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sel wrote:
其實所謂火侯
一般家庭主婦也沒什麼在顧的...(恕刪)
所以很多菜的美味就是因為沒什麼在顧而流失掉,
這是很可惜的,我也反對用味精啊,
但是剛開始學做菜時,如果做幾次不好吃,
以後會漸漸減少做菜的信心,反而適得其反.
最好的方式是加高湯,
用雞骨架,豬大骨,雲腿去燉出來的上湯.
又健康又美味.
更講究一點可以再加入紅蘿蔔,蘋果,洋蔥,蔥段等蔬果下去,
高湯中會多一些蔬果的鮮甜.
可是這對初學者來說又太麻煩了.
如果想要健康一點,又要美味,又兼顧方便,
可以去超市找日式那種鰹魚口味的鰹魚粉.
或用柴魚片代替.
至於煮湯,當然大多數時間是小火,
不過麻油,酒,及薑片建議先大火炒過,才會把整個香味提升.
而且炒過才能達到更多食補療效.
雞放入湯前一定要大火滾水燙過一遍去血水再加入湯中,
不然容易有浮渣. 不僅不好看也不健康.
雞入湯後用大火滾十分鐘,再轉小火慢燉,可以去額外的雞油.
鹽巴加入時間點一定要在起鍋前,因為燉雞湯水量會隨時間遞減,
所以在起鍋前再加,加完以大火滾三分鐘,讓鹽充份分佈在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