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很多人分不清捲舌和兒化音這兩個概念,北京方言的另一個特點「輕重音」就更沒人提起了。另外沒事不要學北京人說兒化音,你們學不會的。那裡面有很複雜的規則。舉個兩個簡單的例子:1.老北京城有皇城內城外城三重城墻,地名裡就有很多帶門字的。天安門、永定門、正陽門這些的門字絕對沒有兒化,而「東便門」就有兒化。2.「白麵」是小麥粉而「白麵兒」是海洛因。
moriarty1 wrote:都是邊疆人民自抬身...(恕刪) 不過用廣東話讀唐詩宋詞確實抑揚頓挫,輕重有序幾乎每一句都押韻非常好聽這不是巧合,而是唐朝和宋朝的主流通用語言,應該就是廣東話之後受到中原戰亂,才逐步往南遷移避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