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y3472 wrote:昨天參加會考的女兒...(恕刪) 這是很好議題但…作文?這能當作文嗎?看了一下新聞內容,讓考生寫出期待中青銀共居的相處模式???現代人誰喜歡跟家長同住啊對有排斥心理的人來說,這是完全無法發揮的題目
都已經是國文作文,還要弄成看圖猜猜看,又不是智力測驗,要學生猜題目這樣是什麼奇怪心態?若是出題老師已經有心裡的題目,為何不明示這是題目(與老人生活的長短), 這是舉例(青銀共居)?我一直覺得台灣教育,在中低學齡有很大問題是,考題常常出題目鑑別率是出現在猜猜看上面變成艱深題目, 而真正困難部分不去琢磨。有經驗才再加上好文筆能寫出好文章,況且老人與年輕人就是不同族群, 這實在是不平等的題目,只能篩選小部分有經驗學生。目前大學學測已經有幾個系所不看國文成績, 弄成這樣對學子有什麼好處?
小孩作文寫完出來聽到題目不免有擔心一下,但孩子說反正我寫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列舉利弊又沒有一定的對跟錯,老師也不能怎樣,想想也對。現在這時代會發生很多我們料想不到的事,學習遇到沒看過的事能思考、判斷是更重要的。世上每個人當然不會有相同的經歷,若樓上舉例"我的爸爸"我的媽媽"都可能對單親或孤兒不公平,那作文題真的不用出了。考都考完了就放寬心吧!!
AprilYu888 wrote:小孩作文寫完出來聽...(恕刪) 會考是鑑別學生用功程度,不是篩選天才少年。高級中學入學門檻是對於國民中學教育有相當程度理解,生活經驗適當,對繼續升學有濃厚興趣的學子。所以會考的題目,簡易到困難,要有一定分配比例,才能具有信度與效度。占分數比例高的題型,切忌因人設題。例如,作文題目「我在布里斯本的生活經驗」,只有少數有遊學經驗的學童能侃侃而談,這就不適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