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看過料理鼠王嗎?料理真的非難事???

theresel wrote:
其實所謂火侯
一般家庭主婦也沒什麼在顧的...(恕刪)


所以很多菜的美味就是因為沒什麼在顧而流失掉,
這是很可惜的,我也反對用味精啊,
但是剛開始學做菜時,如果做幾次不好吃,
以後會漸漸減少做菜的信心,反而適得其反.

最好的方式是加高湯,
用雞骨架,豬大骨,雲腿去燉出來的上湯.
又健康又美味.
更講究一點可以再加入紅蘿蔔,蘋果,洋蔥,蔥段等蔬果下去,
高湯中會多一些蔬果的鮮甜.

可是這對初學者來說又太麻煩了.
如果想要健康一點,又要美味,又兼顧方便,
可以去超市找日式那種鰹魚口味的鰹魚粉.
或用柴魚片代替.

至於煮湯,當然大多數時間是小火,
不過麻油,酒,及薑片建議先大火炒過,才會把整個香味提升.
而且炒過才能達到更多食補療效.
雞放入湯前一定要大火滾水燙過一遍去血水再加入湯中,
不然容易有浮渣. 不僅不好看也不健康.

雞入湯後用大火滾十分鐘,再轉小火慢燉,可以去額外的雞油.
鹽巴加入時間點一定要在起鍋前,因為燉雞湯水量會隨時間遞減,
所以在起鍋前再加,加完以大火滾三分鐘,讓鹽充份分佈在湯中.


也許因為先前工作關係(我先前擔任食譜企劃編輯)
整天都跟那些大名廚混在一起
所以有些觀念也多少會受影響

那些電視上,廣告上,星級大飯店的大師或名廚
對於味精這東西,是很不屑的
認為它嚴重破壞菜餚的本味,對身體也很不好
但是咧,很多"沒有味覺"的人(這是他們說的)
卻偏偏習慣了味精,沒放他們反而覺得不好吃不夠味
以上是那些名廚的說法

而我家裡也是從小給我觀念
味精不是好東西
是不會煮菜的人才會依賴的東西
(本省人最早肉都只會用白水煮,當然需要味精囉)
但是對於還不會調味的人
其實還有個比味精更好,自然的東西
就是拿小魚乾或香菇乾,蝦米乾去打磨成粉,需要時加一點點
也會有味精的功能,但是味道鮮美得多,對身體負擔也少
重要的是,不會破壞原味

其實做菜重要的是經驗
一般家庭主婦雖然沒有很在乎火侯,甚至可以說根本也不懂
但是經驗下來
他自然會知道哪種菜要用什麼火,要煮多久,要用哪種配料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某幾種料爆香就好,或是一律某大小火煮到底
這種東西,就是經驗累積
舌頭自然會告訴你,該怎麼做
煮飯的部份我有一點小心得!

1.水量要精確,以前也是用手壓著抓感覺,不過每次結果都不太一樣,後來研究了一些資料,抓到了訣竅,就是用一樣的米杯去量水,如果喜歡偏硬的的,就是用1:1的刻度,如果喜歡微軟的,就是用約1:1.1-1.2的刻度,至少泡個10分鐘以上,讓米粒稍微潤一下,我自己會再加上一滴沙拉油。

2.煮完後,把鍋蓋打開一下,讓水蒸氣放出去後再蓋起來。

1+2煮出來的感覺應該都會很漂亮~~最重要的是3

3.米種:每個人喜歡吃的米種不一樣,可以嚐試自己喜歡的米種,我覺得台灣的都很好吃,個人偏愛台粳9號+香米或是台粳16號+香米,都是一半。對了,有時米種對了,可是沒有米香,是因為有的米三個月後就沒有香味,而有的是六個月,買的時候包裝上要看一下!!

很幸運住在東部,所以池上米和富麗米都比較容易買到,而且都很新鮮,個人偏好富麗米,新鮮的話,真的很好吃,單純吃白米飯都覺得很幸福!!

我連結一個網頁,給其他的朋友作參考,論點也是差不多~~~

http://tw.myblog.yahoo.com/colin-5687/article?mid=2202&next=1167&l=f&fid=19

煮菜的部份沒有什麼心得,不過我覺得只要食材新鮮就好吃,不喜歡太花俏的作法!!
經驗這種東西是很玄的,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所以教初學者做菜,
要給他一些基本準則,
讓他可以遵循,
讓他有膽量,
這樣臨上場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這樣剛開始做出來成功次數一多,
自然就有信心,
不然所有的食譜為什麼都要把
每樣配料多少量寫那麼清楚,
就是教第一次做的人有量可循,
多做幾次熟了之後,配料量是隨個人喜好的.

是有幾個名人吃過我的菜,
可是我不喜歡拿出來炫耀.
我做菜一向隨興,
配料也都隨手抓,
但是這沒辦法教初學者.

味精的確不是什麼好東西,
我也不建議用傳統味精,
可以用高級一點的,甚至香菇,小魚乾磨粉,
我只是把味精當成一個代稱.
但是卻是最簡單可以弄出可以入口的菜,
也許火侯不夠,也許本身的甜味沒煮出來,
但是至少可以入口.

所有的武林絕學也都是幾句口訣,幾個招式
之後的修行就在個人如何靈活運用,
可以中西和璧,可以省時省力,可以青出於藍.
重點在於學會基本功之後的創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