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比超商取貨更方便的取貨方式

一般公寓樓下都有管理員,台灣不太需要吧
iviso wrote:
实在忍不住想回一句,(恕刪)


真可憐,都要自取。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
貨都是送上門

別說超商取貨
都要出門麻煩
只是運費便宜勉強可以用

要是價格一樣
當然直接送上門啊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Ricado wrote:
您好像一直在劃錯重點(恕刪)


你发的这种超市?这在大陆无非就是便利店级别,如果这种也算,那我能说我住的小区外围一圈全是便利超市、水果店、药店之类的吗?(不好意思,我们这最近十多年已经不修这种单体楼了,超市不允许开在小区里面,所以只能在小区外围,我从窗外看去是看不到超市的)
再者,你说你们的超市方便服务多,那你来说说你们超市能提供啥特色服务是大陆超市没有的,不要给我说缴气费电话费水电费充公交卡,这种在大陆的超市也可以,何况大部分人直接选择通过网络缴纳更方便。当然,你要是说你可以直接在超市买汽油给汽车加油的话,那我们比不上,只能去加油站。
至于信用卡,唉,信用卡这个东西也值得说吗?中国每年上亿人出国旅游都是带现金消费的?前几年大陆人可以去台湾旅游的时候,未必你见到他们都是扛的人民币?至于银联信用卡,先不说大陆的用户申请银联卡或者其他单币信用卡的难度或者门槛一模一样,而且大陆还有种双币信用卡(即一张信用卡可以走银联通道以及visa jcb ae之类的额外一个通道),现在这个地球上,也许就台湾刷银联信用卡不好用吧。拿每个人的信用卡数量更可笑了,说得貌似信用卡不用还款似得,只有卡奴才会追求信用卡数量,因为还款的时候才方便从一张卡套现去还另外一张卡。正常点的人,都是只刷同一个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最好吧,因为刷得越多,卡的等级越高,换航空里程啥的,然后,同一个银行,基本上额度是共享的,1张2张有啥区别。你不会不知道信用卡也分等级吧?

我感觉吧,很多台湾人,不知道看的什么新闻媒体,是不是脑子中对大陆的印象停留在30年前唉?
大陸老早就有了
好像在每個社區設置
jesusgood wrote:
大陸老早就有了好像在(恕刪)


麻煩仔細看一下發文,沒人在說大陸落後的?
反而是有人沒來過台灣,不清楚台灣的生活模式,第一句話就在質疑台灣落後的。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iviso wrote:
我感觉吧,很多台湾人,不知道看的什么新闻媒体,是不是脑子
中对大陆的印象停留在30年前唉?


我有上圖書館讀書,我對中囯的印象是停在200年前呢。

兩百年前的文明---拿破崙法典:
●人權思想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所有權不可侵犯
●信仰自由


有錯請指正。謝謝。
iviso wrote:
那你来说说你们超市能提供啥特色服务是大陆超市没有的

我還真是說對了,你根本沒來過台灣。

iviso wrote:
很多台湾人,不知道看的什么新闻媒体,是不是脑子中对大陆的印象停留在30年前唉

你是看不懂正體中文嗎?
整棟樓只有你在酸台灣落後!
沒有人在說大陸落後

就跟你說生活習慣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商業模式。

在台灣,因為便利商店太方便了,其中宅配服務(包括店到店配送),你可以拿著貨品到便利商店寄件,可以直接寄到收件人的家裡,也可以寄到指定的便利商店,收件人在過去拿,既然早已有這樣的服務了,像 i郵箱 這種服務,市場需求自然沒有那麼強。

在台灣,隨便一個20幾歲的年輕女孩,皮夾打開可能好幾張信用卡,代表她很有錢?代表她常出國?
不,可能只是單純因為每張信用卡都可以換不同百貨公司的來店禮。知道什麼叫做來店禮嗎?

