hmzanny wrote:
先上兩份資料http...(恕刪)

大學的數量在其次,重點是學校的素質…
WANG_IC wrote:
工作前都以為台清交成 都是舉一反三 過目不忘的天才
共事後才發現 其實和我們私科同學差不多
只是他們更專注在 "念書" (或是傻 父母說念就念)

很多私科同學 在某方面的 "創意" 不輸台清交
只是努力的地方不被社會認同罷了

EX. 世界第一麵包師傅 但他也去念書了
所以念書還是很重要地


小鬼,林北聽你在放屁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畢業後 工作幾年...

有種感覺...

大學時 應該好好讀 考公職的書...
White bear wrote:
White bear 2021-04-28 10:01 17樓
當年的私立專科是職業學校(五專,二技等),是學習工作技能,讓你學得一技之長好找工作,怎麼會是浪費時間? 現在廣設的大學呢?

僅就印象來說說吧~就教改之前

很簡單的分法,國中後的出路就幾條

高中 -> 大學 -> 研究所 -> 教書、菁英
五專 -> 當兵後就業(就業即戰力)或插大(轉職菁英)(白領)
高職 -> 當兵後就業(就業即戰力)(偏藍領)

當然,這也許是我的偏見

我同意教改之後給部份人獲得了不一樣的出路,但也同時扼殺了部份人,
這跟教改之前是一樣的狀況。

逐漸能接受現在改了就改了,大家也不用抱怨什麽誰草莓、誰鋼鐵,
接受它就是了。

當然,家長的觀念很重要,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哪塊料,
試著讓孩子適性發展,孩子有自己的天空。

不過,這就又牽涉到東西方的思想差異了,東方傳統是儒家家天下,
相對西方比較強調家庭結構、支援。
西方比較強調個人主義,所以國中、高中、大學是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東方則是父母宗族有所謂光宗耀祖、家族照顧的思考。

單純拿西方的教育想法套來東方,難免...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