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不多蓋點高架捷運

primary9 wrote:
木柵線當初要蓋時,
是當地居民抗議,
所以才選那些抗議聲小的地方蓋
跟中不中計無關(恕刪)

選線的確跟中計無關
中計是指樂觀的認為馬特拉套餐可以無痛,準時上線
(其實哪家都一樣吧?)
莎朗石頭 wrote:
環狀線到在過板橋中山路和中和景安路段時因為路寬不足結果要讓來回線疊在一起,這根本是不得已為之,如果高架這麼好,哪來的這麼多的不得已? ,你覺得已經到這步田地了,再來說高架運載量想多大都可以多大到底是哪來的自信?


你真的是斷章取義之王
高架運載量想多大都可以多大是你自己腦補別人反駁你:高架捷運畢竟車廂不可能太大,運量肯定低於地下捷運一太截而來的
不是高架就不能高運量,不是地下就一定可以高運量
高架或地下不是基於運量選擇,不要再擋牆了,OK?

中山-景安因為路窄要高架相疊,很委屈
那麼你的高見為何?
做地下就可以會車了?
兩旁的建物到了地下就沒有地基了,軌道可以自在的橫向發展?

啊不過你一定會說可以的,反正也只是鍵盤前說書罷了
總不可能為了反駁你,三更半夜跑去挖洞量量看它夠不夠寬?
中和線的頂溪永安市場站因為受限於路寬,也是需要軌線疊加,這還是道路上方沒有高架道的路線,如果南環段改地下,要避開台64的墩柱,恐怕也是要用疊加方式了,並非地下化就不能做,就算有預算,施工難度更高,恐怕不是十年能蓋好,高架與地下都有優缺點,選高架是要其道理。
莎朗石頭 wrote:
(恕刪)小弟以前的公司有跟捷運局和捷運公司都有業務往來,你比他們還懂?

請教一下是哪方面的業務?機電?土建?車輛?還是事務用品?

我要說的是,即使有業務往來,各單位負責的範圍還是有差距的。

至於一根還是兩根柱子,這就別說了吧,五楊林口段只有一根柱子耶。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youuyouu wrote:
高鐵做高架化的另一個原因不只是平交道的問題
而是土地徵收需要龐大的經費

高鐵計劃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土地開發,
走鄉間不只是土地便宜,更重要的是高鐵新市鎮.........
水云 wrote:
【台中鐵路高架化 戰車來了】

不妨學學新竹市,堅持不立體化,
啥事都沒有.......
kawli wrote:
中計是指樂觀的認為馬特拉套餐可以無痛,準時上線
(其實哪家都一樣吧?)

應該也不是中計,
只是當時許多人輕忽了全自動系統背後的風險,
經驗無價.......
木柵線下面道路至少各3線道
黃Y線&三鶯線下面道路變成單向道???
其實應多蓋平面輕軌
把路上私人載具壓縮掉...
auxo

壓抑私有運具的方法很多,漲油價、漲停車費都是選項。台北市中心連機車都要收停車費,就是壓抑私有運具的手段。

2025-05-13 8:51
環狀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