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人能幫我想想50歲的單身不婚族該怎過日子嗎?

每天喝酒抽煙,爽在一時縮短壽命應該就不用想太多以後問題...

不過目前最大問題年輕時收的dvd跟小說頗為可惜.
能把這問題當成問題來研究、探討規劃相信就能把它給做好。!
大兄弟我教你幾個你可以參考看看
參加一些你有興趣的社團 或是扶輪社獅子會之類的
然後你可以養寵物
生命不過如此
自己活得快樂就好
目前40初

雖然我沒有打定主意不婚

不過我也有想過單身過一生的問題

很明顯的就是當日子一天天的過,

父母親總有一天會離自己而去,

別人子女一天天的大了有家庭成員的互動

單身的人大概就大部分的時間得面對自己的孤獨

所以第一個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多運動跟健康的飲食

努力賺錢並且理財,適當的買保險,為老後自己的生活做準備

找個可以長期投入熱情的興趣

幾個志同道合的單身或非單身的朋友經常連絡(現在單身的人比例越來越多)

多參加活動或是志工團體

一方面對社會有付出

一方面有跟人互動比較不會胡思亂想

這大概是我想到的一些對策



其實如果不是那種覺得沒有另一半人生不圓滿的人

單身反而更加自由少煩惱

因為有了另一半跟下一代雖然甜蜜但也有許多因應而生的煩惱

單身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想做甚麼就做甚麼不必考慮太多

就看自己是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一件事

而且我覺得大概在十年左右應該類似女僕等家庭照護的機器人也會出現

寂寞等等的問題應該也會有解決之道

總之我是覺得寧願單身千萬不要為結婚而結婚

這樣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lasb wrote:
目前40初雖然我沒有...(恕刪)

應該是性愛女僕跟照顧家庭機器人要分開才是

再還沒結婚前我也認為可能單身一輩子,畢竟這社會難結婚就算結婚離婚也很高,只是緣份來了,就剛好結了,我也想過釣魚爬山種食物過一輩子,不過再過幾年爬山我去掉,體力不行,洗溫泉倒是還可以!
不過一直有在重量訓練年輕到現在20多年了
我只想到要存很多的錢,因為你不知道父母還在的時候需要用掉多少錢。自己要了斷比較容易,但父母沒辦法。
如果是佛教徒,可以考慮「寺廟養老」,繳一筆錢,直到終老,不會有孤獨死的問題。

銀髮輝映佛光 杭州特殊養老 寺廟少見
2016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有1.5億,占10.8%,以WHO的標準來說,這就叫:高齡化社會,杭州的佛寺從10年前開始做起了寺廟養老!一個床位收人民幣2萬5千元,也就等於台幣將近13萬,條件是子女同意配合寺廟吃素、早晚課,杭州寺廟裡還有醫護室,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有些長輩在這個環境下,不忌諱先寫好遺囑,交給師父,當人生邁向最後階段時,能更有尊嚴的離去。



台灣苗栗也有個彌陀村

「彌陀村」就是提供退休的長者們一處清淨修行求解脫的好環境,頤養天年的好地方。由於長者們到了晚年階段,兒女都已長成,該做的事都已做,該盡的責任已盡,在一生最後階段的時間,應當協助他們做轉變來生的大事,透過「宗教教育」使他們能對來生有神聖的目標和希望;並幫助他們真正看破人生,放下一切,得大自在,最後再以圓滿的助念及佛事,幫助他們臨終無障礙,得生淨土。總括來說,《彌陀村》就是一處能讓年長者安養、修行、解脫的圓滿道場。

彌陀村設置有共修法堂、心靈輔導室、安寧寮房、助念室及功德堂,妥善照顧長者們生命中的最後階段。當他們到了臨命終時,會得到有殊勝又圓滿的助念,為其往生佛國送行,這就是生命終極的關懷!
銀髮輝映佛光 杭州特殊養老寺廟少見
2017/09/28 19:55

2016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有1.5億,占10.8%,以WHO的標準來說,這就叫:高齡化社會,杭州的佛寺從10年前開始做起了寺廟養老!一個床位收人民幣2萬5千元,也就等於台幣將近13萬,條件是子女同意配合寺廟吃素、早晚課,杭州寺廟裡還有醫護室,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有些長輩在這個環境下,不忌諱先寫好遺囑,交給師父,當人生邁向最後階段時,能更有尊嚴的離去。

