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苦工 wrote:念書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將來可以出來工作會念書就代表會工作嗎這誰敢跟我保證的...(恕刪) 首先,目的不對,你邏輯思考陷入很深的謬誤當中,試想如果唸書唸的好,將來出社會工作不一定好,那唸書的目的,就絕對不會是將來出來工作因為不成正相關的兩件事情,怎麼可以把某一個視為另一個的目的呢
聯考時代,是最省錢,窮人最容易翻身的機會不花大把金錢去補習,如果基礎還不錯,念學校的課本就夠了現在呢,才藝,證照,樣樣都要花大把抄票,變成弱勢更弱勢,有錢人才玩得起遊戲改成這樣,說白一點根本是在圖利,補習班和財團政府其實證照制度後,最大的受益者,1政府2補習班政府可以賺報名費,還可增加某些人的收入例:主辦及監考者等...現在就像在比誰花最多錢在孩子身上,用錢砸成績窮人呢...
small kim wrote:現在就像在比誰花最多錢在孩子身上,用錢砸成績窮人呢... 修改一下把窮人改成一般人或是小康家庭,中產階級聰明的小康家庭,中產階級沒辦法砸大錢(教育經費)教養兩個孩子所以很多家庭只生一個。用力培育這個孩子。笨笨的一般家庭或是笨笨的較窮的家庭才會生好幾個,然後沒辦法用教育讓子女翻身,因為資源輸人一大截。以前孩子要憑實力,現在是憑父母財力。以前是恨鐵不成鋼,現在是恨爹不成鋼。以前重點科目補補習,錢不用花太多,較窮的家庭常常還是生好幾個小孩,總有人能憑藉考試出人頭地。現在是光寒暑假為了加分參加"營隊"動輒十幾萬元。生育率低落的原因,很多人歸咎於產業因素,我是歸咎於教改。本國生育率曲線剛好跟教改年代演進吻合。要說產業外移因素,二十幾年前就有產業因素了,但是那時並無生育率的問題。
光看補習班的數量跟科目就知道教改是完全的大失敗以前頂多英數理等主科要去補習班,現在連才藝甚至很多奇怪的科目都要去補習要負擔的補習費用不知壓死多少父母簡單來說早期的聯考制度,是讓學生有基本的英數理國文等基本然後透過加權計分讓你去選有興趣的科系並不是要求你所有的科目一定都要分數很高才可以有人英文0分但是數學100分,相反有人數學0分英文100分,一樣可以透過加權計分選到自己喜歡的科系至於不愛念英數理的學生則可以去考技職學校或是體院跟藝術學院但是現在那堆技術學院等等的特殊學校早就從本質消失了全部升等大學吸納不管有沒有興趣反正志願填得上就可以請問這樣畢業之後真的有學到啥?國內的教育並不是讓大家都有學校念,都可以上大學這麼簡單一個國家還得跟世界各國競爭,何況我們的國家處境這麼艱難更需要有競爭力的學生那現在呢?
小南 4841 wrote:當年教改也是逼不得已...(恕刪) 復活放牛班有啥不好,裏面不是不讀書就是流氓,除了少數還沒開竅的以外。而且真的想讀書,放牛班隨便也能上高職,沒心讀的,就算在前段班也是只能上高職。
貓貓籠九 wrote:以前重點科目補補習,錢不用花太多,較窮的家庭常常還是生好幾個小孩,總有人能憑藉考試出人頭地。 講的好,以前第一補習的應該是『英文』,再來是『數學』(以國中而言)(所以高國華才那麼有名又賺大錢,我也去補過當時還在金山南路的小巷子內呢)想想我們的陳前總統,要是放在現在,可能也沒辦法翻身吧?想想很怪,考過聯考的都在懷念聯考,那現在台面上一堆家長(家長協會、補教協會...etc)是沒想到嗎?還是另有所圖?可憐的都是他們的孩子啊~雖然,想想以後我的孩子也是會這樣受到影響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