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不一定會很快樂,但是不優秀就會比較快樂?
其實講優秀兩字太嚴重,單看考試成績就好,一班30個人,分數總是排在倒數,題目10題有5題不會做,這樣的人會過的有自信,會過的快樂?
我自己也算是人生勝利組,有點小聰明,不是太愛唸書,但就是一路念到國立大學熱門工科碩士,也一路在上市大公司、外商任職,結婚有了小孩之後,我就開始思考,父母究竟該扮演什麼角色?我是認為父母該扮演觀察者的角色,觀察並瞭解你的小孩,在適當的時間拉他們一把,或推他們一把。
我認為自信很重要,然而自信的建立是需要"事實"(我不喜歡父母常對小孩說你很棒之類的話,棒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講出來的),而不是憑空得來,憑空得來得叫自大。
人的一生求學唸書要唸幾年?念到大學要花16年,在台灣只要唸書就會有考試,考試就是一種檢驗,檢驗你的學習成果,不要說考試不重要,考100分不代表什麼,但是考0分一定是代表什麼!學校出的試卷也不會是亂出,總是有一定的檢驗作用。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好的學生是上課前先預習,上課時專心聽,上課後再複習,老實說,這種好學生萬中取一,我是比較認同人性本惡的,尤其是小孩子,玩樂總是比較重要的,這時還是得push一下,放任他過的快樂就好,那以後就會不快樂了。考題10裡面有8題會做,總比只有2題會做,活得要有自信一點吧。
自信的建立不是只有考試成績,成績充其量算是降低不自信,扮演觀察者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去發掘小孩擅長的部分,不過還是要配合小孩的個性,我的兩個小孩都不是那種愛出頭的,譬如,當老師問一大群小孩這個問題誰要回答?一大堆小孩搶著舉手說我我我,他們兩個就是不會舉手的少數其中的2個,所以我就要想辦法創造舞台給他們。老大小一學校才藝課上桌球,算是不排斥,我就讓他繼續上,小二時看他算有興趣,雖然他說不要,但我還是給他繼續上,終於上禮拜學校辦桌球比賽,我等待已久的舞台終於出現,我也有點患得患失,好不容易有個舞台了,幸好,連過5關,奪得年級第一,這是個很重要的經歷,有助於建立他的自信。老二弟弟今年要上小一了,整天看哥哥上才藝課也很躍躍欲試,不過我會引導他從事別的項目,不要上桌球課,因為不管打得再好,上面總有個哥哥壓著,自信就不容易建立。像老二對英語學習有興趣,會安排他上美語安親班,一樣從他擅長的項目來建立自信。
Nerduke wrote:
我父母都是白領專業人士,一個人都在台灣賺400-500萬一年吧
從小就北一建中、國立名校好系、大公司拉哩拉雜的人生勝利組(我爸還出國唸碩士)
但我父母從小就沒有逼迫我太兇
我考上北市前三志願,也只是笑酸我果然滿蠢的
我唸文組,我父親也只是說,你那麼笨,是不該唸理組
我到國外唸名校大學,他們酸我是靠爸族
等我名校碩士回台灣,他們只氣我浪費錢,不待在國外
現在未滿30年薪百萬,他們只酸我賺的只夠當零用錢
現在交的女朋友,我父母只會搖頭
嗯,我想說的是,我爸媽的確瞧不起我啦,但他們從來沒有逼迫過我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1%不到的人可以像他們優秀,所以他們從來不望子成龍
我也有這心態,我實在不認為我小孩會像我一樣
我好奇的是,版上有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
我很好奇這些父母是很優秀而逼迫自家小孩,還是不優秀而幻想自己可以抽樂透養成優秀的小孩?...(恕刪)
我家和你們家差不多,我也是從小被放養長大的。不過,我覺得你們家的互動還蠻親密的,這樣挺好的。
記得大學選系的時候問過老爸,他只回:"自己想清楚,自己做選擇,不然你以後會恨我"。

選擇工作的時候:"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交女朋友他們雖然沒有表示意見,但估計是因為來去匆匆有點眼花

要結婚的時候: "記得,婚禮聘禮人家要什麼都答應,不要留下禍根。還有,房子寫人家名子,就是他的了"

我對自己的小孩應該也是差不多,我會盡量給他們一個適當的環境,但人生是他們自己的。
高中以前,我會讓他們上國際學校,大學前和大學畢業後會建議並付錢讓他們放一年GAP YEAR去環遊世界,大學畢業後他們就要靠自己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