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莊老街、迴龍捷運站,人好少

感謝大大提供歷史介紹的節目,個人認為新莊可以多辦一些人文性質的活動,像齊東詩舍和基隆青年陣線這樣的活力來源,尤其是復原古厝或協助當地人們整理古厝,像這樣的出發點來當作輔助引擎,以及每週廣召由年輕族群組成的市集,透過現有捷運硬體幹線,吸引人潮回流。北台灣歷史太悠久了,尤其河港是否能仿造淡水模式,這些水路雖然都要錢,但至少比蓋蚊子館省錢,如果藍色公路能淡水大稻埕新莊一串連,相信可以提升更多觀光資源。
不知道開版主是打從哪邊來的,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演化的過程形成自己的文化風格,仔細品味即可,不要都以台北觀天下,台北已經有點四不像了.

我是在新莊長大的,後來搬到迴龍
所以這兩個點我都可以回答你

1.迴龍站主要就是以上班族跟學生為主,所以你要看人潮要在0630~0800 ; 1600~1800 ,其他時間就比較少人了,
嚴格來說只能算是新莊&樹林&桃園往來的交界處,景點不多,真要逛,就偏向樹林區為主(因為比較近).
2.新莊廟街(早期稱新莊夜市),廟街之名是後來才正式稱呼的,人潮是下班&放學後才會開始出現的,街上兩間廟宇香火鼎盛,尤以節日更盛,你真要見識的話,可以大年初一過來,至於你說的鹹光餅那些特產,現在人已經比較少吃那些了,賣的店家自然就少了.
RAIL wrote:
感謝大大提供歷史介紹的節目,個人認為新莊可以多辦一些人文性質的活動,像齊東詩舍和基隆青年陣線這樣的活力來源,尤其是復原古厝或協助當地人們整理古厝,像這樣的出發點來當作輔助引擎,以及每週廣召由年輕族群組成的市集,透過現有捷運硬體幹線,吸引人潮回流。北台灣歷史太悠久了,尤其河港是否能仿造淡水模式,這些水路雖然都要錢,但至少比蓋蚊子館省錢,如果藍色公路能淡水大稻埕新莊一串連,相信可以提升更多觀光資源。...(恕刪)

大多數新莊人的【平日生活】應該沒像影片中那麼的【廟街】。

或許是水路、鐵路、飛航的不發達,使新莊區的商業、工業沒有周邊鄉鎮來得繁榮。

但是新莊通往周邊鄉鎮的客運網絡非常多元便捷,方便年輕人快速跨區通勤通學,

個人覺得新莊人可以跨區域工作,只單純起居在新莊也沒什麼不好。

至於居住在新莊區的年輕人是否熱衷發揚人文性質的活動,這個個人不敢妄議,

或許政府真的有評估過要讓新莊區轉型,也非常感謝歷屆新北政府力推完成新莊運動公園,

我不知道新莊運動公園能夠產出多少績效,

它最顯著的貢獻是讓居住新莊的老人、小孩每日有休閒群聚的好去處。

此外,樓主立意良善的提到【藍色公路】其實是不適合的。

以大漢溪水深不足嚴重淤積長花長草搞成河濱公園的樣態,只能說雖不滿意,拜託不要更糟。

小時候望著烏漆抹黑臭哄哄的大漢溪…應該都有聽過這個老掉牙的笑話。

平日黑鴉鴉的大漢溪像泰山仙草蜜,暴雨風災浮出垃圾之後就變成泰山八寶粥。....(*O.O*)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原來如此,新莊大大好多,希望大家未來安居樂業。
RAIL wrote:
...(恕刪)...

那木雕刻的神像

如果那不是最早的文創,什麼是最早的文創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RAIL wrote:
原來如此,新莊大大好多,希望大家未來安居樂業。...(恕刪)

謝謝!我不是新莊人。....(*^.^*)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瞳顏無忌 wrote:
謝謝!我不是新莊人...(恕刪)
講得煞有其事
假鬼假怪
cougar2015 wrote:
新莊廟街沒聽過...(恕刪)


以前聽過沒去過,第一次去是今年8月,因為原本在樓下賣捲餅、浅艇堡三明治的小攤: https://www.facebook.com/since2017january/

兩位年輕老闆好不容易在那找到了店面,為了熟悉的味道,騎車到那差不多10 ~ 15分

白天真的人不多,可能就像前面大大說的夜晚才較熱鬧

人民幣 wrote:
身為在地人 先感謝...(恕刪)


說得真好...

我不是在地人,我搬來板橋第5年了,還蠻常走新月橋過去新莊老街的
感受就差不多如網兄說的...

當初在看板橋時,還被岳父念了一下
幹嘛看已經開發完的板橋,要買當然要看當時炒最夯的新莊副都心

現在回頭想想,真的好險,當時心頭有拿穩...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