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雪隧塞車之我見

只要無速限..
可以任意變換車道..
不用保持車拒....
問題就解決了....
因為怕死的都不敢上了....
前幾天在跟朋友討論這個話題。其實雪隧主要塞車的原因之一就是龜車。

這些烏龜不管廣播怎麼喊、LED螢幕怎麼宣導,牠們就是我行我素地拉開車距,緩慢地開。上週末走了一趟雪隧感觸更深。時速90公里的我從後視鏡竟然看不到另一線道的車子,這隻烏龜狠狠地把所有的車子都堵在後面... 還好我選對車道。

天馬行空的想法是在車道上裝置軌道,類似機器洗車一樣,車子一進入隧道就卡住,然後依照90公里的時速把車子送到隧道出口。技術面還有費用可能就要請專家算算了。只是在進入軌道之前速度應該還是要減慢,到頭來好像還是會回賭...... 無解......................
大家都提 單雙號 行車
個人覺得沒有用
因為問題點在烏龜車 與 車距問題 ~

所以 我會建議
1. 取消 往台北 出隧道後 速限八十 全線時速九十
2. 入口處 宣導 內車道必須以最高限速行車 以及 車距50公尺
可按每個消防設備距離大約目測 每個消防設備距離是50公尺
還有ETC設備 不會測速照相
3. 內車道 將進行 過慢照相 一旦低於最高限速5公里 將拍照
罰款 一次一萬二 可以連續開罰
4. 內車道 將進行 距離過遠 拍照 距離過長 超過20公尺 將拍照
罰款 一次一萬二 可以連續開罰


這樣一來 龜速車 就不會走 內車道
黃金右腳 技術不好 也不會走 內車道
雪隧往台北其實是慢上坡
不喜歡上坡加速的 也不敢走內車道
就是要重罰 才會改善塞車
喜歡龜速 就選外車道 
要走內車道 自己要注意速限跟車距
技術不好的 就不要走內車道

不只是雪隧 一高 二高 也是一樣
一遇到小上坡 車速自然下降
一堆人 就是不踩油門
龜速車 就是領頭車 死都不加速

還有遇到ETC & 照相 就踩煞車
時速明明沒有超過 踩什麼煞車 不懂

我就問過 公司同事 雪隧50公尺距離 怎計算
每個人都說 自己目測 沒有人知道 每個消防設備距離就是50公尺
可以按這距離 大概抓一下
當我說出 消防設備距離50公尺 可以用來測距
有人回答我 開車哪有時間去看旁邊的消防設備目測 ......
我後來回他 你乾脆不要出來開車 阻礙交通好了
誰叫你一直盯著旁邊 瞄一下 就好啦
那人還很吃驚地看著我 好像我是怪物 .....
無言 ....


ps : 自從雪隧說要保持五十公尺距離後 現在只要遇到隧道 一堆人自動拉長距離 速度也相對變慢
這也要宣導 只有長隧道 才要保持 五十公尺 , 台灣定義長隧道只有雪山隧道與八卦山隧道
其餘 沒有說要保持50公尺距離 這也要多多宣導

怎麼會無解 實施高乘載阿
3人以上的汽車才可以通行
其他空間就開放機車行走
不然一堆汽車2人佔了4人的位置 你覺得不會塞?
用塞車稅的方式
假日時段ETC收費十倍
以全長54公里
ETC每公里0.9元計算
不過是50元不到的過路費
若是用塞車稅的方式來計算
每公里10元的費率,就收費540元
除了宜蘭在地車牌、公務車及大眾運輸巴士外
其他外地車牌一律適用塞車稅的費率
嫌貴就不要上或是錯開塞車稅時段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