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核廢料儲存數十萬年後其放射性相當於背景輻射嗎?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為何你要看最左邊那一條,明明最右邊那一條才是代表總和的曲線!


為何要看最右邊的??
最右邊那條線代表的是不做處理的核廢料衰減趨勢圖
那張圖的意義在於經過處理後的核廢料可以將衰減降到哪個程度

下面的簡報,就是以那張圖做起頭,談各種核廢料處理方式的技術
http://www.jaif.or.jp/ja/wnu_si_intro/document/2009/m_salvatores_advanced_nfc.pdf

該文件的第一張圖,顯示了核廢料的組成


可以發現核廢料主要的成分是鈾238(95%),他的半衰期達到20億年,最右邊那條線的主要貢獻就是他
但是將他處理為PU239後, 整個狀況就不同了

以您前面的發言可以看出您對相關技術資訊,應該不是不了解,
不懂您為何會拿最右邊那條線出來討論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不管大地震發生在哪裡,死了多少人,只要導致重大的核洩漏,都會使災情擴大N倍。
大地震可以死很多人,歷史上已經發生很多次。
請問,核洩漏死過幾個人?擴大N倍怎麼算出來的?
如果地震大到核電廠出事,
你應該有更多其他的事要擔心。
何謂核廢料?

要先釐清一下

如果是指黃桶子,那麼就跟以上的文章風馬牛不相關

我認為以上的文章,都指的是"用過的燃料棒"

用過的燃料棒,一向不被視為"核廢料",而是戰略物資!

因為

唯有用過的燃料棒,才能夠提煉出武器級鈽,製造核彈

目前全世界武器級鈽存量已經高達260頓,足以炸裂地球10次以上

所以

近年來如何處理用過的燃料棒才會變成顯學

larry-han wrote:
何謂核廢料?
要先釐清一下
如果是指黃桶子,那麼就跟以上的文章風馬牛不相關
我認為以上的文章,都指的是"用過的燃料棒"

說實在
有非常多人以為放在蘭嶼的那些是用過的燃料棒

charakahoshi wrote:
說實在
有非常多人以為放在蘭嶼的那些是用過的燃料棒


主要是名詞錯誤,造成誤解!

應該稱為燃料柱

我搬過的柱子長達3層樓高,手無法環抱

新的是沒有輻射的!
larry-han wrote:
主要是名詞錯誤,造成...(恕刪)


正式名詞應該是乏燃料吧(Spent Nuclear Fuel,SNF) !!

不過一般場合用這個名詞的似乎不多
大都是比較學術或是工業的技術資料中出現

NQQegg wrote:
不就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看是甚麼材料,查出其半衰期是幾年輻射強度為何
背景輻射強度為何
一個簡單的指數函數就可以了...(恕刪)


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指數函數而已,因為有些放射性元素還會衰變成其他的放射性元素,直到其穩定為止。所以,你不只要考慮核廢料一開始的組成,還要考慮它衰變之後的生成物。

chiashin wrote:
請樓主不要挑著說,輻射物質衰退到一定程度,危險性大幅降低,很容易處理!


請問你這邊的衰退到一定程度是指到何種程度,從1樓的圖可知,過了數十萬年後,1公噸的核廢料還有1萬西弗。
另外,對於不受控的狀況,人類能處理的能力可是非常有限,比如德國Asse的核廢料場,將固化後的核廢料密封在儲存罐裡,然後放入地下坑洞中。建造前,德國政府可是向當地人民保證絕不會出事,且還宣稱會提高就業率。然而,之後的地質變動令存放核廢料的坑洞發生坍塌,儲存罐也因此被損壞,最終還是讓放射性物質洩漏出來了,而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即使事前有德國政府的保證,即使放射性元素被密封到金屬罐體中,自然界還是可以在短短幾十年間打破人類的“防線”。還好,那時儲存就只是中放和低放的核廢料,但即使如此,德國政府也無法保證何時能將這些核廢料轉移到其他安全的地方。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請問你這邊的衰退到...(恕刪)

你還是挑著講!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恕刪)


這就對啦. 露出地表的鈾礦場全年無休的在地表擴散, 還包括衰變的衍生元素, 所有的採礦和提煉的殘餘爐渣, 都是不斷的把放射元素從地殼萃取出來, 以燃煤為例, 每年幾萬噸的燒, 爐渣的輻射礦物的總量不會比核廢料少, 只是濃度不足引起新聞話題, 但這些到處亂埋亂倒, 最後從蔬果和飲水吃進人體的機率比核廢料的機率高得多. 這些礦場和爐渣你都不擔心. 反而關心那些緊緊關在核能電廠的燃料棒, 關心那些乏燃料的滲漏. 不覺得很奇怪嗎? 放射性同位素多如牛毛, 防不勝防, 難道你每天都在擔心每吸一口氣, 會不會吸進氡氣嗎? 還是走出家門時, 都會擔心頭頂上的宇宙射線會不會太強?

再說, 那些歷史上最有大的輻射洩漏造成的後續引響有多大, 從三哩島, 車諾比到福島, 造成的問題還沒台灣酒駕問題大. 以你的物理常識應該不難理解, 當年車諾比的核污染被季風吹到西歐, 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專家預測一堆數據, 30年過去了, 車諾比的野生動物過得還不錯. 廣島長崎核爆區, 紀念館照樣蓋, 觀光客照樣去, 然後呢? 生命有自己對輻射的適應性, 人類有時間解決核物理問題, 而你要悲觀那是你自己的事.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