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矽酸鈣板在台灣其實沒有幾家製造商(四家),雖然它撐起了大約每年七十五億的市值,但其中最大宗的卻是施工費用,以我的了解,其實台灣只有兩家有固定而大量在做這種尺寸(俗稱的36),當然其中一家是我們,但是我必須幫我們及我們同業說一下,我想這兩家做出來的矽酸鈣板都很ok,我是摸著我的良心打這些字的。
施工每坪的價格,對不起,我很難跟大家報告,因為這有點立場的問題,但是唯一能說的是,我想兩千五每坪含油漆可以做到很美觀且穩固的天花板。但是這個價格取決於你施做的大小,因為師父工資是算天的,小工作也是算一天,要費很多力氣搬上搬下的也要加錢,施工的難易度也每案不同,燈具挖孔當然也不是件輕鬆事。所以就算師父要收到三千五一坪,其實我也是覺得合理的。
但我一直喜歡找所謂龜毛的師父配合,很簡單,我認為只要師父龜毛,剩下的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問題了,因為天花板的成敗,師父的施工素質佔了一半以上的因素。固定用角材(架構用)盡可能選實木的,例如紅心柳安,尺寸足一點,三尺一尺下一隻角材,其實很難出問題的。合成角材不是不能用,但是一定要選紅膠的,要試很簡單,丟到水裡三天沒分開就是可用的。如果各位看過蟲蛀合成角材的景象,保證你連住都不敢住。
至於這位大大的狀況,我當然可以想像木工師父會用這種方法處理,但是為什麼在天花板實做上,薄木板會被矽酸鈣板取代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市場,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很簡單,耐久性和防火性。同樣的,氧化鎂板在五年前還佔有百分之七十的市場,但現在連十分之一都不到,其實就是市場對不耐久或不穩定裝潢材無情的淘汰。
講一句讓使用氧化鎂板的大大心痛的話,師父對這兩種板材取得的價錢差異真的不大,每坪最多兩百塊的價差,可是卻造成了這位板友ooxx xxoo.....,坦白說,又不是價差幾千萬,這樣子搞,有時候對同是這個業界的我們感覺非常無奈。
如果大家已經用了氧化鎂板,問我需不需要拆掉重做,坦白說,我不敢建議需要或不需要,但是氧化鎂裡有高ppm的游離氯,以前我們實驗室只有女生可以搬氯,為什麼,大家自己猜。而且游離氯非常容易跟金屬反應,那固定板子的釘子當然是金屬的,那..... 不過,鄉愿一下安慰大家,其實台灣天花板掉下來的例子很少,不用過於擔心。
當然也有些板友想跟我們買東西,非常謝謝大家,不過我們得東西鋪的非常廣,一般建材行都詢問的到,我也想避免一些瓜田李下之嫌,例如在這裡做生意之類的。不過我們的矽酸鈣板跟國內一家很大的公司合作,品牌應該很容易聯想,當然我們也有自有品牌, 以纖維水泥板為原則。不敢講說每片板子都是精品,但是應該都還不差,也謝謝大家。
stanleywoo8 wrote:
有蠻多板友PM我,對...(恕刪)
請問stanleywoo8大大 和各位大大
如果房子已經裝潢了 且已經住了一年多 但因為所在縣市且位在高樓 沒有什麼潮濕的問題
所以我沒辦法用有沒有水滴或是吐羹的現象來判別
要怎麼事後去看我的天花板到底是 矽酸鈣板或是氧化鎂板?! 在外觀上或是各方面 兩者有顯著的區別嗎?
我記得我當初的裝潢師父 跟我說用的角架木材是實木的 且用的是矽酸鈣板(好像是南亞的??,我沒記錯的話)
住了快兩年 沒有吐羹的現象 反而是在樑(水泥)和天花板的交界處 常有細的裂縫發生
後來有請油漆工重新批土或是補silicon,再上漆一次 到目前為止就沒有明顯的裂痕了
謝謝指教
一般來說矽酸鈣板、氧化鎂板就非專業人士很難分辨出來
但是你兩種都見過之後就會分辨了
矽酸鈣板比較硬,切割需用電動工具~
氧化鎂板比較軟,用鋒利的小刀即可切割....
(施工中可以大約這樣分辨)
矽酸鈣板破掉是比較偏於碎裂~其損壞後不易修補
氧化鎂板破損是偏向於凹陷、且帶有粉狀破碎物~
假使你家在刮南風或是陰雨天會有發文者這種現象
八九不離十幾乎可以說是氧化鎂板了....
至於骨架部份~
為何大多數人還是使用角材作為骨架用呢?
這是我比較不解之處~
金屬骨架跟角材骨架成本其實差不多
採用金屬骨架耐久性也比較好
矽酸鈣板確實會有裂紋的存在現象
但是接縫處確實用AB膠和抗張網,應該可以減少裂紋的產生
矽酸鈣板本來便是屬於輕隔間系統,
同樣材料接縫比較容易處理
因為其熱冷縮系數一樣
(建議裂痕情況穩定些再行修補,再裂機會會低一點)
比較容易碰到的是不同材質的介面
如:水泥砂漿粉刷面和板材面
這會有裂痕基本上都是正常現象
定期修補就好了~
內文搜尋

X