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各都市的特色....

我拍我再拍 wrote:
在台灣 除了 極少數...(恕刪)


敝小弟住高雄,
我覺得高雄比台北好多的。

我最近要辦事情一直跑台北,我很不習慣台北到哪都是一堆人人人。

這在南部是不太可能那嚜多人的,台北街景也沒高雄漂亮,至少我們大條路的路燈,漂亮多了。

公車牌也比台北有質感多了。

最不喜歡台北氣候,又濕又黏,常常下雨,以前在高雄沒有出門帶傘習慣。

在台北住都要帶傘,空氣也很糟。

可能我是從南部上去,吃東西口味重了點,去台北感覺東西清淡了點。

高雄有山有海,假日要上山or下海都很方便。

台北就可能比較適合上山。

捷運也快通車了,以後要去機場or高鐵也方便多了。

台北以外並沒有像你說那嚜髒和擠只有台北比較擠八,高雄自從實施垃圾不落地,

路邊垃圾就減少很多了。 而且現在路邊也設置很多公共藝術東西。

我最不喜歡台北路,彎彎曲曲摩托車很難騎,感覺都市道路就是沒有規劃過。

因為高雄是棋盤式規劃,好其多了。

但....比起高雄屏東生活更悠閒XD

呵呵~以前唸書的時候,剛到北部!
就有北部的同學問:你家有沒有養豬啊?
我就大笑說~有啊有啊!
其實很多北部的同學,在求學生涯裡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台北!
他們統稱台北縣市以南的地方為"大南部地區"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台北是他們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
我是覺得不管是哪裡人,對自己的生長環境產生認同
就是好事一樁啦~只要不去批評他人就好!

tantan22300 wrote:


這位大大 寫的也...(恕刪)

我曾經去過台東的太麻里一帶
當時真的被海天一色的藍給嚇到了
心中的震撼
筆墨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我在海邊看著海跟天
看了2.3個小時都不覺得累
心中只想著
真美...真想搬來這裡住
我之前是在台北工作的
不得不承認
台北的資源很豐富
辦事情都很方便
可是我不快樂
而且不會讓我有想住下來的感覺
反而讓我想快點離開
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
我在高雄
我很快樂
如果將來我有孩子
我還是希望他在高雄
因為這裡是他的根

自分で选んだ道だから 跪いても终点まで歩んで行かなきゃいけない!
當各街頭巷尾都有7-11,麥當勞跟夜市時
我以為,台灣各都市都一個樣了
台灣各地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行人沒有走路的地方。

騎樓不是停滿機車,就是擺滿商品,還有把廚房放在騎樓下的,就算騎樓淨空也多半高低不平。不爽走騎樓,就只能跟機車一樣去走慢車道。

很奇怪,不是人人都有2輪或4輪,但是人人都有一雙腳,可台灣就是沒有一個能走路的地方。

我知道「走休閒」的步道很多,但是「走通勤」幾乎是不大可能。很多走路上下課的學生是很可憐又很危險的。
我覺得台灣各地都有特色,但是特色不在於建築。在於居住在那個當地地方的人民。

台灣除了日治時代有都市規劃,包含現在的設計都市規劃沿用日治時期。
1949年之後沒有相關建築法規與相關的制度。導致後來大家真的隨便蓋。

看看世界各地。歐洲還要規定屋頂顏色。樓高限制等一大堆法規限制。
1949年之後搭配各種抄來的法規導致台灣都市設計的失敗。
居然還有某某時間之前蓋的違建也可以就地合法。

不過這幾年某些地區有很大的改觀。引進國外的理念變化很大。
有些學校圍牆拆了,公園的圍牆也改了。
舉例台南地區的公園變化真是很大。高雄也不小。
最近幾年才發現孔廟、延平郡王祠那邊變美,台灣一直在進步中。
不過這是法規方面的問題。

個人覺得人民才是都市的價值核心,如果大家觀察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對一件事件態度與價值觀都不同。
這一點大家可以用心體會。

eu_0921 wrote:
麻煩各位回文的大大們...(恕刪)

台北人真的很冷淡,有一次我騎機車去上班,途中居然沒油了
還好我都有提找兩個小時的習慣,當下就牽著機車走了近兩公里的路到加油站
期間約半小時的時間,沒有任何一個人停下來關心一下
同樣的情況在高雄發生過兩次+一次開車拋錨,都有人停下來問我須不需要幫忙,甚至要載我一程
雖然我都拒絕了,但心理可是溫暖多了

在台北看到救護車或者是消防車被塞在車陣當中,再最前排的車子居然不願意移動,理由是紅燈會被開罰單
在高雄我自己開消防車的經驗,鳴笛後就是我最大,不管是前面是不是紅燈車子多,就好像摩西站在紅海邊,雙手舉起,海水會往兩旁散開,出現一條路一樣,

台北市雖然有全台最佳的大眾運輸系統,但是開車的人還是很多,多到提早一個小時上班還會差一點遲到
交通號誌設計不太好,感覺像是在擋路
這邊剛路燈,沒多久下個十字路口又變紅燈了,而且數量過多

南部,或者說其他縣市,交通管制雖然沒有那麼嚴格,常常會看見逆向行使的汽機車
但是至少沒有台北市那麼複雜,且還有些路段禁止機車行駛
甚至看見警察在橋樑出口處或路口處攔車酒測

