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並不是避雷針永遠不會被雷打,畢竟尖端放電的原理就是利用高曲率(尖端)的高電場密度來放電,如果還沒放到安全範圍,或是天地電位實在上升太快,對雷來說它就是最顯著的目標,還是有可能打下來,所以會讓人誤以為避雷針其實是「引」雷針。
避雷針的施工有一定的標準,自然會有等級之分,但通通都還是「避」雷針,沒有說等極差的就稱是引雷針,等級好的才叫避雷針這種奇怪說法。
那,雷能不能被人工引下來?答案是可以的。只要空氣的電場梯度夠高(其實就是天地電位差上升啦),這時候附近最高點就有可能引雷下來。利用這個原理,在電場梯度高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把一條導線打上天空,雷就會被引下來了。打上去的方法可以用火箭,火箭上繫著接地的導線,雷會順著導線走下來,建立一條暫時的放電通路。
雷既然可以引下來,那能不能儲存?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還有困難。雷的持續時間太短,能量太高,每個雷的能量高低大小差異很大,幾乎還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接得住雷的能量並穩定運作。總和來說,你必須設計一個可以在瞬間接收並承受大量能量,對高能量和低能量都能穩定運作,並在這個瞬間內轉換成其他穩定的形式加以儲存,以目前的科技確實很難達到。要不就是不切實際,要不就是想得太簡單。
像超導體,乍看好像可以。但要知道,這種超導體儲存設備是將大電流侷限在超導體內流轉。電流的運行會產生磁場,大電流當然會產生大磁場。我們假設啦,假設未來發現了可以在攝氏40度C運作的超導體好了,這個超導體儲存設備能不能耐得住這個大磁場產生的巨大應力?會不會一進入超導體儲存設備,設備自己就被巨大應力給弄壞了?
未來可能可以,但還要考慮一個問題:我們以為雷是危險而多餘的,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如果大家都把雷引下來儲存,導致天空再也看不到閃電,對大氣穩定,氣候運行,對整個生態,甚至對地球本身,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雙子貓 wrote:
避雷針不是設計來給雷...(恕刪)
閣下發言的這篇顯然內容扎實,尤其是關於避雷針方面的解釋真是讓人上了一課,和其他插科打渾的回覆大不相同。(雖然偶爾kuso一下也不是壞事,比如此篇)
在下的意思並不是說超導體能當解決方案,而是目前只有超導體能直接儲存電能。至於電磁相生這一對孌生兄弟倒是沒考慮進去,主要還是不認為這方法可行吧(因為超導所需的低溫)。
如果說天空不再有雷(被人接走做環保能源)會有什麼影響這議題很有趣,目前科學家只知道打雷時因為強大能量貫穿大氣讓氮氧結合隨雨水落下成為天然氮肥滋養植物,此外還真是近乎空白。也許就像是勞倫斯所提的蝴蝶效應一般,造成的影響是短期所沒辦法估計的吧。
在cost down的3C世界裡,低價才是王道;怎樣用產品不會壞,決定在於運氣。
不管是閃電或原子彈,它們的能量都是「瞬間」爆發出來,而很遺憾地人類目前的科技只能做到對逐漸釋出的能量加以控制和利用,對於瞬間大量爆發的能量只能隨它散失,根本沒有能力控制。同樣利用放射物質分裂為能量來源,即使像核能發電廠這樣已經把放射物質壓迫在最嚴密的控制範圍內,最終還是得藉由蒸汽加熱這樣間接的方式來取得核能的能量,根本沒辦法直接取用核能能量。而常見的風力、水力發電,也是只能自可控制流動的風、水中汲取部分能量,像颱風、山洪這樣爆發的能量也是毫無對策。
而一般我們常用的電能大多是電線裡的動態電能,必須穩定且持久才能被利用,閃電的能量雖高,但是既不穩定又不持久,根本不實用。而常見的電池其實說穿了是化學能,是藉由電池內的物質產生變化產生的電流,並不是真的把「電」儲存在電池殼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