晨起誦經一如普通佛寺,但特別的是,做早課的人除了修行師父,還多了一群銀髮族,老人家不只來這拜佛,也住在這裡。

南山講寺住持昌樂:「我們現在260個床位,登記在冊的3、4百人,住在這裡的至少有4分之1,一百人上下。」

大陸杭州南山講寺,10年前開始做起寺廟養老,對象以杭州人為主,一個床位收費2萬5千人民幣。

寺廟師父五人早晚巡房老者安居茹素,條件是子女同意,配合寺廟吃素早晚課,每天還會有5位師父輪流巡房,

師父噓寒問暖,某種程度來說,給了老人家陪伴感覺,在寺廟裡生活反而比在家更自在。

安養老人胡立華:「生老病死,老病都在眼前了,最後還有一檔就是死了。」

前提子女知曉同意長輩卸掛慮住寺廟,85歲的胡奶奶,幾年前老伴走了,索性把唯一留下來的房子也賣了,財產分給4個女兒,自己選擇到寺廟裡來養老。

安養老人胡立華:「我就住在這裡就夠了,像這些破破爛爛的東西,我都是在廟裡撿來的,我在這裡已經六年了,心裡頭很安靜的為什麼,沒有牽掛了,老先生的東西家當全部都分光。」

心裡不舒服念念經,找師父開導寺廟裡養老,多了宗教慰藉大陸在2016年,65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5億人,占比10.8%,邁入高齡化社會,對於養老機構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南山講寺住持昌樂:「學佛的人偏老齡化,拜佛的人像麻雀一樣飛來飛去,如果有一個方法讓他們定下來,那不走了那不是很好嗎,三個想法併攏到一起,我們往佛教養老這方面去做。」

寺廟養老應運而生,成為一種新選擇,但這些廟多在偏山,當老人家有病痛時該怎麼辦。

安養老人李明凡:「我治療是治療但我不往心裡裝它,哎呀一想我這個病怎麼辦,我不想它(血壓)高了我就睡睡覺,我照樣上得去(念佛堂)。」

李明凡女兒:「年紀大了怕萬一有個突發事件,這邊離醫院又遠這些措施都來不及,所以我不建議她長期住在這裡。」

李奶奶有高血壓,時常得來往醫院,為了解決寺廟醫療問題,義工弄了間簡單的醫護室。

義工張炎之:「量血壓測血糖給他們做推拿,打針灸拔火罐做這些最基本的,退休之前我是廠裡的廠醫,全科醫生我跟我先生一起到廟裡來。」

寺廟裡醫護室,提供基本醫療拿藥,要更深入的檢查治療,還是得由師父陪伴到醫院去,寺廟養老要面對病的問題外,還有臨終的安排。

安養老人胡立華:「我住在這裡吧了生死,死了以後不是師父要麻煩了,一手辦他們都算你你算47000元,47000元我都繳掉了後事也辦好了。」

南山講寺住持昌樂:「很多老人在我們這裡住下來以後,把自己的遺書都寫好了放在我這裡,基本上就是要讓他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人世間。」

事先寫好遺囑,選擇離開的方式,寺廟養老表面上雖然還是帶有宗教色彩,但實際上更多是體現,老人家在人生最後階段時,能有尊嚴的選擇。

vu84vu wrote:
如果是佛教徒可以考...(恕刪)


這點子不錯

比去養生村便宜又實用多了

樓主你有個觀念要改一下,
不婚不必然一定要單身,
單身也不一定是不婚,
如果你抱著單身又不婚的想法,
除非有堅定的理念(譬如宗教因素),
不然會不健康,
尤其男性還要面對別人疑問眼光,
現在40歲沒大問題,
50歲的你先要問自己可否應付這樣壓力。

如果都沒問題了,
那當然就是賺錢存錢囉,
錢可以解決老年時很多事。
如果經濟無虞時間許可,
也可以買塊農地,
閒暇實際就去種種地、養養花,
還可以練身體,
父母也可以一起種著玩,
種出來的東西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搏感情,
維持人際關係。
單身最怕就是宅化,
當身邊沒伴侶,也缺乏人際時,
生活很難規律化,
路邊遊民就是很好的例子,
做志工甚麼的,那種圈子很表面,
稱不上人際關係,很難教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