所以在南部有自己的交通工具還是比較方便,且其他縣市經費沒那麼多,所以公車營運普遍不佳,也就沒台北市這麼發達,但我常常騎機車經南橫到花東玩,很有趣

關於娛樂南部也是有夜生活,以前當兵時,半夜常常偷溜去PUB玩,但是南部大多數是基層員工,沒那麼多錢和時間揮霍,而且上班時間也比較早,台北娛樂是多元這我就不認同,住在台北市除了夜店外,我就不知道哪裡有好玩的

穿拖鞋逛百貨公司沒什麼不好的,天氣熱腳容易發汗,且比穿鞋子輕鬆許多,畢竟是休閒不須那麼嚴肅,紅燈右轉台北市我也看過很多人這麼幹,不要跟我說那是外縣市的人,重點在於台北執法較嚴,警力較充足。
不知道閣下還要教育什麼?難道你認為南部人都是國中畢業嗎?

關於天氣,我在南部沒有冬天的衣服,從不穿外套,騎機車時才穿一件薄薄的風衣,也沒什麼雨衣,需要時才到小SEVEN買簡便的雨衣

另外就是關於政治議題,南部人觀念上對於北部人認為,政治上偏激一些,所以南部人上北部打拼都會聽到長輩提醒,不要跟北部人談政治(跟mobile01一樣),避免衝突

stratos wrote:
台北人真的很冷淡,有...(恕刪)


以前台北忠孝東路四段的sogo也是有人穿拖鞋逛
但被當時的日本管理幹部當場請出Sogo
所以,別把一些行為,認為是"台北人"刻意把自己突顯的跟其他區域的人不一樣
"台北人"也是被"日本人""教育"成這樣的

我開車在市民大道上
後方有救護車,大家都自動把車開道路兩旁
原本只有兩線道的車道,變成三線道,救護車就從中間分隔線一路暢通
你看到的狀況跟我看到的狀況都是在台北市發生的
所以,請不要把你看到的個案,視為通案

夜店生活,不只台北市有,台中市,桃園市也是如此

大眾捷運系統是每個都市都該發展的,因為他對於環境的改善有著很重要增進
中南部發展不佳要被批判的是當地的政府,是它們行政效率太差,沒有為人民提供好的生活品質
你們應該要難過當地政府收了稅租不知在幹麻
當然,偏遠的地方,人民藉由自己擁有的運輸工具確實能達到時效性

您有觀察到一些社會現象
但社會現象的解讀不宜過於區域性,您應該放大角度來看,而非見樹不見林
都市化的先後順序改變了當地人口的習性,疏離感,冷漠感,這是舉世皆然
把紐約的人性狀況去跟奧瑪哈比,你會得到一樣的結果
這是因為高度都市化的地區,吸引的份子越複雜
兩個層次來說
第一,你在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下,你遇到你認為的當地人,極有可能事實上是你的家鄉人,但你卻把他個人的行為,視為是當地人群體的行為。但實際上,他不過是適應那個區域的社會行為。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會隨著所處區域而改變,不是想像中的恒定。
第二,你去高雄或是台中火車站前的地下道所會遇到的騙子比你在集集會遇到的機率還高。這是因為,熱鬧的地方比較好討生活。但藉此認為說,高雄台中居民就比水里,集集人險惡或冷漠嗎?我想高雄或台中居民聽到了恐怕也會跳腳。

我在中南部也生活過好幾年
我的觀念中,只有好壞人,做好事做壞事的人,並沒有以地域去判斷這個人一定如何如何
任何一個城市,居住在其中的都只是居民
人當然會受都市的影響而改變一些行為,但人內心的人性才是重點
希望你能交到很多各地不同的好朋友
kpchao wrote:
台灣就是沒有一個能走路的地方...(恕刪)


沒有一個能走路的地方,看起來像是
還要拿 開山刀 開出一條路來...
應該是說,沒有能 好好 直直走的空間;
不管在哪裡的騎樓,都高低不一、或停滿機車...
只有比較新蓋的,才稍稍平直點...

這情形即便是首善之都台北,還在推廣:
英雄也怕路不平,這回店家來相挺 ?

另外最令人詬病的道路品質,住商、工業區
都一個樣。所謂的 住宅區 居然找不到一條
能夠讓人溜 10分鐘 直排輪或滑板的 平 路...
騎乘自行車,也是經常 補胎補不完...

看到國外的住宅區,小孩子都敢在他們
家門前的馬路上 玩直排輪、滑板甚至蛇板;

台灣行不行 ?


stratos wrote:
穿拖鞋逛百貨公司沒什麼不好的...(恕刪)



我也覺得以台灣的溼熱天氣,穿 涼鞋 或
拖鞋在外面逛街,不是一種 失禮的行為。

每次夏季看到一些上班族 西裝筆挺,打著漂亮領帶,
真的令人肅然起敬。進到辦公室,攝氏 20度以下的
空調冷氣,然後脫下皮鞋,實在是很強烈的對比。

以前學長都穿著 內衣跟 藍白拖上課。所以教室
門口曾經貼著 請勿穿著拖鞋進入教室 的公告。
最難過的就是某堂課,被教授要求穿著 正式服裝。

那時候我真的體驗到,
什麼叫做 沐猴衣冠...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