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撕丁 wrote:日本天皇發動戰爭被美...(恕刪) 日本天皇沒有發動戰爭的實質權力.他的盟友德國的「元首」,那才叫做權力無節制.不管哪個宗教,哪種思想,上位者權力大了都會失控,差別只在將軍們會不會打仗....至少不會有人「奉仲尼之名」攻城掠地.
水雲 wrote:不知道 廣電總局 會不會 不許 諸子百家 裡面的 陰陽家 ?(恕刪) 百家講壇有關於陰陽家的"陰陽消長,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宇宙觀"陰陽家"的主導思想最早見於《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我知道有個中共退休的核心人物在研究這個很有一套名字好像叫吳儀
steven.yo wrote:古時是按統治者(王公...(恕刪) 肯定是要恢復部分中華文明孔子應該說是一個教育家儒家的思想更多的是推崇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只是從秦始皇之後的漢武帝,才開始為統治者所用,發生了變化和原始的儒家已經不一樣了《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眾能夠自我抉擇就隨他們自由選擇;如果不能自立,當教育知使之民智開化。如果孔子要愚民,他就不需要辦教育,也沒有弟子三千如果孔子要愚民,中國至少象西方一樣推遲一千年,沒有科學和教育,也就不會有漢唐盛世。「民可使由之」就是所謂的民主國家讓老百姓自由、自然地生活。其實過去幾千年,中國一直是地球最大經濟體一直到是清朝和英國的鴉片戰爭結束後幾年,最落魄的時期,中國還是地球最大經濟體從1900年之後才迅速崩塌
dongmark wrote:《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標點符號是個很有趣的東西,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許多人會解釋成:老百姓可以讓他們跟隨,不能讓他們知道太多」若換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不同了....
taoz wrote:儒家的內涵是仁,精隨是誠信~自秦朝開始就沒有真正的儒家了歷代提倡儒家只是披著儒家的外衣,卻實實在在是法家~~(恕刪) 因為秦始皇是法家的忠實擁護者堅定反儒家人士純正的儒家,都已經被焚書坑儒了
lemon566 wrote:那該想想的是~像台灣這樣的民族性情,適合成為不需要儒家思想的自由民主國家嗎? 說實在,儒家思想真的有很大影響嗎?台灣人真的了解儒家思想嗎?台灣除了讀書考試外,有多少人還記得儒家思想的?現在社會裡,儒家思想的影響佔多少?還不是只有一些表皮而已!有和沒有差不多此外不要以為道德禮義那些就是儒家專利諸子百家都講道德,宗教和西洋哲學也講道德現在社會的道德是來自現代公民基礎的道德也不是儒家的道德現在社會的規範或制度也多半跟儒家無關說台灣需要儒家道德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