在大陸行動支付發展得比台灣早,因為大陸跳過塑膠貨幣的階段,可能有人還沒使用過國際信用卡,就開始使用行動支付了。但是台灣因為信用卡太方便了,行動支付的需求自然沒那麼強,反而成了推廣的阻力。

再強調一次,生活習慣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商業模式,沒來過台灣,不了解台灣,就不要隨便批評台灣。
單純的一種商業模式,就要扯上落後、不落後,你 TMD 還真是 NB!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Ricado wrote:
我還真是說對了,你根(恕刪)


店到店配送说得很稀奇似得,大陆小区超市哪个不支持小区内送货上门?至于在超市收货,N年前大陆没有菜鸟驿站的时候,一样用这个方式的很多,只不过现在已经淘汰了。说白了,你自我催眠似的把落后归根于台湾的超市很先进便捷,可惜又举不出比大陆的便利超市便捷在哪。讲真的,现在是2020年,台湾人也许还可以从14亿大陆人的人均上找下优势,但是,比生活便捷什么的,和大陆二线以上的城市居民比,没有任何优越感可言,至于大陆的一线城市,完全被吊打。

你回复说台湾女孩可能几个信用卡不代表她有钱,不知道你这段话的意义在哪?我可是针对你说的“大陸平均幾個人一張信用卡?台灣人平均一個人有幾張信用卡?我講的是國際信用卡,不是銀聯卡。” 你都不上网查数据吗?想当然的就在那编造故事,你知道仅2017年中国大陆就发行了5.88亿张信用卡么?JCB都能全球通刷,规模更大的银联卡(前文已提到中国一样有visa、ae等国际卡)国外刷不了那是当地商家嫌钱赚多了?


至于来店礼,我就笑了,我都说了高端信用卡大家都懂可以换航空里程,未必低端的各种刷卡礼会没有?你知道大陆的银行有多少家吗?国有银行不提,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银行,中等以上规模的城市也有自己的市属商业银行,大城市甚至有几家,竞争激烈会没人想到刷卡礼这么浅显的招数?

“在大陸行動支付發展得比台灣早,因為大陸跳過塑膠貨幣的階段,可能有人還沒使用過國際信用卡,就開始使用行動支付了。但是台灣因為信用卡太方便了,行動支付的需求自然沒那麼強,反而成了推廣的阻力。”
中国大陆虽然信用卡发展时间晚,但也不是你以为的中国人不用信用卡了,那些支付宝微信app支付的,你以为是阿里巴巴腾讯他们在垫付吗?还不是绑定的信用卡支付? 你如果连app绑定信用卡都理解不了是啥意思还讨论个啥?再说信用卡本身就是一种借钱预支消费的的模式,这和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和欧美比人均信用卡数量比不过,但也不是说中国人就无人用信用卡。

我原话是“实在忍不住想回一句,台湾的网购这么落后吗?”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不然你举例说下台湾网购先进在哪?可怕的是自己落后还找各种理由来辩解,说不过就编造成我说的是“整个台湾落后”,你这替人拉仇恨的本事实在是拙劣。 当然,从你回贴带脏话其实也可以理解,你没读过多少书。
iviso wrote:
再说信用卡本身就是一种借钱预支消费的的模式,这和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和欧美比人均信用卡数量比不过,但也不是说中国人就无人用信用卡。



終於說句人話了。

就是消費觀念不同,所以衍生了不同的消費需求,因為不同的消費需求產生了不同的商業模式。

2018年12月底,台灣總流通卡數是以中信銀的近684萬張最多,第二名是國泰世華銀的635萬張,第三名則是玉山銀的487萬張,台新銀則以464萬張暫居第四
這只是前四大,流通卡數就接近台灣的人口數。這只代表台灣人就是喜歡用信用卡。但是沒有人會去質疑發卡數比較少的就是落後。

同樣的,i郵箱這類的服務,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只是因為市場出現需求,和落不落後有什麼關係?

20幾年前,有個外商大賣場要引進杯裝的貢丸湯,我就跟他們說,我並不看好。一個老外也是一臉不屑的說怎麼你們台灣連這種東西都沒有,結果上架三個月,滯銷下架。為什麼?就是生活習慣。
我想喝貢丸湯,走到巷口,一碗 20,裡面有三大貢丸。
一杯貢丸湯,也是20幾塊,除了要自己泡,裡面也沒幾貢丸。
為什麼提貢丸湯?這些死老外,最好知道什麼是貢丸湯啦,還不都是台商做的。

現在類似商品很多,也賣得不錯,但是在當時,就是沒需求、沒市場。不過就是生活習慣改變了。

i郵箱也是,在一個以 B2C 電商平台為主軸的電商市場,需求並不大。

我讀的書多不多我不知道,但是 10 幾年前就有大陸企業開出年薪 80萬 RMB 要我過去。

中國人講的『恕道』不知道你讀過了沒有,如果每個人發文都像你這樣,兩岸永遠不會有和平相處的一天。
去問問你的歷史老師,秦出函谷關,最大的阻力是什麼?弄懂了再出來混吧。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