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今天用電量最高的時間(13:40),核電284萬千瓦左右,大約佔8.2%
再來是另一張圖

這是今天用電量最低的時間(5:50),核電284萬千瓦左右,大約佔12.1%
如果沒有核電,會少掉284萬千瓦左右的電。這些電要怎麼辦?
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法:
比較這兩張圖可以看到,離峰和尖峰時間的用電量差異接近1000萬千瓦,所以只要能把離峰時間的電拿到尖峰時間來用,問題立刻就解決了。兩個時間的用電差異除以二,表示有500萬千瓦的餘裕,足以彌補284萬千瓦的缺口了。
但是離峰的電可能拿到尖峰時間來用嗎?
當然可能,而且所需要的費用比想像的還便宜很多。只要鼓勵/獎勵/補助民間安裝儲電系統,在離峰時間充電,然後在尖峰時間使用,就可輕易解決備轉容量不足的問題。
以美國Tesla Motors的powerwall 2產品為例,13.5千瓦的powerwall 2價格為5,500美元。國內也有電池廠商提供類似產品,但由於價格相對昂貴(10KW約40萬台幣),市場可見度有限。
全台700萬戶,若全部裝置,需要700萬*5500美元*30匯率=約1兆1550億台幣。但完全不需要花費這麼多,其實全裝也沒有用。
尖峰和離峰用量相差約900萬千瓦,只要能儲存500萬千瓦的電力,基本上就沒有限電問題。大約5.3%家戶安裝,約612億經費(總經費,如果只部分補助支出更低),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約兩個核四廠的發電量),還可以剩下10%+的備用容量。
還有,這些支出並非一次性,可以逐步推行,就可以用相對很低的成本逐漸解決基載電力不足的問題。約300億成本就可以將離峰的250萬千瓦電力儲存並在尖峰時間使用。
這個問題並無法一勞永逸,因為用電量會隨經濟成長而增加,但緩解問題後,可有更充裕的時間找到替代能源。可惜要在台灣推行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