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boype wrote:
因為網路是大盤商,...(恕刪)
我覺得這裡有疑義,
由於帳號的關係,
我比較常去 PChome 購書,
這裡的書數量都有限,
賣完好像也沒有再補.
它書能賣得便宜,
應該都是挑打折的新書與暢銷書.
正如, 樓上也有人說的,
實體書店也有打折活動,
有時不遜於網路價,
並不是實體書店賣不起網路價,
但不是人人都會天天去跑書局,
卻有可能隨時收信息, 逛網路書城,
如果, 二者服務與定價不整合,
如何能水幫魚, 魚幫水?
你得到訊息說有特價,
興沖沖地跑到實體店去,
結果, 店員告訴你沒看清楚, 網購才有這個價,
這樣的體驗好嗎?
這種事, 就發生在我們這種網路與實體不協調的系統裡.
實體店有它的辛苦我知道,
但~ 關我什麼事?
我也是辛苦的小民.
其實, 你用網路把客人吸引到店裡,
就像超商提供一些 "免費(其實不是免費)" 的服務或長期特價商品一樣,
總有機會讓客人買更多.
因為, 網購不方便, 畢竟是個小小螢幕,
你不能像去實體店一樣一眼瞄盡書架上許多書.
更別說翻書的體驗呢!
就算不打折,
配合如百貨公司滿千送百的活動,
你還能賣更多.
無論如何, 這樣總比你淪為網路書城的展示場好吧!
實體店是有優勢的.
只是死板板地不知道怎麼發揮而已.
KJI01 wrote:
我覺得這裡有疑義,
由於帳號的關係,
我比較常去 PChome 購書,
這裡的書數量都有限,
賣完好像也沒有再補.
它書能賣得便宜,
應該都是挑打折的新書與暢銷書.
正如, 樓上也有人說的,
實體書店也有打折活動,
有時不遜於網路價,
並不是實體書店賣不起網路價,
但不是人人都會天天去跑書局,
卻有可能隨時收信息, 逛網路書城,
如果, 二者服務與定價不整合,
如何能水幫魚, 魚幫水?
你得到訊息說有特價,
興沖沖地跑到實體店去,
結果, 店員告訴你沒看清楚, 網購才有這個價,
這樣的體驗好嗎?
這種事, 就發生在我們這種網路與實體不協調的系統裡.
實體店有它的辛苦我知道,
但~ 關我什麼事?
我也是辛苦的小民.
其實, 你用網路把客人吸引到店裡,
就像超商提供一些 "免費(其實不是免費)" 的服務或長期特價商品一樣,
總有機會讓客人買更多.
因為, 網購不方便, 畢竟是個小小螢幕,
你不能像去實體店一樣一眼瞄盡書架上許多書.
更別說翻書的體驗呢!
就算不打折,
配合如百貨公司滿千送百的活動,
你還能賣更多.
無論如何, 這樣總比好吧!
實體店是有優勢的.
只是死板板地不知道怎麼發揮而已.
KJI01大
你說的很接近在下的心聲了
問這個問題
有些人還狂酸 甚至連釣魚文都出來了 (這是要釣什麼魚?)
很想直接在金石堂書店買書(如果也打折的話)
但現實就如你所說的 書店已淪為網路書城的展示場

你形容得太好了
舉例一本書實體店面賣100元,網路書店賣90元。
在沒有網路書店的年代,10個人會去實體店面買書。
而有了網路書店之後,這10個人裡面有4個人發現網路書店比較便宜,所以不去實體店面消費了(實體店面賺的錢變少,那為何不用同樣價格吸引消費者到實體店面消費);2個人在網路書店發現價格是90元,很開心地到實體店面,想買這本90元的書,甚至會順便翻一下其他書,但他們發現原來只有網路上才有這個價格;剩下的4個人可能是沒有上網習慣,通常都直接去實體店面看要買哪本書,但他們可能會透過朋友、親友間的耳聞,發現原來網路上買得比較便宜。
你實際上可以用成本的概念去解釋這一個情況,但這就像打籃球,很多東西是數字上無法顯現的,在我上面那一段例子中,很多人可能就因此得到了不好的消費經驗,這在帳面成績上如何明察?
最後回到主題,樓主的問題就跟現在還是很多電視台不願意接受網路收視的成長一樣,認為只有傳統的電視收視率才是一個節目真正的體現,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視聽者(換到這個例子中就是消費者,買書的人)的習慣也在變化,一昧堅守傳統的步調,只是凸顯老一輩管理者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已。
這實際上要牽扯的東西很多,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