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消費者為什麼還要幫著商家考慮成本???
市場競爭下,雙方總會達到一個平衡.....
沒人說一定要幫商家考慮成本阿~我只是道出事實而已
如果東西一樣來比,那我認了~進價比別人貴我甘願被電價格~但是往往東西都不是對等的東西做比較...
而且你說成本不一樣,但是在某些情況,零件成本可能只差5%而已(拜台灣總經銷的經營理念,有錢不賺手會養)
所以對於那些去淘寶買,去找雜七雜八賣家買的人,我會很樂意去戳破他買自以為買到正貨而沾沾自喜的夢幻泡泡...

why? 因為讓他們深刻體會(當然也有執迷不悟不肯面對現實的人)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現階段達到一個平衡就是,越來越多人寧可去買仿的當正貨賣,也不願意去買正貨來跟仿的競爭價格...
信不信我一句話,目前現階段台灣某個品牌在外面流通的貨色有80%都是山寨的...大家在比誰包裝漂亮而已
blood0819 wrote:
就算我都買正品
也還是大陸貨便宜啊
有些時候只是你以為那是正品..
買到仿的假設在台灣都沒幾個人會去告了(今年有一個案例有間公司被消費者提告,搞的那間公司換名字生存)
更何況在大陸,摸摸鼻子認了吧~假一賠十? 我也可以打阿...


銀噹•馬汀 wrote:
馬的看完你這篇有點說到我的心聲....
消費者只看價格不看品質居多
只看你賣多少,不看你背後有多少成本要負擔...
別人拿山寨無條件保固客人爽用 成本比你低 毛利比你好
你拿正貨沒保固,成本高又要跟那些山寨跟價...利潤又爛到哭爸
每年幾年就要清掉一批呆滯料...跟國外訂貨貨損的風險,遇到瑕疵品一來一回的運費,光這些細算下去我就飽了
每年要認列虧損的退貨,大概也快六位數了...
對了...光1咖40呎貨櫃的哩哩扣扣的費用貴到靠北,我超懷念以前小三通的時候 大哭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好貨即使是MIT,他們都不重視本地的市場...
因為 [多付一元,日子高枕無憂的消費者] 在台灣是相對少數
[少付一元,但是因為成本限制導致東西很爛,所以因此喜歡跟賣家吵架要求的消費者] 在台灣是相對多數
民族性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